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写了很久的公众号《Hans在路上》,分享一路的新知感悟,期待你的关注。
越来越发现,现在大家最喜欢讨论的话题,创业、打工、赚钱。
在一个群里,只要你是与副业、创业、赚钱相关的内容,就能引起不少的讨论。
古话说,三十而立,这个时间点让大家很惶恐。
生怕到了这个年纪,一事无成,活成了自己曾经讨厌的模样。
拥有金钱的多少,成为了衡量成功的标准之一。
于是多赚钱这件事,成了大家很急迫想要去做的事情。
这段时间,我也和不少朋友有过交流,各行各业的朋友。
渐渐对创业、赚钱等有了一些自己的理解,以及看到的一些坑。
1
看起来很贵的圈子,基本是想收割你
大家都知道圈层是什么,但未必大家都有机会被圈层暴击。
我在以往的文章说过,顶级的人玩的都是资本、圈层,他们这群人在这个圈子里,享受最一手的信息,资本最大块的蛋糕。
能流转出来的信息,让大众知道的,基本都是进场被收割韭菜的。
圈子很贵,人家未必要带你(再说你家也没矿),说要带你的基本都是想收割你。
这个道理,明白人点一下都会懂。
你想一下,人家为什么要带你?凭什么要介绍ta的人脉给你,带你走进这个看似高大上的圈子?
无非一点,那就是你需要拿钱来换,除此之外,别无其它。
难道因为你帅?还是你身材好?要是这样,那你需要付出的就是其他东西了。
展示给你高价值的圈子,就是让你交了钱,然后觉得值,这种心理锚定的策略,一般做营销常用了。
当然,也不是说让你排斥圈子,圈子是很重要的,但你要明白一点,超过自己资源范围太多的圈子,大概率你是绿油油的韭菜。
举头四望,旁边都是拿着镰刀,低头冲你微笑的坏叔叔。
只有基于价值平衡的圈子,才是真正属于你的,在那之前,多留个心眼。
2
先谋生存,才能谋发展
谈到创业这个话题,千人千面,不同的人,不同际遇,不同结果。
但有一点特别想说,那就是创业是需要先有根基的,可以是资源、资本、人脉···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存在感的定义。
有些人强烈一点,非要出来做出一番事业不可,不然宁可去死。
有些人则小富即安,身体健康,吃饱穿暖,就很满足了。
无论怎么样,这都是人生的一种选择,冷暖自知,毕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替你过你的人生,能替你感受你生命里的喜怒哀乐。
创业还是打工,得看你的目标是什么。
要是你真正像马云、乔布斯那么大的格局和使命感,其实打工根本就无法满足你。
我想大部分的人想出来创业,最根本的原因是打工赚不了大钱。
如果你是基于赚钱这个目的,那为什么非得一定要选择创业,这种九死一生小概率的成功的事件呢?
也有很多其他思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例如,创建多管道收入,理财平衡收支,增加投资收益点等等。
只要让你的被动收入足够多,足够丰富,那其实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当然,一定要通过创业来满足自己,让自己创造更大的价值,活得更有意义。
那么,有一点必须要提醒下,一定要先谋生存,再谋发展。
断水断粮,心态会很不好,这种情况下做事会很浮躁,基本上也就没戏了。
创业是水到渠成的事,是从1到n的过程,而不是从0到1的过程,出来只是把这个模式放大。
明白了这个道理,那你就知道了,出来创业的基本都是已经摸到了商业模式了。
毕竟你不是王思聪,你没有一个能给你5个亿试错的爸爸。
3
你自己是最大的红利点
一个人要得到成长,最重要的是要认清自己。
其实,我们绝大部分的人,都只是普通人,只是我们都不愿意承认而已。
你不普通,你为何还要如此苦逼?认清自己,勇敢去承认这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
认清自己后,你会发现,普通人想要过得更好,你自己就是最大的红利点。
你想要一个更高的学历,那就去考研,好好备考、认真储备知识点,你的努力会变成一张张学历证明;
你是一个普通家的孩子,努力学好计算机技术,在软件发展的红利里,多赚几年钱,也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你要做外贸生意,可是你英语口语不行,那你就好好反复练习口语,直到能流利清晰地说出来。
发现没有,只要我们愿意,在某个方向上让自己刻苦努力,我们就能获得一定的回报,可以是成长,可以是证明,可以是金钱···
抛开种种,什么红利、趋势、风口这些,对于普通人来说,那些东西美好而遥远。
想要获得更多的收益回报,最大的势能还是在于自己。把自己当成手艺人来打磨,你就会获得超预期的回报。
这,也许比你那些遥不可及的梦,来得更实在一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