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作者: 大雄作品 | 来源:发表于2017-09-08 08:58 被阅读211次
    作者:布朗     豆瓣评分:8.6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遇到很多新事实和新观念。教科书、报纸、杂志和因特网上都有一些要求我们接受的观念。而且对某一事实,可能充斥着意见相左的两种观点,你今天听这个人的观点,觉得挺有道理,明天听那个人的观点,觉得居然也有道理,所以你要有批判性思维,即决定应该接受哪个结论,应该反对哪个结论。

    一些自然科学类的问题,我们经常能够有“正确答案”。而关于人类行为的问题却不一样,比如关于婚前性行为,虐待儿童等人类行为话题,不同的专家会给以不同的解答,没有唯一确定的“正确答案”。

    如果你不做出选择,对接收到的信息都一股脑的接受,你就会把别人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所以要批判性地听和读,这需要一些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建立在一些相关的批判性问题的基础上。

    当你在阅读时,别人观点的不当之处不会自动的跳到你眼前,作为读者和听众你必须保持全神贯注,而保持精力集中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提问题。批判性的提问是检索信息和搜寻答案的最好方法。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批判性问题:

    批判性问题一: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要成为一个会批判性思考问题的人,第一步就得培养找准论题和结论的能力。

    我们来举个例子来说明一下,看看什么是论题,什么是结论。

    论述:大规模养殖业不应该合法化,还有其他更自然的方法来生产我们所需的食品。

    这句话的结论是:大规模养殖业不应该合法化。

    它的论题没有明说。但它的论题是:大规模养殖业应不应该合法化。

    一,什么是论题

    论题是会话或讨论中出现的有争议的问题,有时候作者会直接把论题说出来,但更多时候论题并没有直说,需要我们去判断他们说的是关于什么的论题。下面介绍两类经常遇见的有代表性的论题。

    1,描述性论题

    描述性论题就是针对有关过去、现在、将来的描述是否正确而提出的问题。

    比如:

    养宠物的家庭是否比不养宠物的家庭争执更少?

    提高销售税的决定是谁做出的?

    美国2016年医疗保险的花费将会达到多少?

    这些问题有一个共同之处,它们都是“是什么”的问题,它们的答案要能说明世界是什么样、曾经是什么样或将来是什么样。这些问题说的都是一个事实,事实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

    这类论题在教材,杂志,互联网,电视节目中较为常见。

    2,规定性论题

    规定性论题是指对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好什么是坏所提出的问题。比如:

    死刑应该被废除吗?

    对医疗补助欺诈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对于失业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上述所有问题的答案都显示出世间万物应该呈现的样子。它们需要的是规定性的答案,所以这些问题称为规定性论题。规定性论题跟描述性论题的区别就是,描述性论题只表明事实就行。而规定性论题说的是应该怎么样?我们应该怎么做?它是离不开“改变”这两个字的。

    这类论题常出现在社会辩论中。

    二,如何确定论题

    有的作者或演说者会直接告诉你论题是什么。通常在文章的标题或开头。如果论题是直接说出来的,经常会有提示词的。举例:

    学校到底应不应该提供性教育?

    降低法定饮酒年龄是不是一件正当的事情?

    可惜在很多情况下论题并不总是直截了当的提出来。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先找准结论。

    三,什么是结论

    所谓结论,即作者或演说者希望你接受的信息。结论是一个观点,需要其他的观点来支撑。

    要找到结论,可以自问自答,比如“作者或演说者希望证明的是什么?”,“和我交流的这个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需要注意的是要区分结论和纯观点,结论是有材料或其他观点支撑的,经过推理而来。而纯观点是没有证据支撑的。举例:

    (1),苹果手机很好用。

    (2),苹果手机很好用,因为IOS软件比如安卓质量高,并且系统比安卓稳定流畅。

    第一条的“苹果手机很好用”只是你的观点,而第二条的“苹果手机很好用”是一个结论,因为有理由支撑。

    四,如何找出结论

    (1),问论题是什么?(既可以通过论题来找结论,也可以通过结论找论题,看哪个容易找。)

    (2),寻找提示词。结论前面常有指示词,告诉我们接下来就是结论。举例:“因此”,“表明”,“告诉我们”,“我要说的重点是”等。

    (3),看可能出现结论的特殊位置。首先要找的两个地方就是文章的开头和结尾。

    (4),记住哪些不是结论。以下这些类型的陈述都不是结论:例子,统计数据,定义,背景信息,证据等。

    (5),检查上下文及作者的背景。作者所在的组织机构,派别等可能能表明他的立场。

    (6),问自己这个问题:“因此呢?”。作者常常通过暗示告诉我们结论。

    比如在政治广告中,共和党为了抨击民主党,会说“某某候选人会对犯罪行为心慈手软”。我们问一下“因此呢?候选人对犯罪行为心慈手软怎么了?”,他的潜台词就是对方候选人不适合做总统。

    批判性问题二:理由是什么?

