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想法读书•写作•遇见
人——自洽的矛盾体(《风筝》读后感)

人——自洽的矛盾体(《风筝》读后感)

作者: 梦梅 | 来源:发表于2021-01-26 11:30 被阅读0次

    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

    作者:江湖骗子(来自本人豆瓣账号)

    来源:https://book.douban.com/review/12432602/


    选择这本书的第一个原因是毛姆的《人性的枷锁》写得太好了,第二个原因是在家宅着学不进去,大部头的书读不下去,短篇故事集刚好合适。

    整本书由十一个短篇故事组成,其中《午餐》、《蚂蚁和蚱蜢》、《三个胖女人》三个故事比较轻松,其余八个故事要么荒诞不羁,要么结局让人倒吸一口凉气。如果说《麦琪的礼物》就像是脸上带刀疤的凶恶男人摘下口罩一看是灰太狼,那么《风筝》就是面带微笑和你好好聊着天的男人突然让你猜硬币。

    (以下有剧透)

    简单说说印象比较深刻或者值得回味的几个故事,首先是《患难之交》,这个故事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也是贯穿整本书的一句话。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多数人往往就是自我矛盾的。人身上本身就存在着一些杂乱无章、自相矛盾的特点。

    作者前面用大量的篇幅描写商人伯顿是多么地慷慨大方、通情达理、温和高尚。一个落魄的酒鬼特纳向他求助谋取一个职位,伯顿提出,如果他能从汐屋俱乐部游到樽见的小海湾就给他一个工作,这是一段长达三英里的路程,期间还要经过水流湍急的灯塔。由于长期饮酒,特纳的身体根本无法支撑他完成这次挑战,过了几天有人发现了他的尸体。对这件事,伯顿最后轻飘飘说了句:“当时我的办事处里确实没有空缺啊。”

    本书中的故事都或多或少表达了“人是矛盾的集合体”这一观点,一个人上一秒和下一秒的所思所想可以截然相反,然而又能在逻辑上完美自洽。就像毛姆自己说的,现实生活中的人不像小说中的虚构角色,角色需要从始至终保持一致,否则就会变得前言不搭后语,角色也会变成没有核心支持的空壳。然而,现实生活中的人心变化速度比天上的云还快。

    《风筝》有点像《月亮与六便士》,开头先用“因为一个风筝抛弃妻子,哪怕愿受牢狱之灾也拒绝支付赡养费”。看似荒诞不羁,后文却给出了解释,至于是否合理就见仁见智了。

    《吞食魔果的人》应该是整本书最让人毛骨悚然的一章了,整个故事围绕着“重复的枯燥乏味的日子还是抓紧一切时间过随心所欲的生活”这个话题。一个银行经理在旅游时深深地爱上了卡普里的一切并为此神魂颠倒,没有妻子儿女的牵绊之后他立刻决定辞职去卡普里生活。唯一的问题是,距离他获得养老保险的年龄还需要再工作三年。男主一刻也不想再等了,用毕生的积蓄买了一份供自己生活二十五年的保险,便出发去了卡普里。一开始,他是抱着只活二十五年的决心出发的,但是二十五年来随心所欲的生活渐渐地磨灭了他的意志,让他变得软弱怯懦,失去了自杀的勇气,最终的结局自然不用多说。

    毛姆不仅是个讲故事大师,还是个旅游达人。毛姆就像是有着敏锐嗅觉的猎狗,只要听到某个地方有好故事,哪怕天涯海角都会立刻赶过去。所以不仅故事引人入胜,书中的景色描写也是一绝。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自洽的矛盾体(《风筝》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lg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