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企业界的朋友抱怨,他们对某些干部如何赏识,如何费心栽培,如何寄予厚望……结果这些人还是要走。这些抱怨中,常夹杂着灰心,不平和不解,而我的回应则永远是:反求诸己。
先说我自己的故事吧!我年轻时曾受过不少老板的赏识和栽培,印象最深刻的,是《中国时报》的余纪忠先生和《天下》杂志的殷允芃女士。余先生当年七十几岁,却亲自调教我这二十几岁的小毛头,敢任用我做专栏主任,也敢让我做主笔写社论,可以说恩重如山。殷女士也是对我寄予厚望,但最后却因种种因素(多半是我的问题),我还是选择了自己的路。
因为有这样的经历,我很清楚人和人,人和组织都有不同的缘分,当天时,地利,人和因缘无法俱足时,即使是善缘,也无法强求。所以我创业做负责人的20余年间,每当有优秀同人递辞呈,我在确认并无误会的状况下,从不强留,总是祝福。
而其中让我欣慰的是,一位女同事的案例。她毕业后没多久就进了《商业周刊》,虽历任不同职务,但总能完成任务,当然引起了我的注意,对她关注有加。结果在我正准备委以重任之际,她却以“想历练不同媒体”之名请辞。
我很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的心境:除了遗憾和惭愧,并无埋怨。我很惭愧,自己主持的机构无法给优秀的年轻人提供足够大的舞台和足够好的前程,也缺乏强有力的能量和磁场,让人身心安顿。所以我在祝福之余也发愿要让《商业周刊》变得更强更好,以求“再续前缘”。结果几年后,这位同事重回《商业周刊》,成了担当大任的主管。这个案例过程曲折,结果圆满,充分说明了缘分之不可测,只能尽其在我,只能反求诸己。
我所见到的重视人才的组织,多半都会在制度上下足够功夫,也会在培育照顾上尽力而为。但能善解人和组织之间真正因缘,并能随缘对待者,则凤毛麟角。因此,当奇美实业创办人徐文龙说出“企业与员工之间是一种缘”这句话时,我才那么佩服。
事实的真相是:一个真正够棒的组织,永远不必担心任何人才的离去;一个真正够棒的人才,也永远不愁无处安身。要让最棒的组织和人才“在一起”,除了随缘,其实无计可施。境界最高的经营者只有一件事可做:不断修正自己,让自己的周围充满善缘,最终形成一个因缘聚合的大磁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