    一,什么是理由

    文章的第三种基本要素就是理由,所谓理由,即我们为什么要相信某个结论的解释说明或逻辑依据,它们是用来支撑或证明结论的看法,证据等。

    只有当你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时你才能判定一个结论的价值。找到支撑结论的理由是批判性思维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

    理由+结论=论证。有时候,一个论证只包含单个理由和结论。但更常见的情况是,很多理由用于支撑某个结论。

    二,如何找出理由,

    1,看能不能证明结论

    找出理由的第一步是要对接触到的论证有一个质疑的态度。我们先要找出结论,要问“为什么”这段陈述能支持结论。如果一个陈述回答不了“为什么作者相信它”,那么这个陈述就不属于理由。

    理由有各种各样的类型,很多理由其实都是提供证据的一些陈述,类型有:事实,研究报告,生活实例,专家或权威意见,当事人证词等。

    2,找到理由有提示词

    由于,鉴于,由以下材料支撑,研究显示……

    理由有好坏之分,薄弱的理由必然导致薄弱的论证。一个好的论证是先有理由,证据等信息,然后去得出结论。如果某个论证是先有了结论再去找一些理由去套进来,那它便不是好的论证。

    批判性问题三:哪些词或短语意思不明确?

    有一些词语不只一种意思,存在多义。我们阅读或听演讲的时候,一定要强迫自己去寻找那些意思不明确的词或短语。

    一,找准关键词

    我们在一篇文章里遇到的有歧义的词可能会很多,但是有一些是不用管的,他们出现在无关紧要的环节里,即便弄不明白也不影响理解。我们要找的是关键句子里面有歧义的关键词,比如结论和论题里的关键词。

    寻找关键词的一些线索:

    (1),检查论题看有没有关键词

    (2),在理由和结论中寻找关键词

    (3),留意抽象的词或短语。像“平等”,“爱”,“责任”这些词语就是抽象的。

    (4),可以通过颠倒角色来寻找潜在有歧义的重要词语,即问你自己,如果你站在与作者相反的立场,你是否会以不同的含义来定义这些词语?

    二,判定歧义

    上一步我们已经找出关键词了,现在我们要做一个判断。你要带着一种求真的态度。不能想当然的认为自己就是知道作者是什么意思。你必须养成“你这么说是什么意思”的提问习惯。

    假如你找到了一个关键词有两种以上的含义,而且每个含义放到论证的上下文里还都说的通,假如你选择不同的含义,对结论会造成影响,那么你就找到了一处非常重要的歧义。

    或者通过尽量在脑海中想象这个词所代表的具体景象,如果你想象不出来,那你很可能就找到了一处重要的歧义。

    举例:“男孩深情的对着女孩说:我会给你幸福的。”注意,“幸福”这个词在这里就有歧义了。幸福具体是指什么,物质,精神?,还是……

    对于有歧义的关键词可以结合上下文来判定这些词的具体含义。如果通过上下文还理解不了,那就是作者没说明白,那作者所做的这个论证很有可能不是个好的论证。

    如果是一个“理由”中包含的关键词的歧义你想尽办法也弄不明白,那么你可以舍弃这条理由,因为一个“结论”往往会有好多条“理由”来支撑。

    批判性问题四:什么是假设?

    如果有人试图使你相信某个观点,那么,他一定会想方设法举出支持这种观点的理由。因此,一眼看上去几乎每一个论证都是“有道理的”。有的理由作者明确说了出来,但有些作者没有说出来的想法法在理解论证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样重要。

    这些作者没有明说的潜在想法是推理结构的纽带,有了这些潜在想法一个推理才能成立。这些潜在想法回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必须得有什么样的想法才能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

    我们把这些没有明确表述的思想看作是一个假设,所谓“假设”,就是一个看法(想法),虽然没有明说出来,但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并用来证明其表面的推理过程。

    “假设”有如下特点:

    (1),隐藏的或没有明说出来(大多情况下如此)

    (2),作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

    (3),对判断其结论有较大影响

    (4),可能有一定的欺骗性

    每篇文章里都有无数的假设,你需要关注的只是影响到论证结构质量的那些假设,即理由和结论部分。有两种重要的假设需要注意。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一,价值观假设

