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眼中,母亲不但爱唠叨,而且还有点偏心眼。记得每次干农活时,母亲都让我和她一块儿去,而让妹妹在家写作业。我的心里便愤愤不平,母亲看出我的不悦便说,你是大姐,就应该让着妹妹。我当时可没有那么高的境界,毕竟我只比妹妹大一岁。我心里对母亲更加的不平。到了青春期时,甚至和母亲对着干。我从来没有觉得母亲有什么伟大,她的那种吃苦耐劳,勤劳善良的品质,在我的眼中也变的那样的廉价,认为那是她本应该具有的,也没有什么好夸耀的。
可是随年龄的增长,经过了一番人情世故后,我改变了对母亲的看法。发现了母亲身上有着别人没有的美德。
母亲结婚时是有婚约的,婚约上写着,爷爷家许配母亲三间大房子,一套家具和一台缝纫机。可是母亲过门生了我以后,必须要从大家庭中搬出去,建立自己的小家庭。分家时,母亲并没有按照婚约上写的那样住在三间大房子里,而是住到了旁边的三间小房子里,更别提要家具和缝纫机了。多年以后,母亲每当提到此事,我便问母亲你为什么要住到小房子里?母亲说,你下面有四位叔叔,你二叔眼看着到了结婚的年龄,那大房子不得让他做婚房?那时候条件不好,更不好意思提要家具和缝纫机了。就这样母亲的一纸婚约成了泡汤,然而母亲却没有一点怨言。可以看出母亲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
母亲不但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并且是一个很和善的人。几十年来,母亲从来没有和婶婶们闹过矛盾,她能够做到谦和让人,尤其能够孝顺奶奶,为婶婶们起到了很好的模范作用。
在我和妹妹小的时候,有一年过春节前夕,母亲在为我们做新衣服的时候,不小心手被刺伤了。做工不得不慢了下来,眼看着春节将要到了,我和妹妹还需要母亲照看,母亲心里很着急,想让奶奶帮忙带我们几天。可是恰好奶奶走亲戚去了。母亲于是打发父亲把奶奶接回家。可是奶奶回到家,不但没有照看我们,还和母亲大吵了一架。从此母亲再也没有让奶奶照看过我们一次。然而当奶奶老了以后需要母亲照顾她时,母亲并没有因此而记恨奶奶。相反每到过年过节,母亲总是给奶奶买新衣服穿。每当奶奶看到母亲买的新衣服,她总是心怀愧疚地说,在孙女们小的时候,我没有帮上什么忙,你不要怪我啊!母亲总是大度的说,都是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当奶奶到了晚年,自己不能够独立生活时,母亲把奶奶接到了我们家。冬天母亲把热炕头让给了奶奶,她自己睡在奶奶的旁边。热天,她给奶奶扇扇子驱蚊蝇。母亲像照顾孩子一样地细心照顾着奶奶。每次赶集总是给奶奶买点心、时令水果。在那个并不富裕的年代,母亲做到了每天让奶奶喝奶粉吃鸡蛋补充营养。母亲的孝道让婶婶们看在眼里,婶婶们也纷纷效仿母亲。把奶奶接到自己的家中精心照料奶奶。奶奶竟然成了抢不到的香饽饽。最后大家商量,奶奶有大家轮流赡养。奶奶的脸上乐开了花,逢人便说,都是我的大儿媳妇好,起到了带头的作用。在母亲的影响下,奶奶度过了一个幸福的晚年。
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人,同样母亲身上也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母亲能够做到谦和让人,不计前嫌,精心地赡养老人,在整个家族中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甚至影响了整个村庄,她的这种精神实在是应该发扬广大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