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增广贤文46

增广贤文46

作者: 一米阳光的休闲小屋 | 来源:发表于2024-06-27 08:18 被阅读0次

【原文】

圣贤言语,神钦①鬼伏。

人各有心,心各有见②。

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

利刀割体疮犹合,恶语伤人恨不消。

有钱堪出众③,无衣懒出门。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为官须作相,及第④必争先。

苗从地发,枝由树分。

父子亲而家不退⑤,兄弟和而家不分。

【注释】

①钦:钦佩。

②见:主见。

③出众:指抛头露面,在人前显耀。

④及第:指科举考试考中。

⑤退:衰退,衰落。

【翻译】

圣贤说的话,即便鬼神听到都很钦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都有自己的主见。

口里说出来不如亲身经历过,耳朵听到的不如亲眼所见。

长期供养训练军队,就是为了一旦爆发战争而保卫国家。

国家清明安定,读书人才会得到重视;家境富裕,小孩子就容易娇生惯养。

利刀伤了身体伤口还容易愈合,恶语一旦伤了人怨恨就不易消除。

有钱的人愿意在人前显耀,而没有像样的衣服穿的人连门都不愿出。

只有人们头上的白发,才最为公道,就是达官贵人,它也一视同仁,绝不放过他。

做官就要做到宰相,科举考试就要争取名列前茅。

禾苗是从地里长出来的,树枝是从树干上分出来的。

父子和睦家道就不会衰退,兄弟团结就不会闹分家。

【解读】

对于一件事情的见解,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人人都有自己的意见。但“口说不如身逢,耳闻不如目见”,凡事要亲身经历过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所谓“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人无论贫穷、富贵,都有自己烦恼的事情,只是烦恼不同罢了。

“养兵千日,用在一时”,这句贤文的意思是: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这句贤文启迪我们平时要有备无患,关键时刻要奋勇向前发挥作用。这里说的虽是养兵之道,其实也适用于其他工作。学以致用,我们平时学习的各种技能,就是要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国清才子贵,家富小儿娇”,这句贤文启迪我们要尊重人才,要培养爱护孩子但不能溺爱孩子。国家的政治清明,自然藏污纳垢的概率就会小得多,那么贫穷而才高的读书人晋升的机会就会增加。无论古今,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能够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是人才们的幸运,更是一个国家的幸运。家庭富有需要经过创业者的努力与付出,富裕家庭的后代容易娇生惯养,因为家庭有经济实力并且营造了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生活环境。对于生活安逸中的子女教育问题已经成为社会一大关注的焦点。生活条件的改善为子女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空间和机会,然而在富足的生活中,子女成为家长们生活的中心,变得越来越娇贵。温室中的花朵怎能经得起社会生活的考验?物质的丰富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我们仍然要注重对孩子进行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

“利刀割体痕易合,恶语伤人恨不消”,冷言恶语的伤害远胜过拳头。拳头只能打在人的肉体上,伤痛很快就可以被治好,而冷言恶语的伤害可以直捣人的心灵深处。正如俗语所说:“好话一句三冬暖,恶语一出六月寒。”舌头是最好的东西,也是最坏的东西,有时一句好话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一句恶语可能引发冲突甚至战争。所以,还是不要轻易放出冷言恶语,刺伤他人。所以,多出善言,不出恶语,既是一个人的修养,更是一种人生智慧。

人在贫穷中往往不愿意抛头露面,没有像样的衣服来衬托就没有自信,因为他们信奉“人靠衣装”的教条。当然,生活中人们的确需要得体的穿着为自己的生活增添信心,使自己的生活看起来更有质感。但是如果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强求,不凡的气度更能体现一个人的高贵。因此,无论穷富都不要成为自身的困扰。

古人读书是为做官,做官是为光宗耀祖,当然官做得越大就越能光耀门楣,所谓“为官须作相,及第早争先”。这里面还有另外更深一层的含义,就是告诫读书人要有远大的志向,要追求更高的目标。尽管这志向在现代人看来的确有些肤浅,然而它鼓励人们要努力上进的一面还是可取的。

中国人的家族观如同中华文化一样世代相传。在国人心中,家族就如同一棵大树,只有开枝散叶才能称为繁茂昌盛,也只有保持一个统一的整体才不会分裂衰落。“父子亲而家不退,兄弟和而家不分”,所要表达的就是这个道理。在传统社会,一般都是聚族而居或几代共居,所以,兄弟子侄几世共居的情况并不鲜见,“同居共财”也因之成为中国传统家庭生活方式的一大特征。在几世同居共财的传统大家庭中,男性家庭成员共同享有家庭财产,除了房间的分配有长幼尊卑之分外,日用钱物一般按人头分发。在传统社会,这种兄弟同居共财的伦理要求源自传统家庭经济的内在要求及家庭家族长期稳定发展的需要。在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之下,家庭财富的积累并不容易,有限的家庭财产的积累往往需要几代人的努力。而兄弟同财共居,对于防止来之不易的家产的分割和流失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兄弟同居共财,有利于相互扶助,防止家庭、家族的分化,防止子孙没落,以使整个家庭、家族长享富贵,至少不至于贫困沦落,衣食无着。何况子孙众多,如果有人能跻身仕途,那么整个家族便“鸡犬升天”,都会跟着分享荣华富贵。

相关文章

  • 增广贤文46

    全国各地都展开了如火如荼的接种疫苗工作。目前现在接种的人群是18周岁——59周岁。 可能国家考虑到这个阶段的人群,...

  •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解释

  • 611

    增广贤文全书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带注释课本全文(学生阅读版)解析-共53页 共享文档2019-07-0610页...

  • 启蒙读物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下篇)

    《增广贤文》 为什么说“读了《增广》会说话”? 《增广》即《增广贤文》是中国古代儿童启蒙书日。又名《昔时贤文》、《...

  • 增广贤

    早起,好学的孩儿爸就提问我了:“增广贤文的作者是谁?” “增广贤文还有作者?” “嗯,有,就是增广贤”。 “哦,是...

  • 读《增广贤文》益处大

    为什么要读《增广贤文》,因为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 《增广贤文》是我国古代一部极有影响力的儿童启蒙读...

  • 增广贤文

    《增广贤文》(全文) ‘ 《增广贤文》上集 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广,多见多闻。 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 知...

  • 《增广贤文》读后感

    《增广贤文》是国学经典启蒙书,是汇集丰富的中国元素。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书名最早...

  • 跟同事关系再好,这3种话宁烂肚里也别张嘴,莫让福运悄悄离开你

    千百年来,民间流传,读了《增广贤文》会说话,懂了《增广贤文》会做人。《增广贤文》大约有300句“顺口溜”,没有作者...

  • 增广贤文_增广贤文全文解释

    (1)昔时贤文,诲汝谆谆,集韵增文,多见多闻。 对于过去的名言,有好的作用,应该多了解一些,多记住一些。 (2)观...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增广贤文46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bxr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