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喜乐分舵第一期RIA训练营
亲密关系--行动者&观察者效应RIA阅读

亲密关系--行动者&观察者效应RIA阅读

作者: 老鸟说 | 来源:发表于2017-04-19 19:54 被阅读32次

【I】

归因可以按字面释义,便是归纳事件产生的原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

正是这个区分,才产生了强烈的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即我们作为行动者通常将行为解释归于外因,而作为观察者,容易将观察到的他人行为归结于内因。立场的差异也就容易形成亲密关系的破坏和相互不了解。例如,女朋友很容易将我瘫坐到椅子上理解为没有绅士风度或者没有教养,而忽略掉是否因为我工作太累或者家庭成员的影响,于是隔阂便在彼此中产生。

所以维系好亲密关系,就应该有意识的去了解对方的行为观点,更多考虑对方外因的影响,从而建立起和谐的对话和交往关系。减少对方看法带来的影响,则可以做好心理预期:即使最亲密的人也很难真正理解我行为的原因。

【A1】

观察者效应比较明显的一个例子,一次拜托同事带平板电脑到产品发布会现场,到场以后却发现他没带,联想到他之前也因为类似拜托疏忽的事情,我突然很生气的冲他发了脾气,想到就是他就是有些忘记性,做事情不够严谨,所以如此重要的发布会拜托的事情也忽略掉,甚至觉得他就是不够尊重我,完全把时间原因归结为他的做事方式和心态。

但事后了解到,他的行为完全是其他员工的建议,认为此平板到现场也是调试用,以他人经验,这一次不用带上也不会有太大影响。

这是一次没有充分了解事件起因的冲突,没去对他的行为去充分了解和归因,就妄自决定而由此产生我莫名的巨大情绪,最后也导致两个人之间有了些许隔阂。

【A2】

联想的例子太多,结合原文的“行动者/观察者效应”,对于时间的发生,我们应该侧重去理解是否客观原因引起了相应的结果,而非对他人行为/动机的妄下结论。

设想如果以后相同的需求或事情的产生,很关键的需要做一些准备和理解。

对于工作中经常发生的任务安排,工作对接等,还是需要从外因,内因两方面进行考虑:

外因:充分考虑到他人经验,对于工作安排的接受程度,时间安排和他人影响等;

内因:也应该因人而异,因事而异给予不同的要求和嘱托,如果是一个忘记性的人,我该做到充分叮嘱,明确好时间、事件和结果,在何时完成何事,并且我的结果预期和他设想的是否一样,从而保证事情的顺利完整。

行动者/观察者效应,更多的是给我们的思考和行为模式下了道紧箍咒,让我们在冲突发生时能有更多的思考维度,防止一味的追因而导致认知偏差,以至于对相互关系,或者亲密关系造成了不必要的影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亲密关系--行动者&观察者效应RIA阅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cvh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