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时常在想,人会因为什么突然改变,是一段经历,一次风景,一段文字,一张照片,亦或是其他。
怎么去形容过去的五月,想不出一个合适的词语,脑海中浮现的是三张照片,曹林家孩子满月,张宾家孩子一周岁,涵迪刚刚拍了孕装照,所以我慢慢的意识到,我们正在逐渐成为了一个家庭的支撑力量,这种感觉在最近一年越来越强烈,再过几年我们的微信头像可能都是孩子的照片了。
最近特别想吃面,昨天中午和晚上都去了市里边,但是没有吃上,记得昨天下楼坐电梯的时候,有一对年轻的应该比我小的夫妇,他们说这个超市里边的什么蔬菜比另外的地方便宜五毛,买几斤省了多少钱。我停顿了一会问同事,这就是生活吗?同事笑了。
我好像很久没去过郑州了,我是今天突然意识到这件事的,对郑州的印象还是18年刚参加工作,那个时候带着登辰在大哥那里吃的饭,时间真快,当初我们一块来的7个同班同学,现在还剩下我们三个,小强在天津,帅哥在柳州,我在来宾。我跟登辰的聊天停留在了19年,当初我准备辞职跑路,他写了一大段话劝我,结果他先跑回了河南。柳州到来宾的路程只有一个半小时,但是我就去见了一次帅哥,去柳州那天本来想见见任强,结果他有事没遇见,现在他跑去了百色,我前几天打电话还问他啥时候跑路。
我本来的计划是五一回去的时候,去趟郑州见见我那些同学总,所以27号提前跑回去了,结果到家后就病了,咳的喘不过气就没去成。本来想着厚着脸皮看哪个发展的好回去投奔一下,后来没去但是电话问了一下,好像都不太好过,行业的寒冬,我们也逃避不了大势的到来。所以下次回去要去趟郑州,再去趟洛阳,见见那些许久未见的面孔。但是下次回去又是啥时候呢。那就最近去趟广东吧,见一下任杰和克龙,本来想着也能见见浩总,但是前几天老崔说他回洛阳发展了。
发现行业越来越卷了,铁建的精细化六百问好像要把人逼疯了。我们这种工作怎么去形容呢,总觉得半死不活的样子,就像围城里讲的,里边的人想出来,外边的人想进去,最近问的几个朋友,都在研究跑路的事情,是啊,长久的封闭环境确实隔绝了我们和社会环境的联系,然后再慢慢的对很多事情失去兴趣。
最近一直有个想法,想写一封信,然后用最慢的邮政,让这封信走过疾驰的高速,驶过幽静的想到,看了袅袅的炊烟,见了生活的百态。写着写着想起了《那人那山那狗》的画面,那就把名字定为等待吧,我想邮回北方,但是没想好写给哪位。
我们应该怎样度过这简单的一生呢,那就尝试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