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张费的运动计划中没有你的影子?
步入中年的张费感觉身体每况愈下,他为自己立下了“每天运动一小时”的目标。
第一周,排除万难挤出时间每天运动。
第二周,因为工作忙碌,有两三天没能运动,于是开始怀疑是不是目标定得太苛刻了。自己工作繁忙,怎么可能天天锻炼呢?因此,将目标调整为每周 4天运动。
第三周,因为工作上有突发状况,连续几天加班,整周都没有运动。
第四周,虽然工作量回复到正常水平,但是不运动已经被坦然接受了。
……
02目标被侵蚀:改变行为还是降低目标?
为了改变现状,人们通常会设立目标、制订计划,并采取措施去实现目标,这是主动求变的真正解决方案。但是,人都有短视且懒惰的本性,制订的计划往往不能很好地落实,当然设立的目标也并不容易达成。
人性行为的基本规律恰恰是“逃避压力”,当目标与现状存在差距时,人们会产生压力——这恰恰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此时,人们会想办法来纾解压力,现实的办法有两种:
第一种办法,改变现状,逐渐趋向目标;
第二种办法,降低目标。
很明显,改变现状、趋向目标是真正的解决之道。然而,人性行为的另外一条基本规律“遵循阻力最小之路”;人都有短视且懒惰的本性,落实真正的解决之道显然存在不小的阻力和难度。其结果是,放松要求,降低长期的、根本性目标。正应了俗话所说,“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设定目标固然可以激发人的斗志,但往往只能是“三分钟热度”。必须说的是,降低目标固然可以减轻罪恶感和良心上的自责,但对解决问题而言仅仅是缓解当下症状的应急方案。
人们在应对问题时逐渐降低目标的做法,在系统性思维中被称为目标侵蚀,其主要表现是目标或表现作为一个关键指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降低,最终会趋向于现状。
显然,张费有健身的需求,为此,他制定了健身时长的目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对他来说是有一定压力的。缓解这种压力的策略有两种:
第一策略是努力挤出时间去锻炼,增加健身时间(这是真正的解决之道)。当然,实现这种策略并不容易,这需要张费提高工作效率或减少工作或其他时间。
第二种策略是调低目标——目标越低,差距就越少(这是缓解当下症状的应急方案)。实施这一策略,可以缓解因预期与实际之间的差距而产生的压力感,除了要忍受良心上的自责之外,其他难度并不大,也可以快速见效。为此,张费就采取了这一措施。
当然,缓解差距的应急方案并不能满足其健身的需求,反而降低了挤出时间去健身的意志,不得不更多地依赖应急措施。这就是一个恶性循环!
03时间紧迫性使得人们对短期症状做最强烈的反应
另一方面,实施真正的解决方案来改变现状、缩小差距,存在一定的时间延迟,短期效果往往并不那么明显,这大大增加了实施的难度。中国式思维比较关注短期而不是长期,常是一种被动应对。人们总是仅仅盯着今天的问题,以至于看不到将来的问题,或不能预见到今天的问题是将来更大“病情”的症状。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人们通常会对最突出的事情做出最强烈的反应。问题是时间紧迫性往往会放大问题本身,立即的问题是最突出的问题,而明天的问题“不在这里”,在遥远的某个地方,是摸不着的。这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趋利避害”的本能。
从今天的问题中摆脱出来,从短期的关注中跳出,看到“大局”,这需要真正的修炼和能力。为解决一个问题,采取了一项短期内见效的对策,但长期而言,会产生越来越严重的后遗症,使问题更加恶化,不得不更多地使用这项对策,难以自拔。正如彼得·圣吉所说,有时候对策可能比问题更糟。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有如对待百姓上访,一味地堵住上访者不解决根本原因,也许可以短时期减少上访的次数和人数,但迟早会积累更多的问题。短视的人们总是在短期效果与长期效益之间拎不清,选择短期高效者往往自鸣得意,认为“聪明”的低成本实现了目的,很多宣传亦如此。
04目标侵蚀效是如此“司空见惯”
放松要求、降低目标可能是一个瞬间而轻松的过程,也可能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渐进过程,无论何种原因,只要存在目标被降低或标准被放松的状况,就要小心并反思是否陷入目标侵蚀效应。
目标侵蚀效应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与组织管理中不胜枚举。如果没有达成目标,人们都会找出各种各样的借口来为自己开脱——长此以往,各种绩效指标(例如质量、交货期、客户满意度等)就无法达到既定或应有的高标准。
在公司中,执行制度时常常会遇到制度与实际情况有出入的时候,“鉴于某种特殊情况”“综合考量各种因素”等等,管理者可能会不按制度办而做特殊处理;但事情过后往往没注意及时完善修改制度,使得下次遇到类似问题,仍按特批处理,时间一久,原本制度严密、执行到位的目标被侵蚀了。
与此类似的其他案例包括下列情况。
(1)对于某一个项目,在开始订立实施目标和计划的时候,大家热情高涨、目标远大;可是,在中途遇到挫折后,原本订立的目标就会慢慢“打折扣”,实施了一定阶段之后,回头再看才发现,现状与原本订立的目标相比,已相去甚远。
(2)虽然产品很棒,而且不断有改进,高科技制造商却在丧失市场份额。但这家注重自己的产品设计“天才”的公司,从未能有效控制生产进度。外来的调查人员发现,其客户对公司交货逾期越来越不满,并正在转向其竞争对手。公司却坚持自己的立场,满足于自己的业绩:“我们在答应客户的交货时间内,一直保持了90%的成功交货纪录。”于是公司反而去寻找业绩不佳的其他原因。但实际情况是,每次公司交货开始出现延迟的情况,都会把承诺的交货时间加长一些。结果是,客户得到的承诺交货时间一步步变得越来越长了……
(3)公司为了降低成本,隐秘地降低质量标准,而不是投入开发新的可以提高质量(而且可能也降低成本)的工作方法,但仍然一路宣称自己不断保持注重质量的传统。
(4)随着人们年龄的增大,很多人年轻时代的激情与梦想逐渐降低,变得越来越务实,缺乏冲劲儿。
(5)政府“全面就业”的目标,或削减赤字的目标,越来越低。
05有效应对目标侵蚀效应
要想有效避免目标侵蚀效应陷阱,对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要深入剖析所采取对策的各种副作用,尽量不要落入只解除症状的陷阱。
其次,要关注根本解,不管绩效如何都要保持一个绝对的标准,自己预期的目标或愿景决不放松;同时,要不断地将目标与过去的最佳标准相对照,而不是和现实的或最差的表现相比。
最后,如果问题紧迫,由于根本解可能有延迟,可暂时使用症状解,以赢得使用根本解的时间,但千万要保持清醒,不要因问题症状暂时得到了缓解而放松警惕。
党的十八大后,正式提出“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体制机制”就是反贪污腐败的根本解,而严格实施“打虎拍蝇”就是为赢得使用根本解的时间而采取的短期症状解,因为贪污腐败已构成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严重威胁。
事实上,尽管种以上三种建议,我任然负责任地提醒你:应对目标侵蚀效应决心比方法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