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回顾】
【01 今天干了啥】
001 【修行人生】发心1500遍,百字明100遍
002【运营实践】探路鸟计划day 2完成,但完成度低于预期
003【意外安排】送捡到的狗狗去医院检查,自己去医院检查
02 今天输入了啥?
001 复听蒙曼《四时之诗》
002 奕晴在管理组的分享“谢谢你,成绩,可感知”
【02 今天感悟】
001 关于申请剽悍牛班的反思
今天,“凶残”的奕晴回复我了:冰冰在我心里是牛的,但是缺乏“可感知”。
奕晴说,我们不能满足于做了,还要关注做到和成绩。
回顾过去九个月,每个月都忙忙碌碌,在个人成长的道路上不断充实。感觉自己像个在海滩边捡贝壳的小女孩,看到一个贝壳就捡。捡了几个月,低头看看自己的篮子里,却尽是细碎的贝壳。初见时明明感到他们灿烂的啊,为什么现在看起来却晦涩了呢?为什么我的篮子里没有闪耀的大贝壳呢?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缺乏可感知吧。
如果把这一筐细碎贝壳拿到集市上卖,是很难吸引客户的。什么样的可以吸引客户呢?要么很大,破吉尼斯纪录,要么很美。
所以,我的问题在于缺乏作品。明明年初时就提醒自己,要时刻谨记作品力,要用作品思维来推进目标达成。为什么到现在9个月了,却依然失败了呢?
01 目标依然不够深刻,又或者太简单,没有形成具体可操作的计划
02 达成迫切度不够,总给自己时间和借口,留着未来去实现
结合所读的《自控力》,大脑分泌的多巴胺,一直在强化这种“未来去实现”的期待感,导致自己在目标没有达成的情况下,感到满足和幸福。但这些是假象,不能任由多巴胺控制自己的大脑,要让这种渴望引导自己去努力,真实地做出成绩。
我虽然做了很多事,但可惜的是没有在一个点上持续专注地付出和积累,内心也时常被莫名的失落抓住,在散乱的过程中,注意力被分散,真正重要的作品迟迟没有动笔。
也因为,作品的打磨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而我,不知在等什么,总借口自己还没准备好。事实上,不用准备,直接去做就好了。
我们会定好多目标,终极的,长期的,短期的。从前我会按部就班,一步一步往上爬,究竟爬到哪里去,心里是没数的。而今,我应该调整自己的认识,从根上。遇到一件事,首先思考的不是怎么做,而是怎么做才能用最少的时间使之成为我的作品和里程碑。
【03 明天做啥】
001 【工作日常】2个会议,敲定开盘准备工作
002【修行人生】百字明300,发心1000
003【健康基石】0点前睡觉
004【听书读书】读完《靠谱》
005【快速写作】思考自己的年目标达成计划
006【运营实践】探路鸟计划day 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