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读书,从来不问“这本书有什么用”

读书,从来不问“这本书有什么用”

作者: 独木桥和狼 | 来源:发表于2018-05-29 21:58 被阅读85次

    最近,我在读书App上发现了一个有趣的提问, ”阅读此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这个提问是就卡尔·纽波特(Cal Newport)的《深度工作》一书提出的。

    在众多的评论中,有一条具有批判性质的评论,格外吸引眼球:

    “其实这本书起名深度工作完全是噱头,核心主旨无非就是告诉大家,做事要专注,这钱显易懂的道理,洋河越是浅显易懂的道理,越是难以证明和实现。

    从理论上干,作者并未提出合理地证据少数人!成功人士的案例的说服力是不够的;

    从方法论上看,作者提出的方法看起来很美,但实际上要么不适合绝大多数上班族,要么很难实际操作的。”

    读者的评论,让我想起了以前的自己。在大学时候我十分沉迷于提升自己,我觉得多学习技能对未来的自己都是十分有用处,后来我也就沉迷于网络学习。

    书籍一般不会用精炼的字眼就概述一个点,有的时候可能几十页也只是讲一个东西,可我们所需要的知道就仅仅不到半页纸,而网络上能给予我们的知识更直接了当。

    那时候我认为网络课堂基本可以取代书籍的地位,给予我们知识。心浮气躁的我一度认为书有时候真的很浪费时间,讲的东西又不能落地转化,不过就硬生生把一个道理搬到了我们面前。

    有时候,我不断质问自己,到底读书是为什么?

    -01-

    人为什么要读书?


    每个人的回答必然都不一样,提升、熏陶、改变人生等……

    在广义上概括这些回答,我们可以总结出两方面原因,“未知”“认知”

    -1.1-

    谈到“未知”,我们脱不开一种情绪,一种心理因素——好奇心

    我十分赞同一句话,“没有好奇心,就没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从古猿人到科学家,哪个是在没有好奇心的驱动下,而去揭开存在“未知”的领域。

    牛顿对一个苹果产生好奇,于是发现了万有引力;瓦特对烧水壶上冒出的蒸汽也是十分好奇,最后改良了蒸汽机;伽利略也是看吊灯摇晃而好奇发现了单摆……

    包括我们,小时候我们的好奇心被放大了数以万倍,出于对“未知”的好奇,我们总会做各种没有任何科学依据的事情。直到父母们解答后,才填补了我们对“未知”的憧憬。

    不难看出,我们时常都会被一些“未知”的因素疑惑,心里就会萌生出一种强烈的求知欲,十分希望有人来告诉我们为什么。书籍作为几千年文明历史的传承,纸张里沉淀的知识量也是无可比拟。这也是为什么积极探索着世界“未知”的科学家们,总爱看书。

    -1.2-

    而关于“认知”。

    我们总会碰到遇到人和事,问题和“坑”总喜欢不请自来。我们需要解决问题,就得从我们的大脑里提取相关的知识,组成了解决方案。

    但有时候,许多问题或者案例,都超出我们的认知,我们脑海里就剩一片空白。

    当然,最坏的情况并不是我们没能解决问题,而是“没有发现问题?”这是很明显的“认知”缺失。

    在剑桥大学里,维特根斯坦是哲学家穆尔的学生。

    有一天, 罗素 问穆尔:“谁是你最好的学生?”

    穆尔毫不犹豫地说:“维特根斯坦。”

    罗素 感到很诧异,“为什么?”

    “因为,在我的所有学生中,只有他一个人在听我的课时,老是露着迷茫的神色,老是有一大堆问题。”

    罗素也是个大哲学家,后来维特根斯坦的名气超过了他。有人问:“罗素为什么落伍了?”

    维特根斯坦说:“因为他没有问题了。

    可以看出因为认知缺失,我们也会丧了发现问题的能力。造成我们认知不足,往往跟我们的知识量与经验所密切相关。我们也不可能每次都是临时抱佛脚式的解决问题,提前就得储备知识,积累经验。

    这些都能从书上里得到,而能吸收到的知识,就需要鉴于个人的认知水平。

    但有些人也会看书打瞌睡,或者学不到什么知识。

    -02-

    人为什么看书会打瞌睡?


