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山夜话(2023.12.20)
周末的视频作业在继续。随着次数的增多,作品数量的增多,学科味道日益凸显。岁末年终,对其做些盘点,形成如下再话。
一、“三用”的体现
(一)数学眼光:视频内容哪里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指出,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体现为“三用”,具体为能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能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能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因此,能从生活当中看见数学,非常重要。
反观孩子们已经提交的视频作品,有些在这个方面已领先一步。比如,张一洛近期录制的作业,名称为《解密冬奥金牌上的数字》,关注很多人都感兴趣的体育赛事的金牌,对金牌上的数字进行解密,从而帮助大家完善对数字的认识。
什么样的表现可以看做是“有数学眼光”?很多人都有机会见,但是没能将其与数学联系起来。这个时候,能想到数学则为“有数学眼光”。好似众人皆醉我独醒。
再比如,沐方怡学习了《厘米和米》以后,能够结合课内所学,重新去看自己的身体,把一拃、一庹、一步、一脚等的长度都量出来,再把这些也当做测量工具,去测量家里地砖等的长度。这些都是能够带着数学走进生活的表现。
在录制视频的时候,都可以像这样多一点思考,以进一步提升视频录制对于自己的促进。
(二)数学思维:自觉联系不同
数学的重要价值是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助力学生能够比较理性和清醒地看待周遭的人和事。数学思维又包括很多方面,“联系”就是其中一个。
1.联系学科内部
冯秋宁最近一期视频为《我的密码锁》,用一个关于密码的问题沟通起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有新旧联系,自主建构的自觉。再比如,赵锦乐讲解能切多少块的问题,从《我爱学数学》上的问题联想到《小学生数学报》上同样类型的问题,把两个问题进行对比分析,使一道题目的讲解获得拓展到至少双倍以上的范围。
2.联系学科之间
荣若妤每次录制,都不局限于数学。比如,在录制《观察物体》的时候,最后想到古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来对从不同方向看同一物体所见不同进行形象的表达。在录制《小小身体尺作用真不小》的时候,联想到名侦探柯南的破案,让人感觉到原来我们的每一次观影也是一种阅读,也是一次汲取,蕴藏着无限营养,以在我们需要的时候随时为我们赋能。
3.联系学科与生活
罗艺洋近期的录制,都选择生活中的物体作为素材,辅助讲解。比如,《一千克有多重》。他选择同学们都不陌生的鲜奶盒,进行类比。一个鲜奶盒的重量如果是250克,那么2个这样的鲜奶盒的重量就是500克,3个这样的鲜奶盒的重量就是750克,4个这样的鲜奶盒的重量就是1000克,也就是1千克。借助熟悉的物体,帮助同学们建立起关于1千克的量感。
刘恩嘉选择一道题目进行讲解。在录制视频的时候,能够把题目情境---体育比赛与自己感兴趣的乒乓球比赛联系起来,体现了思维的打开与活跃。这些都是活泼的状态,为学习更多,学得更好,做好准备,提供可能。
(三)数学语言:持续多样表达
数学是抽象的学科,图形、符号、字母、文字等等都是数学的语言。
最近几期,杨梓轩都以不同问题作为载体,每次给大家提供不同的、能够促成问题解决,并且又能让同学们都看得明白的方法。有时是画图,有时是列表,有时是其他,充分体现出数学语言的奇妙与功用。
二、暖心的制作
视频内容如何选择,是对已有数学眼光的检验;选择内容以后,如何表达,则是对现有数学思维以及数学语言水平的检验。只要坚持,相信纵向比较,每个孩子都能做得更好!
除了上述这些,最终看到的视频,还有其他的因素加持,使观看者在夜阑人静的时候,透过屏幕都能感到温暖。
比如,从予希、张一洛、荣若妤的视频,有片头、有字幕,有标题;再比如,罗艺洋的视频有轻柔舒缓的配乐。感谢在孩子们讲解完成以后,进一步对视频进行加工的家长们,换位思考,为观众创造出更加美好的阅读体验。
三、亮点的纷呈
打开视频,随图像与声音一起扑面而来的信息是很多的,因此,也就有机会发现纷呈的亮点。比如,吴夏青俨然小先生,每次讲题都会提醒观众,要圈画出题目当中的关键词,有非常好的解题习惯;再比如,赵子木每次一题,取名《数学小讲师》。欢快的片头音乐响起,令人不禁开始期待今天小讲师的教学;还有,张元亨每次的视频录制,爸爸妈妈不仅帮忙拍摄,而且还化身记者,现场采访,最后再根据需要及时反馈,真正把视频拍摄这项作业做成了增进亲子感情、丰盈家庭教育的一个有效内容;还有,张一洛录制的《数学游戏--加法宾戈》为与同学们在校期间的室内游戏提供了具体的做法,让视频录制这项作业的功能范围进一步得到拓宽;范陈诺每次都在家里的墙上写写画画,整面墙都被刷成了黑板!每每看到,不仅有羡慕,更有对家长的点赞!
亮点还有很多,以致一边学着一边就在线与小讲师们的家长互动起来……
《跟着视频学数学》,已经不再是学数学,更多的东西正在长出来。这,就是对我们坚持做好一件事情的奖赏吧!所以,让我们继续,从2023到2024,乃至更远……
----2023年12月20日,写于桂山脚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