    1,什么是价值观假设

    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在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喜欢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价值观的偏向。

    比如,在堕胎这个问题上,有些在平时很讲道理很理智的人会说堕胎就是谋害生命,另一批同样很理智很讲道理的人却把堕胎看成一种人性化的行为。你不能说这两类人哪个对哪个错,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你也不能说他们不理智,这是因为他们的价值观不同,所以才对一些问题形成不同的看法。

    一个人的价值观会影响他列举出的种种理由,因而也影响到他的结论。实际上,只有把这些价值观假设添加到推理中,他们的理由才能从逻辑上证实其结论。

    举例:我们不应该让娱乐性药物合法化,这些药物引发了太多的街头暴力和其他犯罪行为。

    这里的理由只有假设大家都认为公共安全比个人权益更重要的情况下才能从逻辑上证实其结论。

    2,如何找出价值观假设

    (1),关注作者背景

    作者的社会角色,他所在的组织团体常会影响他的价值观倾向。他们的价值观可能代表了他们的利益。

    (2),可能发生的结果

    要判断一个人的价值观假设,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要注意他用来证实结论的各种理由,然后判断哪些价值取向会导致作者认为这些理由比其他理由更重要。

    让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例子;

    人们不应该建造核电站,因为核电站会污染我们的环境。

    这是因为作者的价值观偏向于环境保护。如果一个人更看重核电站所带来的高效率,他重视效率大于环境。就不会反对建设核电站。

    二,描述性假设

    1,什么是描述性假设

    描述性假设就是对这个世界过去,现在或未来是什么样的想法。

    举例:这辆车一定会将你送往目的地,不论目的地在哪里。我在各种情况下都驾驶过这种型号的汽车。

    上面这段话的推理结构如下:

    结论:有了这辆车你想去哪里就去哪里。

    理由:这种型号的车在各种情况下都功能良好。

    一个理由是否能证实结论,主要取决于我们能否找到没有明说出来的想法,将理由和结论从逻辑上联系起来。如果这些没有明说的理由是描述性的,我们就称之为描述性假设。

    我们看看这个例子里的假设。

    假设一:年复一年,某个型号的汽车质量始终如一。

    首先,论证本身并没有提供这样的论述。而且这个假设不科学,一辆车不可能年复一年质量都很好的。

    假设二:将要用新车进行的试驾是由推荐这辆车的人亲自操作,与他之前的试驾完全一样。

    例子中的“试驾”并没有说明白,如果例子中的试驾只是在市区跑了一段。那怎么证明这辆车在郊区或山地地区也能运行良好呢?

    也就是说只有这两个假设都成立,例子中的的结论才能成立。显然假设不成立,所以例子中的结论不成立。

    2,如何找出描述性假设

    找出假设的过程其实就是通过填补缺少的那些联系来重建推理的过程。

    (1),不断思考结论和理由之间存在的鸿沟

    你不断追问:“怎么从这个理由得出这个结论?”;“如果理由成立,要得出这个结论还需要哪些东西成立才行?”

    (2),将自己置于作者或演说者的立场。

    (3),将自己置于反对的立场

    (4),认识到有可能存在其他方法来获得理由中提到的好处。

    一个结论常有好几个理由支撑,显示出如果依作者的结论而行会带来的各种好处。那么连接理由和结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获得好处的最佳途径就是作者说的那种途径。

    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假如作者鼓励你通过信用卡获得收支平衡,但你也可以通过活期储蓄建立收支平衡,他们的好处是一样的,但作者说的途径不一定是最佳的。

    最后,我们要将精力专注于那些重要的假设,不涉及推理结构的假设可以不管。

    批判性问题五:推理中有没有谬误?

    所谓谬误,就是推理中的欺骗手段,作者有可能运用这个手段来说服你采纳其结论。

    有三种常见的花招,它们是:

    (1)提供的推理需要明显错误的或者让人不能接受的假设才能成立,因此使推理和结论显得毫无关系;

    (2)把那些明明和结论无关的信息弄得好像和结论有关,以此来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3)看似为结论找证据,而证据算数的前提则取决于结论本身已经成立。

    推理中的谬误不计其数,各种名字的谬误类型可以罗列出长长的清单,对于这些谬误名称不用死记硬背,我们采用的策略就是通过问出恰当的问题来找出谬误。

    一,如何找出谬误

    我们建议采用下面的思维步骤来寻找谬误:

