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和中国社科出版社在京主办“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重大成果发布会”,并发布了由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孙中山研究院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四大湾区影响力报告(2018):纽约·旧金山·东京·粤港澳》。
报告在湾区影响力指数测评的基础上,从经济、文化、创新、旅游、宜居及形象6个维度深入对比解析,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粤港澳大湾区。
测评结果显示粤港澳大湾区整体影响力指数排名第3,排在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之后,但高于东京湾区。
在湾区影响力指数的5个二级指标中,经济影响力位列四大湾区之首;创新影响力和形象影响力排名第2,文旅影响力排名第3。
总体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力表现不俗,令人鼓舞;同时湾区影响力也存在发展不充分和不平衡的问题。
指数数据表明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影响力位列四大湾区之首,创新影响力排名第2,一方面体现了湾区发展基础和建设方面的傲人成绩,更主要的是得益于湾区旺盛的增长和创新活力以及作为大国战略甫一推出所引发的聚光灯效应。
但粤港澳大湾区在经济绩效指标方面,人均GDP、地均GDP、第三产业比重和营商环境排名等数据得分远低于其他三大湾区,创新基础指标和创新能力指标也排在了四大湾区的末尾。
从中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整体的发展质量和创新水平与发达国家湾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报告认为,在提升经济影响力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注重发挥制度优势,释放增长潜力;发挥资源优势,推动互通互利;发挥市场优势,扩增发展潜能。
在创新影响力方面,应注重优化创新环境,以形成联动效应,加强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
在文旅影响力方面,重点发挥湾区核心城市的引领作用,重视文化创新生态,推动湾区旅游产业差异化发展,提升湾区各城市联通与协同水平,统一湾区旅游品牌联合营销与推广。
报告建议,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应以全球视野大力提升湾区对外开放总体层次,以制度创新为突破口共建湾区协调发展机制,以战略眼光加快促进湾区高端要素集聚水平,以前瞻性思维长远谋划湾区现代产业体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