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帮助行为
研究表明,我们可以用三种方法来增加助人性。
首先,我们可以转变那些抑制帮助的因素。我们可以采取步骤来减少紧急事件的模糊性,以产生个人化的诉求,并增加旁观者的责任感。
第二,我们甚至可以采用谴责或以退为进的技巧来激起人们的内疚感或对自我形象的关注。
其次,我们可以教化利他主义。对电视中亲社会的榜样形象的研究,已经显示了媒体在教化积极行为上的力量。
观看帮助行为的孩子们也倾向于做出帮助行为。如果我们想诱导人们的利他主义行为,我们还应当记住过度辩护效应:强制行善常常会减少行善者对行善的自发之爱。如果我们给决定做好事的人提供足够的奖励,但又不过分的话,做好事的人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自己的利他动机,从而会更乐于帮助。对于利他主义的学习,如你刚刚做的,也会使人们做好准备,更好地知觉他人的需要并进行反应。
把帮助行为归因于利他主义动机
过度辩护效应,当对一种行为的反馈过度时,个体可能会将行为归因为外部反馈而非内在动机。因而奖励人们本来就会做的事情反而会削弱其内在动机。我们可以将这一原理积极地表述为:对人们的良好行为给予恰到好处的反馈,我们也许可以增加他们自己从做这些事情中得到的快乐。
13章 冲突与和解
冲突(知觉到的行动或目标的不协调)的成分都是类似的,从国与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到中东地区的冲突;从公司管理者与一般职员关于工资水平的争议,到长期不和的夫妇。不论处于冲突中的人们能否正确地认识双方的行为,他们总是认为一方的获益就是另一方的损失。
有时候冲突造成每个人都蒙受损失。
缺乏冲突的关系或组织可能是死气沉沉的。冲突体现了参与、承诺和关心。如果能够被理解和解决,冲突可以促进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当人们受到公正对待并彼此尊重时,社会就会和谐。身处不公平的世界,但如果“每个人都安分守己”的话,社会同样可以和谐。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人们可能很少会想到要面对并解决他们的问题。
真正的和平不是对公开冲突的压制,也不是一种处于紧张和脆弱状态下的表面的平静,它是通过创造性地处理冲突得到的结果。
正如民权领袖所知,创造性地解决冲突会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成果。
本章,通过探究哪些因素引发和加剧了冲突,哪些因素有助于获得和平,从而探讨冲突与和解。
引发冲突的原因
社会困境
一些对人类未来威胁最大的问题,如核武器、全球性气候变暖、人口过度增长、自然资源枯竭等,其根源都是不同的团体追逐他们各自的私利所致。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些行为最终都损害了集体的利益。很多人会这样想:我自己排放的温室气体是微不足道的,而购买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系统要花一大笔钱,这不划算。其他人也有类似的想法,结果就是我们要面对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以及更加极端的天气。
在某些社会中人会有这样的观点:生育更多的孩子能够减轻家庭的劳作负担,而且能在父母年老后提供保障。但当大多数家庭一代又一代地都选择多生养之后,结果是人口过剩给整个社会带来危害。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对个体有利的决策对整体而言可能是不利的,于是一个亟待解决的两难问题也就产生了:我们如何能让人们追求个人利益的权利和集体利益协调一致?
囚徒困境
这个难题源于一个故事,故事的核心是地方检察官使用不同的策略分别审问两个犯罪嫌疑人。他们合伙犯罪,但是检察官掌握的证据只能判他们很轻的罪。因此检察官为了使嫌疑犯愿意单独承认自己的罪行,设置了一种鼓励办法:
如果一个嫌疑犯认罪而另一个没有,认罪的嫌疑犯将赢得豁免(并利用他的供词使另一名罪犯得到最严厉的判决)
如果两个嫌疑犯都认罪,他们都能得到中等程度的判决
如果两个人都不认罪,他们都会得到较轻的判决
为了使自己的判决减至最轻,很多人都会承认罪行,尽管实际上两个人都不认罪带来的惩罚要比互相指控轻。(明哲保身啊,不管另一个嫌疑犯如何选择,认罪总是比较有利的做法。如果另一名嫌疑犯也认罪,那自己将会得到中等惩罚而非最重的;如果另一名嫌疑犯不认罪,那么自己就可以直接得到自由!)
