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3707040/c43733711af37bc1.jpg)
前一天去了号称代表国家水平的国家动物馆,回到家里就怏怏低沉的躺平,第二天当我迈着轻盈的步伐走向历代帝王庙的时候,内心意识到,这就是喜欢的魅力吧,看来我喜欢古建筑是源于内心的真喜欢。
这个博物馆说不上大,但深度游下来学到的真不少。
历代帝王庙,顾名思义是对历代帝王的祭拜,但里面也有配享太庙的各朝功臣79人,文臣40人,武将39人。其中,周朝有9人,东西汉共有12人,唐代为13人,南北宋合为15人,明朝有9人。
三皇时代: 风后、仓颉 力牧
五帝时代: 夔、 伯夷、 皋陶、龙、伯益
商: 伊尹、傅说、 仲虺
周: 召公奭、毕公高、召穆公虎、仲山甫、 周公旦、吕尚、侯、方叔 、尹吉甫
汉: 张良、曹参、周 勃、魏相、 萧何、陈平、刘章、丙吉
东汉: 邓禹、 耿弇、 冯异、马援
三国时代: 诸葛亮 、赵云
唐: 房玄龄、李靖、宋璟、郭子仪、许远 、李 晟、 裴度、 杜如晦、狄仁杰、姚崇、张巡、李泌、陆贽
辽: 耶律曷鲁
北宋: 曹彬、李沆、王曾、富 弼、文彦博、 吕蒙正、寇准、范仲淹、韩琦、司马光
南宋: 李 纲、韩世忠、文天祥、 赵鼎、岳飞
金: 完颜宗翰、 斡鲁、完颜宗望
元: 穆呼哩、布呼密、 巴颜、托克托
明: 徐达、常遇春、杨士奇、于谦、刘大夏、 刘基、李文忠、杨荣、李贤
这79人有很多我第一次认识,并且名字要通过拼音才能读准确,沉浸在这个过程中的滋味太过美妙。看的时候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韩信?少年给出了答案,韩信的结局是被以造反的名义处死的。不管还有什么其他原因,帝王们应该都不喜欢这样一个功高盖主的人吧。
这79人之外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关公。关公不同于他们,在这里是独自一个关公庙。不仅系统了解关公的生平,更震撼于关公的封号——“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涨知识!
在看重头戏188位帝王之前,特意绕道最后看了“回望 选择”展厅,讲述明清皇帝对历代帝王庙供奉帝王的选择。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朝的皇家庙宇,自然由明清皇帝选择入祀帝王急从祀名臣,主导者为明洪武、嘉靖,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六位皇帝。
历代帝王,包括上古时代的三皇五帝、夏商周时代的王、秦汉至明清时代的皇帝,共计460多位。主要特点有历史功过不同,所处朝代性质不同,帝王族属不同。明清皇帝选择入祀帝王,由少到多,最终到乾隆时期达到188位,旨在“报功观德”,彰显历代帝王之功德传承,而昏庸乱亡之君则拒之门外,不予祭祀。乾隆皇帝的“中华统绪,不绝如线”很好的概括出帝王庙的意义所在。
也是在这里,我第一次对博物馆的布展思想有了系统的感触。每个展厅都可以在碑文或者史书上找到出处,感受到古人的厉害与精明。也许他们只是寥寥数字,就足够布展人收获一个非凡的点子。在正厅景德殿周围有四个石碑,其中有一个是无字碑,看的时候也挺奇怪,这无字碑到底想表达什么?还是少年一句话点醒了我。这是乾隆为后人准备增加入祀帝王的石碑,遗憾的是1912年大清帝国不复存在,清代帝王与入祀帝王庙失之交臂。
阿淼写于2023年6月20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