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真正意义上作品是小说,大约创作于2008年。
算下来,我的写作之路已有12年(我有点犯嘀咕,这句会不会是病句。整体感觉说得过去,稍微一细究总觉得类似“我的身高是150斤”)。
别管什么题材,每个文章都要有个名字。
极其不擅长给文章取名。我写了12年,这个问题困扰了我15年。因为我在05年就产生了写作的念头,就因为发愁取名,这事拖了三年。
写文章先取名后写正文,这是正确的程序。老师也是这么教我们的。
但这样无疑每部作品都成了命题作文,大大限制了作者的自由。我很烦命题作文,不然从小学就爱上写作了。
后来我想,我可以先写后取名,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定,类似语文试卷的总结中心思想。
然后我想到,我这类题从没答对过。真不知道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差,还是作者想法太古怪。
当答案公布之后,我还是难以想象作者竟会这样想。
我们谁都没有证据,证明作者是这样想的。我只知命题组是这样想的。而且他们用的都是已过逝作者的文章,无从考证。
坦白说,我的大多数作品都是先写内容,完稿后再想名字,其中有一半没想出来,最后胡乱取了个。
但其实名字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写得再好,名字不吸引人就不会有人点开看。
而只要名字吸引人,内容写得再烂也“无所谓”,反正已经贡献了阅读量。就算你进来马上料到上当,转身就撤,也已于事无补。
再后来我遇到一类文章,名字取得特别吸引人,内容和名字完全扯不上关系。这类文章作者被称为标题党。很无耻,大家痛恨至极,和剧透狗大致一样待遇。
我恍然大悟,原来还可以这样,我还费劲巴拉地总结什么中心思想,取个响亮的、诱惑十足的名字不就行了。
马上我发现,“心无杂念”地取名并不容易,我总忍不住往文章大意上套。像一个隐形的圈,牢牢束缚着我。我感叹,纵然是无耻的人,也不是谁想做谁就能做的。
我开始四处取经,学习取名之道。渐渐地,我总结出一些规律。那些非常吸引人的名字是有套路的,大致分三种:
一,名字中带热点人物或事件。
比如最近浑元形意太极掌门人马保国比较火,网友们把马老师的形象和说的话剪辑、拼接到各个影片片段里。
这些网友真有才。说实话,那些以前不爱看的影片,现在觉得都好看了。
这是比较良心的,文与题相对应。充其量叫蹭热点,但确实融入了心思和技术,比标题党强一万倍,值得尊敬。
二,有固定的框架,只需往里填具体事件。
比如“如果**有段位,从青铜到王者”。星号可以是“打人”,也可以是“挨打”,可以是“吃饭”,也可以是“拉屎”。一套上这个框架,就拥有了吸引读者的魔力。
三,名字中涉及三要素:男人,女人,动词。
比如“王爷轻轻地压住小丫鬟”。这种标题最俗,却也最刁钻,它避过人文情怀,直达情欲,鞭打人的本能。而所有人在本能层次的“爱好”,都是一致的。这是它能俘获众生的原因。
学习了一段时间,我迫不及待实践,却发现还是取不出来名字。
简单点说,就像做糕点,这三种方法相当于三种模子,我只需把原材料倒进去即可。
原材料我有,看着这些模子,迟迟不愿意往里倒。我总觉得,别管原材料洗多干净,模子是从不洗的。
也许别人注重的是糕点好看,容易吸引更多人来吃,其他不重要。我注重的正好相反。首先它得干净卫生,吃了安全。
其次好吃,吃的人越多越好。让吃了的人说好吃,而不是让人以为好吃于是去吃,结果吃了还不好吃。
就算吃的人少,我顶多不开心,不会担心。安全的食物,不吃和吃了都不会有危险。美味的食物,不吃确实有些许遗憾。但有幸品尝到的人,一定会和别人分享。
我总结,文章取名这事就像拍马屁,主要取决于性格(或情商),与你掌握多少词汇量关系不大。
所以,文章不擅长取名究竟该怎么办?标题是个安静的疑问句,结尾再问一遍。
更多精彩,尽在宫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