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天
唯有跑步和读书不可辜负,每天坚持运动和读书,相信时间的力量。
步数:跳绳:深蹲:卷腹:俯卧撑:八段锦:此几项因不可抗力暂停。
呼吸训练:5
《佛陀传》
解脱之道就是要超越全部思想,能所两亡。
“非想非非想”的三昧禅定。
当他回归到自己,他发觉自己全然在世法之中。一下呼吸、一串鸟鸣、一片树叶、一线阳光——任何一样都可以成为他静坐时的主题。他开始见到解脱之匙在于每一呼吸、每一步伐、道路上的每一块小石子。
乔达摩沙门从静思他的身体进而静思他的感觉,再从静思他的感觉至静思他所体会到的,包括在他心中起伏的每个念头。他体悟到身心一如,体内的每一个细胞都包含着宇宙的一切智慧。他知道只要他细心看一粒微尘,他就可以看到整个宇宙的真正面目。微尘本身就是宇宙,如果微尘不存在,宇宙也不存在。
万法都是互依而存及了无自性的真谛。
思想之流的点滴在出生、存在和死亡的过程中彼此交融、互相影响。如果思想正确,万象的实相很容易便显现出来;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不正确,实相就被蒙蔽着。
一般人就是因为存有错误的见解而被困于无穷的苦海里:他们相信那些无常的东西是恒常的;无自性的东西是有独立本体的;无生灭的东西是有生灭的;而他们又把不可分割的分成不同的部分看待。
体悟到解脱之窍门是要破除无明,深入实相之中去直接体验亲证。
他体会到任何一种现象的存在都有引致其他现象产生的可能性。单一之中包含所有,而所有也存藏于单一。
任何一样都不能够脱离宇宙其他的一切,独自生存。见到所有现象的互依性,悉达多了悟到一切世法皆空——一切事物都根本没有个别独立的体性。
互依性和无我这两个原理就是开启解脱之门的钥匙。
接受生命就是去接受无常无我。痛苦的根源正是来自有常和有分别个体的妄见。体悟到这个道理,就能明白一切皆无生无死,无起无灭,无一无多,无内无外,无大无小,无垢无净。有常有我的观念都是思巧上所产生的虚假分别。只要洞悉一切事物的空性,所有精神上的障碍都可以超越,因而从痛苦的巨轮中解脱出来。
就如亿万的波浪不停地在海面起伏,大海本身是不落生死的。只要波浪明白它们其实是海水,它们便可同样超越生死,不再惧怕,而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稳。这个证悟令乔达摩自己也超越了生死的罗网。
无明是贪欲、愤怒、傲慢、疑惑、嫉妒和恐惧的根源。当我们学会把心静定下来以看清楚事物的真相,我们便可以对一切达到全面了解,因而将苦恼接受,化为爱心。
生活得念念留心专注,就是要活在当下,身心都投进此时此处。
我所找到的道路,就是要把每一个小时都活在专注觉察之中,心念永远只投入目前这一刻。与此相反的做法,就是活得大意糊涂。如果是这样活着,我们其实不知道自己是活着的。我们没有全面去经验生命,因为我们的身和心都没有投入此时此处。
一个留心专注生活的人,永远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和做什么。这样的人可以防止自己的思想、说话和行为令自己或别人受到伤害。
有了解才可以有爱。而有了爱,就可以有接受和包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