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与孩子:厚葬薄养
村中有三位老人去世,感慨颇多。两位老人是夫妻,都是八十多岁的老人,先后的间隔是五天。雷先生是双耳失聪,可还是自力更生,八十多岁,还要独立做饭。他的妻子睡床十年多久。幸好有女儿一直陪伴伺候,但是大多数时间还是让雷先生伺候。他的三个儿子,两个中年去世,剩下的一个儿子定居在外地。我们能够理解一个中年人的无奈和辛劳,忠孝很难两全。除了每一年的春节之外,很少回来看望老人。可能,这个儿子提供老人生活的费用,这是无法得知的事情。先去世的是雷先生,他的儿子请来了乐队,请来了厨师,过了一个非常风光和体面的丧失。如果不知道雷先生老两口已经独自生活十几年,仅从体面的葬礼来看,儿子绝对是孝子。雷先生的妻子很快也去世了。儿子还是很风光的葬了母亲。
厚葬薄养,这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七八十岁的老人,十年的独自生活,一个瘫痪在床,另一个用残缺的身体颤巍巍的支撑着破碎的生活。如果厚养两位老人,用着风光的丧失的钱,为两位老人请一位护理的人,让他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幸福,或者至少让他们过上和其他老人类似的衣食无忧的生活。我们能够想象,两个残缺的人,待在黑洞洞的几十年前的老房子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面对疾病,面对寒冷,面对孤独……两位老人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感受呢?我们不能够时时守候在他们的身旁,但是我们可以用金钱让别人代替我们守候,代替我们照顾他们。活着是多么的凄凉,多么的悲惨。死后,烧一些金银纸马,用凡俗礼节表现你的孝心,能够让老人舒服吗?一个活着不幸福的人,绝对不会享受浓重的葬礼。
年关接近的这一天,又一位老人去世。这位老人已经瘫痪将近十年。这十年间,老人没有在儿子家带过一天。老人的身体太好,又瘫痪在床,连基本的大小便都无法自理,需要有专人护理。老人和儿媳有很深的过节,无法在儿子家待。老人一直流浪在三个女儿家中。不知道是她们用什么样的
规则赡养老人,至少这十年女儿们尽力了。老人去世后,老人的丧失在儿子家中办理。老人需要停丧三天,以最浓重的方式为老人办一场风光的葬礼。老人的孙子、重孙、儿媳、孙媳妇等人都来参加了老人的葬礼,显得非常的悲伤。葬礼的隆重程度会让你想到老人绝对风光的走完了这一生,就和葬礼一样,让人难以忘怀。却不知道十年中,她的心中曾今有过什么样的想法?这些跪在灵前的亲朋好友,是否在生前也是这么虔诚的对待过老人?
厚葬是一种风气,是一种无形的比拼。这种风气不会让人们对于死亡更加敬畏,不会让人们对于亲情更加的珍惜,不会让人们对于仪式更加的遵循,相反,只会在内心滋生一种阴暗的戾气,会让人们把黑白颠倒。一群不知道敬畏生命,珍惜亲情的人,越是隆重的形式,越是一种可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