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题记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诸葛亮对子女的谆谆教诲;“莫等闲白了头”,是颜之推对后辈的殷切希望;“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是朱伯庐对后人的深情寄语……时至今日,先贤哲人的家风家训依然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真可谓是“家风无限好,传承正当时”。如今,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我的家庭也不例外。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节俭是我们家的家风之一,特别是我的奶奶,她十分重视节俭:有一次,我在淘米,正准备把淘米水倒掉,奶奶大叫一声:“等一下!”我停在那儿,只见奶奶拿了一个漏篮和一个小桶对我说:“把淘米水倒到小桶里,”我问:“淘米水有什么用,又不能喝?”奶奶说:“不要浪费,淘米水很有营养,可以浇花浇草,冲马桶,水是可以重复利用的 。”“哦,我明白了”由此我跟奶奶学会了节俭。我会拧紧水龙头,一张作业纸,尽量写完正面再用反面。
“百善孝为先”也是我们家重要的家风,说到孝顺,就要从我爸妈说起,外婆年龄大了,腿脚不方便,我们每周都会去外婆家,每次去都带一大堆菜和好吃的,一去到妈妈就会忙起来洗洗刷刷,很少休息,爸爸会做一大桌子菜给外婆吃。吃饭的时候,妈妈会不时给外婆夹菜。在爸爸妈妈的熏陶下,我学会了孝顺长辈,每次回到外婆家,都会帮外婆捶捶背,捏捏腿,洗洗脚。在家里,我会主动洗衣,拖地,扫地,邻居们都夸我是懂事孝顺的好孩子。
我们家也非常注重礼仪。我的姥爷是名退休教师。一辈子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他非常重视对我和妹妹礼仪方面的教育,在礼仪方面今天我也深受到姥爷的影响,“你好”、“请”、“不好意思”、“打扰一下”、“谢谢”这些文明用语时常挂在我嘴边,见人打招呼,对人有礼貌,良好的礼仪不仅提高了自己的素养,也构建了良好的邻里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
家风像太阳,照耀着我们;家风像老师,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家风像灯塔,指引我们走向前方,家风更像一棵参天大树,经历了岁月的洗礼,一直庇荫着华夏儿女绵延至今。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在一个家中,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在社会中,家风是社会的新面孔;在国家里,家风是国家的尊严和传承。所以我们要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发扬光大。只有我们每个人认真恪守好自己的家风,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和谐、强大!(女儿写的习作,写完让我修改,转发简书记录一下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