    (1),找出结论和理由。

    (2),牢记结论并思考你认为可能与之相关的理由;把这些理由与作者提供的理由相比较。(3),判断理由是否阐明了一个确切的、具体的优势或者不足;如果不是,则要谨慎对待。

    (4),问问自己下面这个问题,就可以找到任何可能存在的假设:“如果理由成立,那么,要相信什么才能在逻辑上支持结论呢?他还得相信什么才能让理由成立”

    (5),问自己,“这些假设有道理吗?”如果做出的假设显然是错误的,那么就发现了推理中的一个谬误,你就可以放弃这个推理了。

    (6),看看有没有一些强烈诉诸你的情感的词组可能干扰或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没有考虑到相关理由。

    虽然我们对各种类型的谬误不用死记硬背,但了解一些谬误的名称可以让你对这些谬误变得更加敏感,更容易识别他们。下面我们介绍几个常见的谬误。

    二,常见谬误

    1,滑坡谬误

    举例:如果国家禁止播放烟,酒类的广告,那么如果国家也禁止播放糖果类的广告怎么办?糖果会导致肥胖,牙齿脱落。那国家又会不会禁止播放鸡蛋和牛奶类广告呢?牛奶和鸡蛋会增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这就是滑坡谬误,它是指假设采取提议的行动会引发一系列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事实上却有现成的程序来防止这类连锁事件发生。这是一种思虑过甚的行为。

    滑坡谬误不合理的使用连串的因果关系,将“可能性”转化为“必然性”,它的典型形式为“如果发生A,接着就会发生B,然后是C,接着就会发生D……”然后作者暗示如果不应该让D发生的话,那也就不让A发生。

    2,完美解决方案谬误

    举例:家里装空气净化器纯属浪费钱,因为你上班的公司没装空气净化器,你在单位不还得吸雾霾吗?

    这就是完美解决方案谬误,它的形式是:我们不应该去支持针对甲问题的解决方案,除非他能从根本上完全解决问题。

    这是完全不讲道理的,要知道在家里装上空气净化器总比不装强。

    3,诉诸公众谬误

    诉诸公众谬误是指通过引述大部分人都持有这一观点的说法来竭力证明某个论断有道理,错误地假设大部分人喜欢的一切就是有道理的,可以接受。

    公众常常并没有对一个问题做出足够的研究使他们能进行合乎逻辑的判断。要知道,在很多情况下,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4,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

    虚假的两难选择谬误是指当现实中存在两种以上的选择时却假设只有两种解决方案。

    举例:我反对政府的儿童发展项目,儿童应该和母亲一起长大,而不是在一系列的临时看护或护士的帮助下长大,塑造孩子的应该是母亲而不是国家。

    这里就有虚假的两难选择,很可能是作者故意这么说的,其实我们可以既让儿童发展项目存在,同时又让家人对孩子的成长施加重要影响。

    批判性问题六:证据的效力如何?

    我们遇到的所有推理论证几乎都包含信息传达者想让我们接受的“事实”,即关于世界现在是什么样、以前是什么样、将来是什么样的看法。这些看法可能是结论、理由或假设。我们把这些看法统称为“事实断言”。

    举例:1,练习瑜伽减少了患癌症的风险。2,打游戏促进手眼之间的协调能力。

    以上的两条信息都是“事实断言”,问题是我们要怎么看待这些断言?它们是否合情合理?

    一,什么样的断言值得相信

    对于事实断言你要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为什么要相信它?”接下来要问的问题是:“这个断言需不需要证据来加以证实?”如果需要证据,但又没看到证据,那么这个断言就是孤立论断,我们就要怀疑这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

    如果有证据,那下一个问题是:“证据的效力怎么样?”。这也是我们主要探讨的内容。

    对于断言到底是观点还是事实,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有多少相关证据支撑。支撑一个看法的证据越多,这个看法的“事实性”也就越高。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接受一个事实断言呢?有下面三种情况之一的事实断言我们可以认可。

    (1),当这个断言表现为无可置疑的常识。

    (2),当这个断言是从无懈可击的论证中得出的结论。

    (3),当这个断言在同一场交流中被很多过硬的证据合理地加以证实。或者由我们所知道的其他证据来证实。

    我们主要讨论第三种情况,确定证据的适当与否。

    所谓证据,就是持论者所告知的明确信息,用来证实或捍卫一个事实断言的可靠性。在规定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证实属于事实断言的那些理由;在描述性论证中,需要有证据来直接证实一个描述性的结论。

    二,证据的几大类型

    证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证据的类型,要评价证据,我们首先要问:“这是什么类型的证据?”

