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弄丹青,诲人不倦
——记清华美院肖文飞书法高研助教杨赛峰老师
文/谭彩
听杨赛峰老师的书法课,总会听到同学们发出的惊叹声,这缘于杨老师对书法的深刻钻研和独特的理解。
书法,是一门极具抽象的艺术,其构成材料为点画、结构、章法,借助的工具只有笔、墨、纸。作为一门艺术,要用如此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来完成表情达意的目的,也就是说,用这些简单的工具材料塑造出书法之“象”,进而达到书法审美之“意”,恰恰说明了书法创作之难,和对书法家的要求之高。这也是中国书法千百年来一直吸引着中国文人士大夫以及社会精英的根本原因。
杨老师通过多年的对书法的钻研,领悟到了书法的真谛。首先,表现在他对书法的认识打破了书法本体的界限。他在书法与自然界、书法与日常生活之间搭起了一条通道,让不同知识结构的书法爱好者把先贤书论中深奥难懂的理论,与生活体验相结合而轻松理解。比如,对于书法线条的雷同,杨老师认为一排雷同的线条就像一把梳子,让人感到密密麻麻的眼花缭乱,假如梳子中间断了一根,那么,众多的梳齿人们会视而不见,只会看见那个断了的缺口,书法的线条就是要制造出不同的“缺口”。
其次,讲到行草书空间留白时,杨老师把书法作品比作一间房子,其亮度由窗户的大小来决定,字内空白就是房间的窗户,并且字内留白形状也符合人们对曲线的审美特征——有的像耳坠,有的如水滴,有的留白恰好可以装进某个手指肚。
第三,关于线条在书写过程中的运动,即篆隶笔意,杨老师说线条看起来像大海一样平静,而其运作过程正如大海下面涌动的波浪,是不平静的。讲到毛笔在纸上行走时,杨老师说笔如犁铧犁地,是有巨大阻力的;讲到章法时,杨老师或用雨夹雪的天气,或用蓝天上的云朵,或用一大袋石头里再加些沙子作比喻。
第四,关于书法节奏,杨老师说,没有书法节奏的书法,就像说话没有停顿,使得说者吃力听者也吃力,如此等等,比喻生动贴切且趣味性强。
第五,杨老师对书法的理解,还在于打破了知识领域,把各个领域的知识为书法所用,如:绘画上的布局与书法大同小异;物理上杠杆原理既可以用于结字,也可以用于章法浓淡轻重处理;哲学上矛盾统一规律可贯穿书法点画、结构、章法;用文学的喜剧悲剧说明书法情感类型;几何上稳定性原理则用于书法线与线的搭接;美学内容更是与书法息息相关。
道法自然,杨老师俯首拾来,皆可入书法。而他为人师表的风范,与人共享艺术的高贵品质,让他总是耐心地给学生讲解示范,他常常边讲解、边分析、边示范,讲到笔锋的关键换面处会情不自禁地用手指直接指着饱含墨汁的笔锋,让学生看清他所用的锋面;有时会干脆用手将带墨的笔锋轻轻扭转以示笔锋运行时锋毛的变化状态。一本法帖,杨老师会逐字、逐行、逐篇分析笔势、字势、行气、章法,他能深入到字内部的毫厘,也能拓展到字外的气象。他特别注重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唯恐有人落下。为了让学生多记快记法帖,他想尽了招数,记得分析《书谱》时他说,书谱中的字大体分三类,即“老梅抽枝、发芽、开花”,并以图示画在黑板上。
这种对学生负责且坦诚的态度,正如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子云:“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尔乎,吾无行而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记得杨老师在讲行草书时说过,行书是一个包容性、综合性很强的书体,如果说篆书、隶书、汉简、章草等合成一棵参天大树,那么,行书便是这棵大树的投影。听完这节课后,我在笔记中记道:杨赛峰老师知识渊博,其人亦如行书,包容性极强。
学习生活转眼结束,对于我们这些书法爱好者来说,杨老师的每一堂课无异于一次精神上的饕餮大宴。
作者简介:谭彩,女,汉族,甘肃省静宁县人,生于1968年,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学历。平凉市静宁县政协委员,爱好书法和写作。现供职于静宁县第二幼儿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