在现实生活中也会经常遇到,惩罚他人,或者不予合作,看上去似乎是个明智之举,但往往会产生反作用。惩罚通常会引发报复,也就是说那些实施惩罚的人往往会升级冲突,造成结果的恶化。惩罚者所认为的自卫反应,在被惩罚者看来却是进一步的攻击。而当被惩罚者有机会回击的时候,可能会回击得更重,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只是在以牙还牙。
囚徒困境是不是很有意思,再来看看公地悲剧
公地悲剧
这一名称来源于旧时英格兰乡镇中心的牧场。
在现代世界里,“公地”包括了空气、水、鱼、饼干或是其他任何被共享但是有限的资源。当所有人都适度地利用资源时,资源自行再生的速度可以与资源被消耗的速度相匹配。而一旦对资源的利用超过限度,公地悲剧就会发生。
假设有100个农民占有了一块能够供应100头牛足够牧草的草地,当每一个农民在这块地上养一头牛的时候,对资源的利用是最优的。但是某个农民可能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我多养一头牛,我的收入就可以翻倍,而土地只会受到一点点影响。”因此他理由充分地增加了第二头牛。而当所有的农民都这样想并这样做时,结果可想而知,公地悲剧就不可避免了,最后肥美的牧场将沦为一片荒芜的土地。“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下,真的“地灭”了。
还有,人类对环境的污染也是由很多轻微的污染一步步累积起来的。对每一个污染者来说,停止污染所能给他们(也给环境)带来的好处,与污染给他们带来的方便来说仍是不值一提的。我们保持个人居所卫生的同时,却在公共场所随地扔垃圾。我们也会为了对我们来说很直观的利益而消耗人类的自然资源,洗一个长长的舒适的热水澡能够对环境产生什么影响呢?捕鲸者知道,即使他们不去捕鲸,但别人也会去,况且多捕几条鲸对物种能造成什么影响呢?但是悲剧就这样发生了,与所有人都有密切关系的事情,竟成了无人关心之事。
当一种资源未获得明确的分配时,人们往往会不自觉地消耗更多。
当一盆土豆泥在有10个人的桌子上传递时,会有更多的人倾向于舀出不适当的分量,但把土豆泥换成10只烤鸡,情况就要好很多。
囚徒困境和公地悲剧有一些相似的特征。
基本归因错误
在两种情境下参与者都会把自己的行为动机解释为外界的压力,而且不客观地评价对方的行为。多数人从未意识到对方看待他们时,同样会有这样的基本归因错误。那些具有自我膨胀和自我欣赏倾向的人,尤其不可能对他人的观点表示赞同。
动机的演化
行为的动机是在变化的。在一项任务中,开始时人们的动机可能是挣些小钱,然后变成了减少自己的损失,到了最后就只是保存脸面防止彻底的失败。
结果总和并不一定为零
现实生活中的多数冲突,就像囚徒困境或公地悲剧一样,是非零和博弈。冲突双方得到的利益和损失之和并不一定为零。双方可能都赢,也可能都输。每种情境都将个人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的回报与群体的长期利益对立起来。即使每个人都表现出足够的“理性”,其结果仍可能是灾难性的,如地球的大气层内日益增厚的二氧化碳层并不是某个人有意策划的,而是由许多看似合理的行为造成的总体后果。
并非所有的利己行为都对集体有害。在很大程度上每个人都寻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这也恰恰促进了整个社会的利益。
总之,有利亦有弊。
解决社会困境
在面对社会困境时,如何引导人们通过合作,提升他们共同的利益呢?
一种是 适当的管制 在日常生活中,管制也是要付出代价的,包括强制执行这些管制的成本,以及因此对个人自由的限制。这样,一个棘手的政治问题便产生了:在什么情况下,管制的成本会超出它们带来的利益呢?
小即是美 另一种解决社会困境的方法是:缩小群体的规模。在一个较小的集体中,每个人都能更明确地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和自己对集体的影响;而当一个集体变得较大时,人们就更容易会想“反正我也不会起多大作用”,正是这样的想法导致不合作。小团体更易于合作。
在较小的集体中,团队的成功也能够给成员带来更多的满足感。
在较小的群体中,成员对公共资源的消费也会较有节制,并通常能够维持在平均应得的水平。
在大得多的群体中,如在城市,自觉的节约则很少能够成功。这是因为一个人造成的危害会被很多其他的人所分担,因此每个人都可能不再考虑对群体的责任。
借用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结束今天的笔记,与最广大的群体利益相关的事情往往是人们最不关心的事情。
很喜欢这部分章节,很有意思,只是夜已深,于公共资源来说,仅用电,电脑、灯光······也已是耗费不少的电量了,所以晚上早睡,既是对身体有利,也有益于公共资源,笔记整理于此,后面继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