    下面我们来看几种常见的证据类型。

    1,直觉

    所谓直觉,就是我们相信自己对某件事有直接的洞察力,但却说不出理由来,只是一种感觉。直觉最大的问题就在于它的私密性,别人无法判断它的可靠性,你自己的直觉只有你自己才能体验的到。举例:

    (1),我一下子就知道这台老虎机今天肯定会让我成为大赢家。

    (2),我就是感觉冰冰和我是天生一对,尽管我的朋友都觉得我们俩不搭调。

    以上这两句话都是直觉类的证据,如果一个断言只是依赖于直觉,而没有其他类型的证据来证实的话,我们很难相信这个断言。

    2,个人经历

    单一的个人经历,甚至是个人经历的总和,根本不足以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经历样本,个人经历常常会导致我们犯下以偏概全谬误。

    3,典型案例

    有一种类型的证据经常会被用到,那就是塑造一个或多个人物或事件来证实某个结论。这类描述通常都是基于观察或者访谈,我们把这样的描述称为典型案例。

    举例:某位大学校长说:“我们学校的毕业生能找到收入丰厚的工作,小王毕业后加入了微软公司,年薪几十万。”

    虽然典型案例常常很具有说服力,但是我们还是别忘了问自己一声:“这个例子有没有代表性?”“有没有强有力的相反的例子?”

    就拿上面这个例子来说,小王可能只是其中的佼佼者,代表不了这个学校的整体水平。

    4,当事人证词

    商业广告、电影预告、图书封底的各式推荐、超自然现象的存在证明或者其他有争议的或意想不到的生活事件的描述,常常都利用一种特殊类型的诉诸个人经历的方法来说服别人相信它们。它们通过引述具体当事人的话,尤其是名人的话,来说明某一个想法或某一个产品是好是坏,或那些非比寻常的事情确实发生过,这些都基于他们的亲身经历。引用具体当事人的这些说法都被称为当事人证词。举例:

    (1),在书的封底,有读者评论说:“这本书我拿起来就放不下”

    (2),某明星:我用xx牌洗发水,我的头发很黑很亮,大家用完这个洗发水会像我的头发一样好。

    以上都是当事人证词类的证据,在图书封底我们看到的肯定是赞美之词,但这都是有选择性的。而那些明星做代言时,都会有巨额的代言费,是由利益驱使的。通常这类证据效力不大。

    5,研究报告

    研究报告通常由训练有素的科研人员来系统地收集观察数据。我们的社会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方法和科学研究,如果进行的比较理想的话,研究报告是我们获得证据的一个最好的来源,因为科学研究强调可验证性,可控性和精确性。

    虽然科学研究相对比较靠谱,但是也不一定可靠,以下有一些线索可以让我们来对科学研究做一下评价。

    (1),报告的资料来源怎么样?看这篇报告来自的期刊是否为权威期刊,是否由同行专家评定。

    (2),研究进行的时间离现在有多久?很多研究结果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发生变化。

    (3),持论者在选择研究的时候是怎样精挑细选的?比如,研究人员是不是只选择那些支持他的观点的研究?有没有得出相反结论的研究被他忽略不计?

    (4),有没有理由让人蓄意要歪曲这项研究?看该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是否和什么利益机构相关,研究者是否也能因此获利。

    批判性问题七:有没有替代原因?

    所谓替代原因是指一个言之成理的替代解释,解释一段论证里的结论的原因并不是唯一的,作者会给出一些原因来证明他的结论,但是往往有其他原因也能证明作者的结论,但作者往往不会提供替代原因给你,这样你就得自己发掘。

    一,可能的原因不止一个

    发现替代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自己所遇到的有因果关系的结论进行评判,我们常在以下情形中遇到这类结论:(1),我们日常的人际交往;(2),以往或正在发生的世界大事;(3),科学研究的结果。

    举例:某女生对她闺蜜说:都已经过了24小时了,我男朋友还没有回我的短信,他肯定生我的气快气疯掉了。

    也许他男朋友不回她短信并不是因为生气,可以有替代原因:也许他忙着准备考试呢,又或者他忘记手机放在什么地方了。

    想要找出替代原因,你就要问一下自己这些问题:我能不能找到其他的方法来解读这个证据?

    还有什么别的原因可能会引发这个行动或导致这些发现?

