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

作者: 遗世之叶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02:34 被阅读0次

         如果说,有人问我传统节日里哪个最伤感哀愁?别介意,我回答不是清明节,而是元宵节。

        许是性格使然,正如少恭所说“每遇繁盛,必感凋零”。那元宵节不正是凋零的尾声吗?在我的印象里,从新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应当都是在过年的气氛里才是,只是中间断断续续的“年味”早就稀薄的可以忽略不计了,我想,若是就这么渐渐淡忘了时岁也好,可是又何必需要元宵节这么个节日来提醒呢?稀稀落落的鞭炮声一如半月之前的夜晚。那么,这遥相呼应的热闹,不正如同将“逝去”的人的回光返照吗?这短暂而又迅疾的美好时光,如同人生。从新年的祈盼和欣喜,淡忘的时段,到元宵节的回顾和失落,正如新生时的喜悦,到壮年的忘怀,再到暮年的落寞。如此,也算的上是伤感了吧?

         记忆里的元宵节应该是一年中节日里最热闹有趣儿的节日吧,想想看啊,与灯结缘的节日,非是元宵不可了,有随风飞舞的孔明灯,有任水漂泊的河灯,有琳琅满目的挂灯。可以说是“海陆空”全方位俱全了。当然,除了花灯可还不止这些呢,辛稼轩的青玉案可以说是描述详尽了~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不知这首词陶醉了多少人,但至少是融入我的血液中,骨髓里,化为了不可分割的“词愁”。一夜不眠的舞狮子舞龙,猜灯谜,打树花不知是有没有。再加上那一缕若有若无的相思,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怎样的一种复杂欣喜的思绪啊。可是,北国的元宵是几乎没有这些的,似乎是北国特有的大气磅礴见不惯那作女儿态的元宵节,那精致的只存在江南水乡的产物。也许北国有的地方是有这些的,可是我是从小至大却从未经历过那诗词里的青玉案,那梦里的花灯节,这难道不令人哀愁伤感吗?

         今年的元宵节还算是团圆了,两位舅舅到家里来团聚,一家人在推杯换盏中诉说衷肠,同在异乡为异客,如同相依的火苗聚堆取暖,倒也是团聚了。饭后爸爸买了六个孔明灯,大家一起到楼上放灯,或是越老越小,印象里,父亲是不苟言笑,对于这些小玩意儿当是不屑一顾的。却没想如今比我还热衷于放灯,过年那天的灯可惜都没有放飞成功。这次还好,6个灯都圆满升空了,弟弟写的“珞珈山”老爹依旧是写的“招财进宝”,舅舅写上“事事顺心”。我既无“珞珈山”那进取的雄心,又不想落了俗套,淡淡的填上了“岁月静好,无事相安”一句。随风直入长空的天灯,间或一闪,就没入了无边的黑暗里了,念此不禁怅然,舅舅说:可惜一会就落下来了。我说没事,要落那其他人的灯也会一起落的,有何可惜呢,不过只有那一盏灯是不会落下来的。哪一盏?我手指背后那一轮明月,大家见状,前仰后合,哈哈大笑。只是虽说如此,那一瞬而逝的又何止是落灯呢,这元宵节,这半个月的年又何尝不是一闪而逝呢?也不免有几分伤感了吧。

         但是,哀愁与伤感却不是坏事,相反却是有意义有生命力的一种情绪,近的来说,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不都是蕴含着浓浓的悲情色彩吗?宁死不受的介子推,投江的屈原,奔月的嫦娥。那璀璨的传统文化无不饱含哀愁。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某方面来说不也是说需要蕴含伤感哀愁的情绪,才能平安生存吗?总是有快乐开心的情绪,却只会成为乐不思蜀的笑柄。由此看来,伤感哀愁不正是不可或缺的情绪吗,当然,只有懂得品味这些情绪,才会倍感珍惜时光,才会温柔待人,才会懂得生活。古代的文人墨客,大多都是懂得伤感哀愁的人,都以此情绪让自己的人格趋于完美,倘若伤感中只需要加一份旷达,就造就了如同苏东坡一般的伟人。

         只要人生在世,那亘古不变的元宵节依旧会伤感哀愁,也唯有这份情思,才能让我们新生,让我们成长,让我们老去…我想,这大概就是元宵节本源的味道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元宵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ta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