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匆匆走过,转眼间半月已过。
小区的冬青不知什么时候变得油绿起来,就连观赏的桃花也竞相开放,还以为是过年时装饰用的塑料花,不知什么时候也成片的装饰了大片花丛,不再是稀稀落落的几只,而是一片一大片,春天在不经意中呈现在眼前。越发觉得陌生,走在大街上都觉得阳光好的刺眼,路上的行人已不是去年的人群簇动的景象,新冠笼罩下的春天藏不住无限的生机,竟也感到是如此的美丽,从也没有过的美丽。
但这不是心理!春天是一种自然现象,她展现出来的五颜六色,七彩斑斓的美景是一种表象,那春天是什么?你的春天和我看到的春天是一样的吗?不同人眼里看到的风景都是自己心中的一面风景 ,春天因为人的千姿百态才变得千姿百态(走脑)。这个春天里唤起了你什么样的情绪和情感(走心)?所以小朋友眼里的春天在那青翠的山林里,在那湖水的倒影里,是那会唱歌的小黄鹂。。。我们的春天在哪里?在我们每个人的心窝里!

每天透过郁郁葱葱的林间,竟也看到了两只“飞燕”!

这只能算作观察,不是一种觉察!却也让我感到欣喜!观察是一种“看”,即眼睛所看到的,是一种视觉;而觉察是意识清醒状态下的觉知,更多的是见能“见”,即见的。有人看到了树动,就见到了风的存在!人和人的觉察能力有很大的差异。觉察意识要比知识更重要,又要用心理学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的意识,否则学了那么多,永远是知识层面的重复,甚至会增加有些人的心理冲突(举例)。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的“本体”是大脑,“相”指大脑像核桃模样的物体,“用”指脑的机能,功能或作用,这是心理。“用”不是物体本身所拥有的,而是由使用者决定的,取决于你的大脑、你的思维和聪明才智等(认识一个事物的“三位一体”思维)。
二、心理是一种体验,很难通过量化说清楚,只能质化,用类比或比喻、打比方来解释清楚。
1、举例:声波和光波是一种纯物理现象,声音和颜色是大脑的创造,是一种纯心理现象。
2、“地球是圆的”上下左右等即方位知觉,是心理现象来自于大脑的创造。
3、“疼痛”、“拔牙”“饿不饿”等生活例子,“疼” “饿”等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心理现象,是大脑的一种功能。
三、相信和理解:20%是相信了才理解,80%理解了才相信,站位不同,看到的问题也不同,“高度决定深度”,“深度决定广度”“屁股决定脑袋”和“脑袋决定屁股”;“知道和谁说话,比知道说什么更重要”。
四、“心”和“脑”的关系:“走心”和“走脑”,一体为二
举例:当我们在说一个杯子的时候,你头脑中的“杯子”和我说的杯子是两回事,你头脑中的“杯子”是一种心理,包括你的记忆、表象和思维等(走脑);当你大脑中出现“杯子”时,唤起了你什么样的情感(走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