    最好的因果解释常常结合了多种原因。在寻找替代原因时,我们必须要记住,我们找出的任何单独的原因都极可能是引起事件发生的其中一个原因,而不是唯一一个。

    二,组间差异的替代原因

    研究人员想要发现某个事件的一个起因,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就是进行组间比较。比如:研究人员将一个实验组同一个控制组进行比较。一组人接受甲种治疗,另一组则没有接受这种治疗。

    当研究人员发现两组比较对象之间的差异,他们常常得出结论,“这些不同点证明了我的假设”。但是这样的比较并不科学,因为并不能保证这两组人除了对照因素外其他因素完全相同。我们要经常问一句:“有没有可能存在替代原因也解释得了这种组间差异?”

    举例:参加研究生考试的一部分学生上过一个考研辅导班,结果,比起仅通过买辅导书自己复习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得分普遍高。所以参加考研辅导班能提高考试成绩。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其他的原因也能引发结果。以下这两条都是,它们可以说明参加考研辅导班并不是让那部分学生考试成绩好的唯一原因。也就是说,考试得分高,不一定是因为读了辅导班导致。

    (1),学生经济背景不同。这个辅导班比较贵,只有有钱的学生才上的起,而这些有钱的学生在读辅导班之前可能还接触过其他的学习资源。他们有一个优越的起点。

    (2),动力的不同。也许报名参加辅导班的学生是那些真正想顺利通过考试的学生。而只读教材的学生对拿个像样的成绩不感兴趣。

    三,相关并不代表有因果关系

    我们经常容易犯这种错误,仅仅是因为两者有联系,就认为它们有因果关系。因为特征甲和特征乙之间有联系,就说甲引起了乙。如果我们这么思考问题,就会大错特错。

    举例:最近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吸烟可抵抗流感”。研究人员分析了525个烟民,结果发现67%的烟民在过去三年里没有得到过一次流感。他们推测说香烟燃烧时产生的尼古丁杀死了感冒病毒,让它无法传播并引发疾病。

    这个结论不一定是正确的,因为我们还能找到其他解释。让我们考虑下面四个可能解释。

    (1),甲是乙的一个起因。(吸烟确实杀死了感冒病毒)

    (2),乙是甲的一个起因(从来不受流感病毒侵扰的人更有可能会继续吸烟。)

    (3),甲和乙有关系是因为第三种因素一丙:(吸烟和不患流感因为第三种因素联系在了一起,比如说吸烟以后经常洗手阻碍了流感病毒的传播)

    (4),甲和乙相互影响。(不常患感冒的人有吸烟的倾向,而吸烟有可能影响到一些潜在的疾病)

    记住,有相关并不能证明存在因果关系。再举一个例子:“孩子经常打网游,学习成绩大幅下滑。所以打网游影响学习成绩。”其实也可能是因为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后才去打网游解愁的。也就是说不是打网游后,学习成绩才下降。而是学习成绩下降是因,打网游是果。当然,也有可能这两者相互影响。

    四,“在这之后”不等于“因为这个”

    通常我们想这样解释一桩特殊事件:因为乙事件发生在甲事件之后,所以甲事件引发了乙事件。虽然很多事件紧随在其他事件后面发生,却并不是由前面事件所引发的。如果我们错误地得出结论说第一件事引起第二件事是因为它发生在前,我们就犯了事后归因谬误。

    举例:萧敬腾前脚刚到一个城市,那个城市随后就会下雨,所以说萧敬腾是雨神。但这可能只是巧合。并不能说萧敬腾引起了下雨。

    批判性问题八:统计数据有没有欺骗你?

    要找出欺骗性的数据,第一个策略就是就是看这个信息能不能采集的到,比如像统计多少人有过婚前性行为,多少人开车打手机等,你很难得到精确的数据,比如像婚前性行为的数据,就是他知她知,天知地知的情况,你怎么可能知道。统计数据往往只能是基于事实做出的一些估计。你要采取审慎的态度,记住总要问一句,“作者是怎样得出这个估计的?”。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数据欺骗类型:

    一,令人困惑的平均值

    马云有财富200亿,王经理有财富1000万,赵主任有财富800万,李主管有财富700万,张先生有财富500万。这5个人的平均财富是多少?经过数学运算,每个人的平均财富40亿600万,这明显是不合理的。这个时候要用中位数统计平均的财富水平比较合理,中位数是800万,这个比较能反映大家的财富情况。平均值有三种:

    (1),平均数,把所有数值相加然后用总数除以相加的数值个数所得到的结果就是平均数

    (2),中位数,将所有数值从高到低排列然后找到位于最中间的那个数值,这个中间数值就是中位数。

    (3),众数,计算不同数值出现的次数然后找出出现频率最高的数值就是众数。

    当你见到平均值的时候,一定要记得问一下:“是平均数,中位数还是众数,选择的平均值不同会不会产生不同影响?”

