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唯一的限制,就是你脑海里自己所设立的障碍。
为了对教育行业形成自我认知,过去的一年,看了一些书,报了一些班,参加了一些行业大会、行业论坛。然而,还是很迷茫。在工作之余,总结一些自己的思考。
该文主要描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我有一个小问题,今天就要提。
二、看书参会抱大腿,却依然感觉格格不入?
三、现在的教育走偏了?
一、我有一个小问题,今天就要提。
2017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2016年也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资本投入市场的混乱,用户日益增长的焦虑、学习冲动,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转变,使得原有的教育领域运作模式与自身发展、市场环境、用户间的矛盾逐步拉大。在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盲目随从的心理驱动下,过去的两年里,大数据、人工智能、AI、教育均衡、双师、互动、测评、因材施教、直播等等,一系列的新名词、新技术、新方法被广泛推广和运用。
资本市场利好、风口环境利好、用户需求利好,似乎所有的东西都是朝着欣欣向荣发展的,然而大家是否都考虑过一个问题:
(1)利好的市场环境,是在线教育发展中的主推力,还是助推力?
(2)在追求资本、市场份额、各种新技术的运用时,教育的本质是否还在被坚守?
二、看书参会抱大腿,却依然感觉格格不入?
为了探(bao)索(zhu)教(gong)育(zuo)的本质,实现产品人改(sheng)变(zhi)世(jia)界(xin)的梦想,在这极不平凡的一年里,做了一些摸索。
1.还记得当年参加过的大会吗?
初入产品行业时,从Jesse James Garrett的《用户体验要素》开始,怀着改变世界的梦想,走上了产品之路。看书、入群、求大神、参加行业大会、专题论坛... ...
一路走来,你是否还记得那些看过听过的内容?
现在的社会发展的很快,更是让大部分产品经理心力交瘁——他家出了刷屏活动,快复盘!求分享!;他家出了新模式,快做竞品分析,快复制!... ...
在工作的同时,要紧盯行业动态,总是在处理紧急的事情,你是否忘记了初衷?
历经各种会议,开阔了眼界,也反思了一些东西。
各种大会从形式到内容上,有很大程度的重复性:
(1)权威趋同
领域的大牛们在分享自己的经验前,会先做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为了让大家知道自己是谁,同时结合大家提前对大牛们的背景了解,他们即将开始演讲的内容,对于听众而言,心理上是有潜在情感认同和信服感的。
(2)谁都喜欢听故事
大牛们根据项目经历,在阶段过程中自己的感官感受,讲述整个事件的始终。然而,凡是事后的事情,总是会有主观性和溢加值,在面对未知结果与已知结果时,人们对事情的处理有可能是两种结果。
(3)个体营销与企业宣传
很多行业大会的举办,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主办方的影响力,参与方的推广目的。通过对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分享,讲述企业特色、企业品牌和理念。同时,有的甚至再招个人。
记得某次大会上,一个当前知名品牌的某事业部的执行总裁,用了近一个小时,讲述了他如何进入公司,到如何帮助企业实现当前突破性的发展,最后几分钟还打了波广告,暗示了一下企业的高福利。下面的听众多次鼓掌,欢声笑语。
然而,这是你所需要的吗?对他个人能力的羡慕,对他老板赏识人的赞赏,还是对企业高福利的向往?这是最差劲的一次分会场主题分享体验。
远路程+昂贵的住宿费用/门票+奔波的时间成本=高期望值,而现实是负值。
大会式的认知和学习,对个人的格局观是有一定帮助的。对各种企业的了解、运作模式、差异化类比等。通过会议过程,如果可以给自己带来一些灵感,或找到价值观上的认同感,目的也就达到了。
2.如何快速提升行业认知
经过摸索,个人认为对快速提升认知的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1)书籍。书籍是提升个人能力最有效的工具,它不是最快的,却是最有效的。当前,能够学习的工具、渠道很多,然而只有书籍是最全面的、最系统的介绍作者想表达的内容和价值输出。最重要的一点是:通过阅读系统的内容,对读者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不是一个新颖的点的刺激,它是印在脑子里的理念。
(2)文章。类似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样的平台,存在很多平台可以通过平台的搜索,快速的获取你想要知道的点。很多点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阅读后,如何运用到工作中是关键。
(3)线下沙龙。个人认为,多参加线下的小型聚会。作为听众和作为交流者,对个人认知有很大的差异。
(4)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多说不干,都是扯淡。通过实践来验证你的想法和理论,而不是通过想法来说明你的实践有多厉害。
三、现在的教育走偏了?
利好的市场就会涌现出一批活跃的人,写书的、做培训的、吹拉弹唱一片繁荣。
教育领域的井喷,涌现出一大批新企业,带来了基于企业需求的技术革新,凑热闹(你能赚钱,我也插一脚)和趋利性(你能赚钱,我也能赚钱)使得现有市场出现大量同质化产品,可预想的结果:前期装土豪大把撒钱,召唤用户宝宝,中期你争我夺,头破血流,最后握手言和,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种现象不是现在才有的,是自人类进入群居生活后就有的天然属性。
正如另一个重要的天然属性——善于模仿和学习,这是人类成为自然中主导群体的主要原因。
而作为当今的产品经理,很好的传承了这一点,会很擅长做竞品分析,面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敏感度和分析能力,从而将竞品的亮点运用到自己的产品当中,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好处在于可以快速实现同步,缩小差距,缺点在于一直在模仿,从不曾超越。面对创新,大部分人很难做到。
当前的教育领域亦是如此,从线下的家教、午托班、培训班、到线上的课程培训、导学、教学,实现了把线下的教学形式转移到线上。今年比较流行的一句话:“回归教育本质”。是对当前在线教育的外在形式最好的阐释——形式上已与线下相同。
(1)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2)共性中如何突出个性?
注:这是一个很大的命题,自己还没想明白,只是感觉现在的市场氛围不对,期待各位大神的神评,耽误您的时间了,感谢~
PS:
纵观教育领域的发展阶段,个人将它划分为四个阶段:
线下教育
线上教育
融合教育
意识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