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学术墙大学生活
成功者的3个底层逻辑,最后一条淘汰99%的人

成功者的3个底层逻辑,最后一条淘汰99%的人

作者: 大学生学术墙 | 来源:发表于2018-07-31 22:28 被阅读8次

    1

    你在赌球

    高手在坐庄

    前几天看到一段话,我看完一拍大腿,“哎哟,讲得太好了!”

    畅销书作家马歇尔.古德史密斯,也是美国管理研究院(IMS)终生成就奖获得者,有一次,他谈起高尔夫球的顶尖高手。

    顶尖高手嘛,自然是一招制胜,处处妙招,这是我们普通人的想法。

    马歇尔说,不是。

    面对一个四杆洞,第一杆把球打上球道,第二杆把球打到洞口附近,第三杆打出“小鸟球”,或者用两杆推杆打出一个“帕”。

    然后走向下一个球梯,重复之前的过程。

    简单,平淡,甚至有些单调死板。

    不需要多么精彩,不需要一招制胜,一场平淡无奇的比赛就是一场伟大的比赛。

    我之所以为这段话叫好,是想起前两天世界杯闭幕,朋友圈里有人在抱怨。

    他是我认识的人里面,世界杯期间赌球赌得最疯的一个。

    他场场下注,押中了墨西哥爆冷赢德国,也押中了半决赛克罗地亚淘汰英格兰,甚至猜中过比利时3:2逆转日本的比分,但是大多数时候,都是希望落空。

    最后结算下来,还是输了几十万人民币。

    我很想告诉他:

    你在惊心动魄地赌球,庄家们在按部就班地坐庄。

    你总想着一夜暴富,直到输掉底裤,庄家们只是平淡无奇地成功。

    2

    成功不可复制

    但成功的底层逻辑可以

    我在招聘的时候,非常在意应聘者有多少成功的项目运作案例。

    如果对方还有其他行业的经历,我也很希望了解他在别的行业,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想必每一个有经验的面试官,都会这么去做。

    因为我们都相信,成功固然不可复制,但是成功的底层逻辑,是共通的。

    在我的观察以内,高手们的底层逻辑,有如下3个,一般人可以学到皮毛,但是做到极致者寥寥无几。

    所以成功者,永远稀缺。

      2.1  

    专注

    美国HBO电视网在2017年,推出了关于股神巴菲特的纪录片《成为沃伦.巴菲特》,这是巴股神第一次亲自参与的影片。

    影片里,比尔.盖茨和巴菲特玩了一个游戏,他们没有任何交流,然后分别在白纸上写下对自己一生最有帮助的一个词。

    答案是同一个:专注。

    高手们深知专注为自己带来的好处。

    我们平常说的专注,其实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时间,一个是投入度。

    专注需要时间,只有花费大量的时间,用来重复练习同一个动作,才能把动作变成肌肉记忆,变成身体本能。

    细末分毫处、电光火石间,才是分辨出高手的地方。

    所以专注的核心,不光在于你有多投入地做某一件事,还在于你有多大的决心,去对其它没有那么重要的事情,说“不”,为你的专注腾出时间来。

    抖音两小时,王者两小时,微博贴吧知乎B站再各来一小时,一天下来时间所剩无几,想必你也不会再有“专注”的念头了。

    要不然怎么说,这个充满了越来越多社交媒体、游戏娱乐的世界,正在越来越严厉地惩罚那些,没有自控力的人。

    再说投入度。

    在这一点上,所谓“10000小时定律”也可以算是某种“幸存者偏差”了。

    同样8小时坐格子间,你可能一会儿看下新闻,一会儿逛会儿淘宝,写个项目计划书能磨蹭一大下午,这个投入度,就远远低于那些埋头干活,沉浸其中,一抬头才发现夜幕已经降临的人。

    许多高手精通多个领域,因为他们总是专注,而其他大部分人往往浅尝辄止,因为他们总在虚度。

      2.2  

    节奏

    现代人经常讲一个词“效率”,而“节奏”这个词,很少被提起,要是说起也是感慨一声,“现在生活节奏太快了……”

    可是他们在忙些什么呢?

    打工的,为了涨点薪水,一个行业还没摸熟,又跳槽到另一个行业。

    创业的,公司关门才没几天,从一个赛道又切换到另一个赛道。

    就连减肥的,也是从一种流行减肥法,转换成又一种流行减肥法。

    结果,当然老是没法成功。

    在所有控制节奏的高手里,日本小说家村上春树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

    他写长篇小说时,每天凌晨四点起床,用完早餐开始写,五六个小时到上午十点结束。

    他要求自己每天写10页,每页400字。再有灵感,10页一到立马停笔,写不到也绝不起身,非要写满10页为止。

    这哪是写小说呀,这不就是跑马拉松嘛。

    你发现没有,“效率”这个词,充满了焦虑感,好像你一时半会儿不做点什么,就要被甩开、被淘汰、“被同龄人抛弃”一样。

    人一焦虑,做出的判断多半是错的,付出的行为经常是无用功,甚至起反作用。

    而“节奏”这个词,你感受一下,有一种很自信的韵律在里面,它把事情看成是做一道菜,加水、切料、下锅、汆烫、闷炖、起锅、摆盘,慢了就抓紧点,快了就停下来,讲究一个恰到好处。

    就像世界杯赛场上踢球,不是由前锋,也不是由后卫,而是通常由中场最核心的球员来控制局面,组织球队时而进攻,时而防守,有的时候加速一把,或者暂时放慢节奏。

    所以,我们夸后卫说后防中坚,夸前锋说锋线杀手,但是,只有能控制局面的球员,我们才赞誉他,“中场大师”。

    在职场和人生的赛场上,高手们总在控制节奏,成为自己的“大师”,因为他们懂得,真正的成功,从来不是靠心血来潮式的反复冲刺。

    3

    是观念造就行为

    还是行为塑造观念

    这个世界上,关于个人成长的道理真的有那么多吗?

    不多的,说来说去就是那么几条。

    只不过,不同时代、不同领域的高手们,换着方式表达出来而已。

    这些道理谁都懂,甚至绝大多数你都看过学过,可是,这跟你是否能成功,是两回事。

    有时候你会觉得,这是观念或者认知的问题,又有些时候,你会发现道理懂了那么多,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是观念造就行为,还是行为塑造观念?

    我的答案是:都是,又都不是。

    观念当然造就行为,但是行为的结果会反馈回来,强化你的观念,或者质疑它甚至颠覆它。

    在这之间,还需要一个更重要的东西:

    思考。

    真正有价值的思考,才会在认知和行为之间,建立起“信任感”,就是刚才提到的“信念”。

    而“专注”、掌握“节奏”的信念,必然为你带来一个又一个领域的成长乃至成功。

    而这一点,才是真正的高手追求的,所谓那些平淡无奇的胜利,不过是最终的表现罢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学生学术墙

    大学生学术墙QQ374289236

    大学生学术墙个人微信:ganmeinv666

    大学生学术墙,助力你的大学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功者的3个底层逻辑,最后一条淘汰99%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uk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