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请父母再苦再难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

请父母再苦再难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

作者: 如烟出岫 | 来源:发表于2021-12-06 22:27 被阅读0次

看到最近的新闻,关于玫瑰少年鹿道森自杀事件。每当看到这些关于孩子,父母,教育的事件,我都会特别仔细关注。这是一个很令人痛心的新闻。这个新闻让人特别震撼的是鹿道森的五千字遗书,我在这里就不引用了。这个事件再一次让我思考孩子的教育的问题,我们怎样教会孩子保持心理健康?

各方媒体对一个事件经常有各种不同视角的评论,遇到这类新闻我都是让消息飞一会,看看最终的结论再说。开始有谴责鹿道森的,说他不该自杀,父母把你养大不容易。又有说鹿道森得了抑郁症才会这样。抑郁症是一种病,他是生病了才会自杀,要体谅关注抑郁症患者。

鹿道森的遗书说,他少年时期的各种问题,导致他成年后一直抑郁,最终选择结束生命。

鹿道森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把他寄养在亲戚家里,而且不是稳定的一个亲戚,是好多家亲戚,所以他特别没有安全感。上小学的时候,遭到同学欺凌,没有人能够帮助他。他7,8岁的时候回到父母身边,父亲对他期望很高,没达到要求就发脾气打骂。有一次父亲要求他越级考试,考的不好,就打他。他本来也不是成绩特别拔尖的孩子,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顶尖,达不到父母的期望,所以特别自卑。

而鹿道森的父母,姑姑接受采访,说他是家中独子,有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他,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这样。

看到这个新闻,以我的视角就是:这又是一个6岁前父母没有亲自抚养孩子产生的问题。李玫瑾教授在她的书《心理抚养》中写到:孩子0-6岁这个阶段一定要父母亲自带在身边,这是父母的心理资本。只有父母在孩子0-6岁这个阶段亲自抚养,给他充分的关爱,孩子才能跟父母建立感情,产生心理依赖,以后孩子大了,你打他骂他,他才不会恨你,他才会觉得你是对他好。如果小时候丢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谁抚养他就跟谁建立感情。等到6岁以后再接到父母身边,孩子对严加管教的父母要么激烈反抗,要么怯懦至抑郁,极端发展。

鹿道森临死前最想念的就是去世的外婆,为什么?就因为他外婆在他小的时候给了他关爱,爱护。可是外婆死得早,他之后有什么不开心都没有个倾诉的人了。

父母把鹿道森接到身边,不先跟他建立感情,反而很冷漠无情的给他诸多要求,达不到就打。他的父母在他小的时候没有扶养他,到孩子大了也不懂得怎么关心和教育自己的孩子,单纯以为严格要求就是教育。从采访中也可以看得出来,他们说他是家中独子,他有什么需求只要跟他们说,他们都会尽量满足,却不提和反思对孩子不合理的要求。他的父母不懂自己的孩子,因为小的时候没有亲自抚养自己的孩子,以为物质上满足了就是对孩子的好。比如供他读书,毕业后支持他创业,他们还很纳闷,怎么孩子就会自杀呢?

鹿道森在六岁以前,除了外婆就没有能够好好的倾诉内心的亲人,他的孤独恐惧无法得到疏解,都是埋在心里,一直聚集着。长大以后,父母也没有真正关心他的心理,只有过高的期望。他就渐渐的自己封闭了这条向外界求助的通道,渐渐就发展成了抑郁。如果身边的人能够及时关心疏导,悲剧就不会产生了。

父母再苦再难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孩子不是长大了就好了,我们是要养一个身心都健康的孩子。只有把孩子带在身边,心理也得到抚养,才能健康长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请父母再苦再难一定要把孩子带在身边抚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dnx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