神奇的造物主给了人类行动自如的双手双脚,高楼大厦屹立不倒,天堑通途蜿蜒迤逦,在无人区,在崇山峻岭,在无数个看起来不能到达的地方和不能做到的事情,人类都靠着双手双脚在一点点变成现实。
能工巧匠,巧夺天工是形容人以及手中出现的东西的,但要说和这两个词能搭上的除了人还真有其它物种。
比如:燕子。
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写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燕子一点点啄泥搭窝,在北方农家小院房梁下的燕子窝精致又漂亮,从小到大见惯了燕子窝,家里也住过燕子,又一年,一只燕子甚至在我家门道下掉在半空中的一根电线搭了窝,电线一掂脚就能够到,一点点泥塑的我在电线上晃晃悠悠,燕子也跟着荡来荡去,像是在荡秋千,后来母亲怕燕子生了蛋孵出小燕子后,窝被晃掉地上,干脆直接把我毁了让燕子重新寻觅更安全的地方。
我以为所有的燕子窝都像口袋一样,塑一半,留一半,直到今天下午仔细看了这边的燕子窝,才发现南北方的燕子窝还是不同。
北方的燕子窝可以看到是燕子一口口吐泥吐出来的,一滴一滴塑在屋檐下,塑一半,留一半,上面几乎是敞开的。
如下图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今天下午看到南方的燕子窝则像是糊上去的,没有一滴滴泥塑的痕迹,最后只留一个只能容一只燕子进出的小口。
如下图
今天的发现 今天的发现有了这个发现之后便一直思考为什么南北方燕子窝有这么大差异,这会终于想到了几种可能。
北方燕子窝之所以看上去一滴一滴,是因为北方天气干旱少雨,燕子掀一滴泥塑好,等下一滴再来的时候上一滴泥几乎干了,所以最后塑好的窝都保存了最初的形状。
南方潮湿多雨,而且到处都是水,整个窝塑好,泥也不一定干,刚看了,燕子窝的泥基本用黄胶泥,在这样多雨的天气中,也只有这样的泥能在极湿的情况下牢牢粘在上面。
北方的燕子基本在农家小院塑我,一年四季见到的人基本就那几个,时间长了,谁家的燕子谁都认识,燕子当然也认识主人家。
而我看到的这个地方是商铺,来往人多,虽然到处都是燕子,但燕子警惕性高,为了不让小燕子掉下来一命呜呼,只好把口留的再小一点,大概这就是原因吧。
果然,写文能梳理清楚很多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