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645006/d31e9837e6e8c5e6.jpg)
仇旻辉
曹丕,字子桓,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的开国皇帝,后人称“魏文帝”。是曹操的长子。原先我对曹丕的了解源于七步诗,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和大多数人一样都是只闻其名,不知其详。
从不同的书中描述,才发现曹丕在不同人眼里的差别,也对他有不同的评价。据说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览古今经传,通晓诸子百家学说。现在我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一下这曹丕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三国演义》,那就是从文学角度去看曹丕,为曹丕树立历史形象,文学形象,民间形象,《魏书》,那就是他自家人讲自家人,肯定是赞誉有加。《世说新语》,对他的描述又过于片面,值得考量。
《世说新语》中这么说:魏文帝受禅,陈群有戚容。帝问曰:“朕应天受命,卿何以不乐?”群曰:“臣与华歆服膺先朝,今虽欣圣化,犹义形于色。” 其意义其实应该是讽刺曹丕,认为曹丕不是应天受命。
曹丕不是一个非常有德行的人,但他能看清各种局势,并且文笔很厉害。曹丕在《文论》中写道: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 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 声名自传于后。故西伯幽而演易,周旦显而制礼,不以隐约而弗务,不以康乐而加思。夫然, 则古人贱尺璧而重寸阴,惧乎时之过已。而人多不强力;贫贱则慑于饥寒,富贵则流于逸乐, 遂营目前之务,而遗千载之功。日月逝于上,体貌衰于下,忽然与万物迁化,斯志士之大痛也!” 可见,他对于文学也是非常喜爱的而并不单纯是很多人眼中的奸诈小人。
而且其实曹丕本人除了人品有点差以外,其实算是一个明君,他奠定了晋国的文化基础,使晋国的文化水平有很大的提升。可惜的就是,只当了六年的皇帝,他就死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