    我们应该都经历过这么一种状态,看四级单词本就想睡,看世界名著就犯困,听知识大讲座就睡着了。

    针对这一生理问题,知乎上的心理学大V叶壮老师,则给出这样一个答复。

    “外界信息转化率偏低的情况下,人就会有放空、发呆乃至犯困的倾向。看书犯困只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情境。”

    这里也附带了一个小测试:

    (一)

    “如果气球炸了,但人们听不到破裂声,因为他们距离气球的位置太远了。关着的窗户也会阻止声音的传播,因为大多数的楼隔音效果良好。由于所有的运作有赖于稳定的电流,因而电线中央的一处破裂也可能导致问题。当然,这家伙可以大喊大叫,但人的声音再大也不可能传得很远。另外的一个问题是乐器上的线可能会发生断裂。如果这样,讯息就没有搬走了。很明显,最好的情况是距离更短些,这样潜在的问题会少不少。在面对面接触时,出错的情况是最少的。”

    (二)

    “武松叫他说一句,却叫胡正卿写一句。王婆道:"咬虫!你先招了,我如何赖得过!只苦了老身!"王婆也只得招认了。把这婆子口词也叫胡正卿写了。从头至尾都写在上面。叫他两个都点指画了字,就叫四家邻舍画了名,也画了字。叫土兵取碗酒来供养在灵床子前,拖过这妇人来跪在灵前,喝那老狗也跪在灵前,洒泪道:"哥哥灵魂不远!今日兄弟与你报仇雪恨!"叫兵把纸钱点着。那妇人见势不好,却待要叫,被武松脑揪倒来,两只脚踏住他两只胳膊,扯开胸脯衣裳。说时迟,那时快,把尖刀去胸前只一剜,口里衔着刀,双手去挖开胸脯,抠出心肝五脏,供养在灵前;胳察一刀便割下那妇人头来,血流满地。四家邻舍眼都定了,只掩了脸,看他忒凶,又不敢劝,只得随顺他。”

    前者是John Bransford和Maricia Johnson两位教授在1972年研究语言认知加工时专门为了让人们“犯困”的阅读材料。

    后者是《水浒传》里武松杀嫂选段。

    但两者相比下,前者更容易让人犯困。因为前者所涵盖的知识量,远比后所涵盖的信息量要多。第一次看没太看懂,或者看完只知道看过了文字,这就是典型的信息转化率不高。

    因此,我们在选择书籍的时候,还需要就个人的信息转化水平而定,否则看学问过深的书,也未必能参透。

    所以呢,不是我生得傻,不是他写得差,只是“看不懂”三字让喜悦的阅读变成了困意中的煎熬,或者事后还错以为,书无以致用。

    我们还得好好从自己身上找些问题呢?

    -03-

     如何看书并用到实处?


    说到用这个点上,我们就得针对问题来说。

    在社会现实中,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我们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再而拼凑成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

    所以,关于如何看书并用到实处?

    花瓣网

    01、我们需要足够多的阅读量。

    在上大学的时候,从俞敏洪老师的一本书上了解到,俞敏洪老师在大学期间读了800多本书。我当时感觉特别的钦佩,然后立志也要在大学期间读完800多本书,成为跟俞敏洪老师一样优秀的人。

    于是,我读书的类目顿时扩宽了很多,经济学、小说、室内设计等,只要我稍稍有些兴趣,我就毫不犹豫去看。等到大学毕业,我也只是完成了不到二分之一的目标。

    尽管如此,因为看过了不少书籍,自个儿的优越感也增长了不少。然后,在跟一些朋友聊到他们专业的时候才发现,同是看一本书,看过和看懂的区别就是这么大。作为一目十行看过书的我,也只能摆弄着一些专业术语去尬聊了。

    后来,我才把这种不正确的看书习惯纠正过来。看书就得看懂,带着问题去看书。当你看书的时候,会产生很多不解决的疑惑,那么恭喜你,这是最能体现你在慢慢看懂一本书。

    当然,疑惑必须要及时解决,不然就达不到扩充您知识量的意义了。

    02、理论回归现实生活

    我们常说,理论与现实往往会存在一段距离。因此,我们在读书的时候需要把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就如,一颗黄豆从埃菲尔铁塔上掉下,除了能算出速度、质量等数据。你还得联系一下现实生活,这样的冲击力能否破坏一俩车,或者让人致残。

    这样就能形成理论作用于实践,看书并用到了实处,这么一个回路。长久以往,你就会发现生活到处都是学过的知识。

    而通过联想起这些生活的例子,就能很好地把你的知识还原到您的大脑中了,迅速让你组织起解决面前问题的最佳方案。


    这些互联网时代下,自从知识被拆分为碎片后,人们也不再相信通过“看书”获取知识的有效性。但这并不是社会的问题,也不是书的问题,是焦虑的快节奏中,人心越来越浮躁了,只是你不再相信书了。

    如果你还相信书本是最为有效的自我提升手段,你基本可以从中提取数倍于其它传播媒介所能展现的信息。

    那么,也不会问道“这书有什么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从来不问“这本书有什么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kz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