    二,省略数据也是欺骗

    统计数据常因不完整而欺骗我们,所以在一个有数据的推理中找到缺陷非常有用的策略就是问一问:“在你判断数据的影响力之前还需要哪些进一步的信息?”

    举两个例子:

    (1),我们公司的发展速度非常快,门店数量去年增长了75%。

    (2),虽然大家害怕跳伞运动,但跳伞运动比驾驶汽车要安全的多。在上个月,洛杉矶有176人死于车祸,而死于跳伞事故的却只有3人。

    第一个例子中,75%这个数字非常吸引眼球,但是缺少了这一百分比所依据的绝对数值。假如我们知道这种增长是从4家增长到7家而不是400家到700家,我们还会如此震惊吗?

    第二个例子虽然有数字了,但是缺少了比率。因为参加跳伞的总人数比起驾车的总人数来说微不足道。所以死的人数少很正常,我们需要知道死亡百分比,这个更能说明情况。

    所以我们遇到让人心动的数字或百分比时,一定要当心。当只有绝对数值摆在眼前的时候,问一问百分比是不是有可能帮你做出更好的判断;当只有百分比出现在眼前的时候,问一问是不是绝对值会丰富它们的含义。

    三,换个马甲就不是你了?

    统计数据在论证中的常见用法就是报告施行某种医疗干预后的风险降低情况。同样数量的风险减低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报告。这些不同的表达形式可能会极大的影响我们的认识。

    举例:一个65岁的女性刚患了中风,医生引用了三种治疗方法的相关统计数据。

    (1),甲种治疗方法可以减少33%的未来再次患中风的可能

    (2),乙种疗法可以减少3%的绝对风险,从6%降低到3%

    (3),丙种疗法,有94%的女性在十年里不会再患第二次中风,而没有接受这种疗法的病人有91%的人十年里不再患中风

    她选择了第一种治疗方法。但是所有这些选择都指向同样的治疗效果,只不过是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风险而已。第一种33%是相对危险度降低率,如果一种疗法将心脏病的风险从100例中的9例减少到100例中的6例,风险就降低了33%,也就是9减去6再除以9。但是绝对风险的变化,从9%到6%,却只有区区3%,而疗效好的结果只是从91%提升到94%,也仅仅只是提高了3个百分点。

    批判性问题九: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当我们对一段论述做独立思考的时候,如果我们做决定的基础是极为有限的一点信息,我们也就难以做出合理的决定。几乎所有的结论或产品都有正面的特点。有时候,作者只告诉我们所有这些正面的信息,他们会隐藏那些结论的负面信息,好让我们相信他的结论或买他的产品。如果想成为真正的自主思考者,就需要坚持不懈地寻找作者到底隐瞒了什么信息,不管是无心省略还是有意隐瞒。

    当我们寻找省略信息的时候,我们只需要关注那些重要的省略信息,就是影响到推理过程的信息,不太重要的我们不用关注。

    一,不完整的推理在所难免

    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由于时空的限制,作者没有不受限制的空间或时间来写完他们的所有理由。

    (2),我们大部分人的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有限,如果信息长的没玩没了我们就会觉得厌倦。作者会精简信息,让你感到易读。

    (3),论证的人的知识总是不完全的,有时他也不知道他省略了信息。

    (4),作者故意省略掉某些信息,他们就是想欺骗你。比如广告商知道他们正在省略关键信息,如果他们要描述产品当中所含的不良化学成分或不值钱的成分,那你基本就不会购买他们的产品了。

    (5),作者的价值观,信仰和态度常常和你的并不相同,不同的价值观导致他们选择特定的信息。

    二,找出省略信息的线索

    首先你得提出一些问题来帮助你判断自己还需要哪些额外的信息,然后再提一些问题来找出那些信息。

    下面列举了一些重要类型的省略信息,同时列出一些提问的例子来帮助你发现它们。,

    1,常见的反驳论证

    a,反对的人会提供什么样的理由?

    B,有没有研究和所说的研究相冲突?

    C,有没有备受尊敬的权威人士提供的例子、证词和观点被省略掉?

    2,遗漏的价值观偏向或者视角

    a,不同的价值观会不会产生处理这一论题的不同方法?

    b,从与说话者或作者不同的价值观出发会产生怎样的论证?

    3,用来获得事实的程序细节

    a,有多少人做过这个问卷调查?

    B,调查的问题是怎样措辞的?

