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穿2017年春节前后的“新春快乐”式微信红包活动,在鸡年元宵节后,又重新回到“恭喜发财”的日常用语中。
春节期间,腾讯官方不断以亿为单位刷新收发红包的数字,足以见得相比传统面对面收发纸质红包。在互联网+模式下微信红包凿通了时间空间的局限,实现了随时不随地金额不限定等高效收发模式,更是创造性加入了“抢红包”的“新玩法”,不但使彼此“中国式关系”得到维护升级,还让节日气氛在物质精神双重加持下烘托到了极致。
抢红包这种新玩法已成为“红包家族的爆款”,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打通了国人“50、60、70、80、90”后不同年龄层的“代沟壁垒”,不论男女、长幼、同事、同学等都可以用拇指在手机上自由切换各自不同的人脉关系已实现“抢发”红包活动。
关于抢红包的众生相,相信大家已有一些心得体会。
金星老师在其脱口秀已明确归类四种人:
1、肥羊:只发不抢
2、貔貅:只抢不发
3、幽灵:抢无影,去无踪(注:原文是乌龟)
4、工蜂:又抢又发
当然,上述归类纯属金姐半开玩笑地活跃节日气氛,也请大家别对号入座,不过自从有了这枚“爆款”道具后,大家是否在其假日期间大部分场景开启“不要错过一个亿”的心智模式并辅以“人机一体、一心两用”的行为模式。看似为日渐僵化、模式化、套路化的春节日常活动打入一针强心剂,但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逐渐浮出水面。
强心剂的副作用:
1、降低日常活动品质与效率,其结果经常是买椟还珠。
2、在传统模式收发红包中不会出现的关于:抢与被抢,发与被发,抢多抢少,发多发少等一系列由“中国式关系”底层逻辑下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被突然放大乃至引发不必要的矛盾。
3、不论扮演肥羊、貔貅、幽灵(乌龟)、工蜂还是集体“击鼓传花”,都难免暴露国人对时间金钱在观念上的认知差别。
迟来的新年祝福
元宵过后在这里笔者给大家拜个晚年,恭祝大家在下一轮“新春快乐”到来之际,把这支“强心剂”注射到工作事业的“抢红包”大军中,从工蜂的勤勤恳貔貅的隐忍蛰伏,再到幽灵般办事效率,最后成为可爱的大肥羊,去输出你的正能量影响更多的人在自我实现的道路上抢时间,抢红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