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减少信息的输入量。如今的社会,如今的我们,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睁开眼海量的信息铺天盖地就会涌过来。信息的过量,对我们来说成了负担,如果我们一味的接受,那么我们将永远没有宁静之日。
身体很容易静下来,让自己不动还是不难的,但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却没有那么容易。身处信息的海洋,我们自身似乎对信息特别敏感,我们渴望得到信息,我们害怕错过信息,于是信息不断地向我们涌来。从我们自身的角度来说,信息量的增加必然会增加我们的念头,因为念头本就是记忆和信息的结合体,信息是它们重要的刺激源。我们身在这里,心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们的内心跌宕起伏,层峦叠嶂,貌似平静的河水之下暗流涌动。
让我们的念头减少,让我们的大脑安静下来,减轻大脑的无谓负担,降低无谓的能量和精神消耗。这是我们的目的,但如何达成这个目的呢?无怪乎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减少信息的输入量,这也是隐居和静修的底层逻辑;二是通过不断地觉知,时时刻刻地觉知,切实做到念起即觉和念起不随。
②为什么信息输入量会高居不下呢?这不得不又牵扯出另外一个问题。无论是手机的弹窗信息,还是所谓的新闻和短视频,以及微信公众号的内容,都在和我们争夺着注意力。不要高估自己的自制力,也不要低估APP背后那些运营者的能力,不要用自己的条件反射式的自律调整他们专业的能力,因为大概率我们会输,因为他们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研究人性,研究我们的行为模式和个性习惯。
因此对抗不是最优选择,君子不立危墙之下,最好的方式是打不过就跑。主动关闭所有的弹窗信息,调整我们和他们的关系,信息我们可以输入,但是什么时候输入,自己输入什么,则由我们自己做主,让我们重新拿到选择权。短视频和和新闻弹窗,还是比较欺骗性的,他们始终让我们觉得他们是有价值的,我们是在进行碎片化学习。记住一点,所有让你停不下来的都属于上瘾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在看任何东西之前问问自己,这是我需要的吗?可能99%的信息就会被我们过滤了。
③静坐时是最能深切感受到身体的时候,身体的细微跳动以及轻微感受都可以觉察到。最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身体安静了下来,我们的念头少了许多,静坐时我们初步达到了身心合一的状态。这种状态在没有静坐的时候几乎是很难感受到的,几乎在每个时间段我们的身心都是分离的。身体在当下,在此时此刻,但是心却很少在当下,在此时此刻。
感知不到我们的身体,不知道食物的好坏,感觉没有任何好吃的东西,这一切都是因为我们对身体的觉察太弱导致。没有觉察的我们在哪儿呢?很明显我们的心就藏在那些无尽的念头中。这就是当前的问题。身体就在当下,而心却在一直流浪。从感受我们的身体开始,从感受我们的行为开始,觉知身体,觉察行为,内观自己,认识自己。
实修日记112
实修日记 · 目录
上一篇实修日记:修行的下手处(第114天)下一篇实修日记:无我固然重要,但是有我也是必须的(第116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