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10年间,互联网和技术力量的变革为中国公益慈善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一方面,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崛起和手机支付的普及,公众捐赠进入高速增长阶段;另一方面,包括腾讯、阿里巴巴在内的互联网巨头深度介入公益行业,颠覆了原有的游戏规则。
回顾中国互联网公益的发展进程,究竟哪些“互联网+公益”的创新实践是行之有效的?哪些事与愿违?业界需要数据、案例,以及模式的梳理与分析,系统的记录和沉淀。
2018年12月,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发起人陈一丹出版《中国互联网公益》一书,该书从全球化与互联网发展史的视角梳理了中国互联网公益发展轨迹,尽管只是一家之言,但因腾讯在构建中国互联网公益生态中的支柱性作用,而陈一丹也是腾讯公益的直接领导者,书中的观点、逻辑有相当的代表性,代表了一代互联网人对公益慈善的理解、诊断及对未来的想象。
![](https://img.haomeiwen.com/i11265123/ab52e49f53d078ae.jpg)
该书共分为四个篇章:
一、国内篇回顾中国互联网公益过去20年的发展,从互联网平台、公益机构、企业、公众和政府等多角度解读互联网公益在中国爆发式增长的原因,诠释互联网与公益融合聚变所引发的巨大影响;
二、世界篇转入全球视角,以美国、英国、日本为典型,扫视公益及其与互联网结合之况,从各国历史、制度、文化等特点出发,探寻各国运用互联网助力公益事业的异同之处;
三、内涵篇回归公益的本质,进一步深度归纳并解析公益与互联网结合的意义;
四、未来篇聚焦科技、机制和文化三个核心,意在探寻持续发展之路径。
翻阅此书,我们能更深刻的理解互联网+公益这个概念,通过回顾互联网公益二十年的发展,对未来的互联网公益形态发展轨迹有了大概的了解与预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