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
1、教科书,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编写的教学用书。又称课本、教材。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
2、教科书一般都要经过教育部门审定,经过试用、修订,然后推广使用。中小学教科书一般强调规范、标准和统一。
3、教科书作为教育重要工具,经过严格审查,除了特殊目的外,整体是富有科学性的,虽然其不如科学刊物一样严谨,或可出现便于师生或非专业人士理解的简化说法,但是只要不篡改其本意即是非常可靠的,否则将会误人子弟。
4、教科书一般是对某学科现有知识和成果进行综合归纳和系统阐述,较少作新的探索和提出一家之言,并应具有全面、系统、准确的特征。
典型教科书介绍:(略)
选择教材的原则:
(1)教材的编写应该具有高度科学水平,能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2)教材内容应该在思想意识人具有先进性,教学方法必须有据可循,同时能便于对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国际主义的教育和良好的道德品格、意志的培养。教材内容注意与其他学科整合并渗透信息素养培育,科学意识启蒙。
(3)教材内容应该具有严格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并注意结合基础知识。通过基本训练以及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教材必需运用学生所能理解的语言,采取生动有趣的形式。各种插图应具有启发性、趣味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思维能力。
(5)教材中的练习和作业,要安排适当、有层次,练习和作业内容形式多样,能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生产实际。
(6)教材应配备有声像教材(多媒体电子版本)。
编写教科书的建议:
(1)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应以培养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线。教科书内容要新颖,并以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应用为主。要密切联系实际,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学习实践以及当地的社会发展情况,适度设置真实性的学习任务、典型案例和研究性课题,以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整合在一起,主动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能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2)教科书体系应以“模块化”结构组织教学内容,以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
(3)教科书内容的安排应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注意采用学生所乐意接受的方式。
(4)教科书要展现信息技术发展、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技术应用中蕴藏的人文精神,要始终渗透有关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有意识地设计相关的人文、社会教育主题,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不断内化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的偷道德观念与法律法规意识,逐步养成负责、健康、安全的信息技术的使用习惯。
信息技术多媒体教材的结构:一本书、一个配套的光盘(资源包)、一个Web站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