    C,调查对象有没有大量的机会来提供与问卷选项不同的答案?

    4,收集或组织证据的其他技巧

    a,访谈研究得来的结果和书面问卷调查得到的结果可能有怎样的不同?

    B,通过做实验会不会产生更可靠更丰富的结果?

    因为有这么多不同类型的重要省略信息存在,你应该时刻问自己这个问题:“作者或演说者有没有遗漏什么其他信息,而我在判断推理的质量之前必须要知道这些信息?”

    举例:有一个化妆品广告:祛痘灵洗面奶祛除95%的深层污垢和油脂,帮助祛除不好看的斑点。

    看了这个广告,我们要不要一冲动就去买这款洗面奶呢?这个广告有诸多省略信息:

    (1),其他品牌洗面奶祛除深层污垢和油脂的百分比,也许它们能祛除99%呢。

    (2),不用洗面奶,用平常的香皂也可能祛除这么多深层污垢和油脂。

    (3),使用这款洗面奶的负面效果,会不会有致癌等化学伤害。

    (4),即便你能祛除95%的深层污垢和油脂,也许剩下的5%仍然能造成足够数量的斑点。

    批判性问题十:还能得出什么合理的结论?

    在一个论证当中,作者会提供各种理由,证据等来证明他的结论是正确的。但是,根据这些理由与证据,你只能推出一个合情合理的结论的情况很少。一套理由往往可以推断出多个备选结论。

    一,二分式思维法的不足

    当人们习惯用非黑即白,非是即否,非对即错的方式来思考问题的时候,他们就是在应用二分式思维方法。但实际上,很多问题我们无法用简简单单的“是”或斩钉截铁的“不是”来回答。

    二分式思维方法往往将一个可能存在多种答案的问题假设成只有两个可能的答案,这种认为天下所有问题都只有两面的习惯对我们的思维有着毁灭性的破坏结果,它限制了我们的视野。它过度简化了复杂的情况,当你以为搞明白的时候,其实可能还在稀里糊涂不知就里呢。

    二,理由相同,结论不同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同样的理由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你先要研究这些理由,不要急于去看结论,尝试从这些理由中推断出尽可能多得结论。你可以向自己提出以下问题:

    (1),结论在什么时候是精确的?

    (2),结论在什么地方是精确的?

    (3),结论为什么或为了什么目的才是精确的?

    举例如下:

    结论:美国应该继续使用死刑作为―种惩罚罪犯的形式。

    理由:(1))没有死刑,有些人犯了罪就没办法处罚,比如说已经判了终生监禁的人伤害监狱看守或者同监的犯人。(2)一个人故意剥夺了他人的生命,只有以死偿命才够得上公平。

    作者由这两条理由得出的结论是:继续使用死刑。

    但是我们可以由这两个理由,得出其他的结论,—样可以说得通。例如,由此我们也可以推断出,我们应当继续使用死刑,但是仅仅限于其人已经被判处终生监禁在监狱服刑,而且杀害了监狱守卫或另—名犯人。作者的意思是说,应该继续使用死刑,他的意思是比较宽泛的,他的死刑是针对所有人,犯罪形式也没限制。而我们的答案是,仅在死刑犯伤害监狱看守或同监犯人的时候才使用死刑。这个备选的结论不仅被上述理由从逻辑上所证明,它还引出一个和原始结论全然不同的新结论。

    三,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可能结论

    我们经常遇到这种形式的问题,“我们应不应该采取甲措施?甲措施是不是可取?”

    这样的问题自然很容易引出二分式思维。但是这种提问方式往往掩盖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处理乙问题?”。我们用这种方式重新提出问题后,便可以得到特定形式的多种结论。

    举例:我们要不要关闭市中心地区的酒吧?答案必然是一句振聋发聩的“要!”,自从这些酒吧开业以来,已经有十几个年轻的大学生深受酒精中毒的折磨了。

    一旦我们把问题变成“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法来解决一部分大学生深受酒精中毒折磨”这个问题,很多可能的解决方法就涌上我们的脑海,这些解决方法有助于我们形成对这个问题的结论,例如,我们可能得出这个结论:“不,我们不需要关闭市中心的酒吧,相反,我们应该严格执行饮酒年龄的限制,对卖酒精饮料给未成年人的酒吧施加罚款”

    如果我们要处理的不是该不该关酒吧的问题,而是解决大学生深受酒精中毒这个问题,那么就不一定要关掉酒吧。


    微信公众号:大雄作品

    坚持原创,关注成长!

    K���}���d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提问》读书笔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dqg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