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电梯,还离得很远,我就一眼认出了星絮,虽然大堂还有一些其他等待办理手续的客人,因为她不加掩饰的华发还是比较显眼的。
我们后来曾经聊起过这个问题,她说最初也还是染过的,也曾经挑染过,后来因为母亲的反对,也考虑到染发剂有可能对健康的影响,就不再干预它了。
我很羡慕她能有这样的心态,不去在意陌生人的眼光,不去在意是显得年轻还是年老。实际上,一个人是否年轻,体现在很多方面。星絮显然活的更明白、更通透。
而我却仍在为时而冒出的白发伤脑筋。以前还对着镜子揪,恶狠狠地,像是仇人。气愤的是,现在已明显揪不过来。上个月剪短发,因为头顶的头发变为往前梳理,所以夹杂其中的白发愈加刺眼,就顺便染了一个比较自然的颜色,自己感觉顺眼和舒服许多 。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像星絮一样,习惯这些岁月的印记,当做生命的馈赠,坦然接受。
虽然通过网络已相当熟悉,但却是第一次线下见面,我们像分别多年的好友一样,自然而然地拥抱了一下。
我本来是个相当懒,而且有点社交恐惧症的人。但是,当星絮说,你这次来上海一定要见你,语气不容置疑时,我也爽快的地答应了,这次来跑上马没有安排其他活动。
毕竟,跑步的朋友能够在赛道偶遇,私人时间也不便于和有工作关系的人来往,而星絮则不同。因为我很喜欢她写的文字(星絮),不仅读起来舒服,而且很有思想。最近她还尝试写了两篇小说,很佩服她对叙述口吻的把握,让笔下的人物活了起来。
“原来你那么苗条啊。搂着你感觉好瘦的。”
人的感觉是很奇怪又微妙的东西,就拿视觉来说,立体视觉和平面视觉就是不同的概念,而触觉和视觉也不能互相替代。
和目前的大多数女人相反,星絮本人比照片上要年轻,而且好看得多 。想来她是不屑于去过度美颜或P图的。
她是高挑身材,没有这个年纪常见的臃肿。这一点真让我羡慕,因为我在保持比较大运动量的前提下,体重还经常有失控的趋势,而她连散步的习惯都没有养成。
更让人嫉妒的是她的皮肤。她的脸上几乎没有皱纹,而且又白嫩又细腻,还带着自然的光泽,而这明显不是化妆所能有的效果。我们俩的皮肤差的不止一个色号,合影上的反差特别明显。
右为星絮之前,星絮已经问过我,跑马之前吃什么合适,素食可不可以。我说,跑马之前应该多补充碳水化合物,素食是最好的。
她看我穿得不多,问,你会不会冷,要不要多穿点,因为晚上会凉一些。我说那我上去换件薄羽绒服,我带着呢。
她说话温柔体贴,能感觉到是个心思细腻的人,和我粗枝大叶的行事作风完全不同。
我们走路去不远的一家素菜馆。星絮小时候在附近生活,所以一路都在为我做向导,言谈话语间也经常会提到父母亲。
以前从她的文章里已经知道,她是父母的独生女。这在同龄人中还是很少见的。因为母亲当年想让她享受最好的成长条件,决定只生她一个,可以想见母亲在她身上倾注了多么深沉的爱。
在母亲最后的几年,她陪母亲一起走上了抗击癌症的道路。而这一段经历也影响了她很多方面。
例如,因为机缘的关系,接触到佛教,认识了修行很深的师父和朋友,也因此开始吃素修行。
而我总感觉佛学太深奥了,所以让自己有意无意地与之保持距离。我和星絮说到一件很让我困惑不解的事,就是有一次偶然听到佛乐《大悲咒》,没想到会情不自已地泪流满面,止也止不住。或许,自己潜意识里总想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想再有失控的时候吧。
星絮说她也有过类似的体验,是在一次听讲的过程中。在场的人中,一共有三人哭了,其中一个就是她,难以思议的是,还有一个小伙子,所以印象很深刻。
我最近看了一本美国女作家伊丽莎白·阿尔伯特的小说《美食 祈祷 恋爱》,写的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寻找快乐、信仰和平衡的心路历程,其中一章即是在印度道场修行的经历。
跟星絮聊起,她说她也看过这本书。是啊,她本来就极爱读书,与此有关的,肯定已研读了很多。相识两年多,已经了解,她是有自己见解,并不会盲从的人。
另外,为了回馈在母亲艰难的时刻,无私陪伴、帮助、安慰他们的志愿者,她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专门为病危的老人做临终关怀,陪他们安心走完最后一段路。现在的她,早已不再是那个曾经害怕面对亲人生命逝去的弱女子。
虽然我还没有经历过,但我能想象,当亲人处于弥留之际,无论思想上有无准备,我们都很难做到处之泰然吧。惊慌、害怕、痛苦、难过、悔恨、愧疚……各种复杂的情绪都会有吧。如果能够获得这样帮助,或许家属们也会比较容易释怀吧。
我自己还不曾做过任何志愿工作,因为总感觉,其他问题还好,主要是需要投入时间,担心自己可能做不到。所以我很佩服星絮和她的伙伴们。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如果只想到自己,却不主动给予,所得到的毕竟还是极有限的。而践行“利他”思想的人,说不定更有获得感,也更为幸福。
受星絮的感染,我也开始思索,我是不是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志愿工作,比如每个月参加一次,每次拿出几小时?即便不能如此,我或者可以多拿出些时间和精力,陪陪父母,陪陪婆婆。而在这些方面,平心而论,自己并没有做到位,这周末回家,母亲就随口埋怨了一句“平时连个电话都不打”。
只要有心,随时随地都是修行的“道场”。
我们总是期待这个世界会更好,可是,哪里会有一个更好的世界等着我们去坐享其成呢?我们完全可以从自己做起,从眼前的点滴做起,先让自己成为美好的一部分。
谈话中得知,拥有港大研究生文凭,在外企打拼多年的星絮,前几年就已经从职场退出,因为健康的原因,以及要照顾年迈的,患阿尔兹海默症的父亲。母亲去世前做好安排,嘱咐她把父亲送专门的养老机构,可见母亲相当明智,并且疼爱女儿。
我为她可惜。因为我知道,人到中年,经过一番奋斗,在事业上已经取得一定成就,不是说退出就能退出的,即便是想,也不是那么容易甘心的。我认识的人中,有不少正常退休的,都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失落感,一时难以适应,还有的人因此健康上亮起红灯。
她却只是淡淡地说,没什么的,再说我们生活上要求的也不多。
不工作之后,她的日常就是去看望父亲,照顾上中学的女儿,再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看书、写作、志愿者服务等。在我所认识的写作者中,星絮是为数不多的纯粹出于喜爱而写的。她的一篇小说就是取材于探望父亲时的所见所闻,小说里的语言特别符合角色的身份,这一点我做不到,所以很佩服她观察生活的能力和文字表现能力。
星絮就是那样的人,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要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明白、通透、笃定。
很感谢她让我有机会走近她,更好地了解到一个美好的人。
如果你也想认识她,欢迎点击星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