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觉间,我校的未来教室落成已三月有余,自己竟然是第一位吃螃蟹者,荣幸之至。本学期,陆续有更多的教师亲身体验在未来教室教学,经过一番努力后未来教室又具备了校内同步现场直播的功能,可以预见,“未来教室”即将成为徐高中又一热词,将会受到更多的关注。但是,未来教室究竟该如何使用?有何不可取代的优势和价值?老师们(包括我自己)还真没整明白,作为一名亲历者,笔者有些想法期待您的批评指正。
未来教室与未来学习未来教室方案源于教育局信息化建设处的总体规划,2016年3月起,依托华中师范大学数字化研究中心的技术支持,在市区十所学校同步开始规划设计并动工建设,其基本框架为多媒体交互教学设备+手动/自动录播设备及系统+远程连接互动平台,预期通过不同学校的未来教室,实现远程异地实时同步互动式教学,以达到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实现教育公平化。局信息处将其命名为“未来智慧教室”。这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未来教室”吗?笔者以为,绝不!“教室”,完成学习活动的场所;以此类推,“未来教室”即为完成“未来学习”的场所,具体而言,“未来教室”最大的特征、功能和价值在于,为实现“未来学习”提供必需的设备、硬件、软件、系统和平台服务和支撑。因此,欲讨论“未来教室”该做什么、能做什么,必须先从“未来学习”要做什么、需要什么开始!
如何理解“未来学习”?其与“过去学习”、“现在学习”相较而言有什么区别,又有什么联系呢?首先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不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学习的本质和规律都不会改变,都是学习者对新事物和新知识进行的全面深刻的认知建构过程,都需要学习者通过与学习资源、学习情境、学习同伴进行深度反复的交流沟通,并不断进行反思评价方可达成。与过去、现在相比,目前可以预见的“未来”之时代特征集中体现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不断发展与成熟,并逐步深入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当然包括学习。因而,“未来学习”在当下可以理解为基于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的学习。当然,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进步,我们后人眼中的“未来学习”又是什么样子,我们无从知晓,就像几千年前的孔子与他的弟子促膝长谈时,绝对没有想象过未来会有个叫可汗的阿拉伯人弟子比他还多吧。
未来教室与未来学习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手段怎样能帮助学习步入未来呢?其实说来并不神秘,学习的基本要素——资源、情境、活动、评价不能更改的前提下,“未来学习”无非就是通过“未来”的手段使各阶段效果得到有效优化,从而使学习成果更加有效而已。先说学习资源,从最早的口传心授到教材书本,已经是社会进步的巨大福利,而现在想学习一个新鲜事物,恐怕首先想到的方法是百度、谷歌、知乎。即使是研究专业问题需要查阅专著文献,也多半会先去寻找电子书籍,去维普、知网关键词一番,泡在图书馆里的时间恐怕会越来越少;再说学习情境,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非就是想表达现实情境感受对读书学习认知的重要作用和无可替代。而今天,且不说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传统手段带给学习者古人无法想象的、身临其境般的情境体验,AR、VR、AI等技术即将用于教育能引起的革命性学习体验也许比你想象的还要震撼,最重要的,上述这般在“互联网+教室”的条件下可以任由学习者唾手可得,想到这些,是不是会对学习不由得热血沸腾?!谈及学习活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对学习者而言各具功效,均必不可少,但如何随时随处合作、特别是独自一人急需帮助时如何与人合作长久以来都是难解之题。感谢这个互联网时代,为我们创造了社区、贴吧、微博、微信、QQ等交流平台。友情提醒,上述平台不仅可以聊天,更是交流学习的绝好平台。在这里,你可以轻易的与他人分享成功、共渡难关、实现双赢。更难得的是,你所有学习活动发展过程都可通过平台进行收藏保存,供后续不断品味复习,大赞!平台本无错,如果没有学习之心,面对面也可以海阔天空的胡侃;而学习的检测与评价,早已不是老师一支红笔的天下,想想看是否自己也曾热衷于各种平台上的问卷调查,有没有觉得这不也是极好的学习检测评价方法吗?何况,学习者与教师通过社交平台的轻松对话,也为学习的过程性评价清除了很大的障碍,不是吗?综上所述,“未来”的技术手段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我们的学习过程,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将这种影响显性化、显著化、规律化、常态化。
如果教师真的开始从“未来学习”的视角开始构思设计课堂学习的诸环节,需要未来教室提供相应支持服务了,很高兴的告诉您,我们一直在努力!多媒体设备的基本功能不仅具备而且效果上佳,最主要的是,我们着力保障设备的有线网络通畅,并争取尽快配置无线AP,确保支持二百台移动终端同时上网。有了强大的网络环境支持,对学习全过程的服务恐怕就是不怕做不到、就怕老师你想不到了。至于学生的学习设备,在尚未将笔记本电脑、iPad等配备齐全之前,为什么忽略了学生几乎人手一个的智能手机呢?手机不是手雷,不是学校的违禁物品,如果您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一定会有办法让学生忘记手机的游戏功能而专注于学习功能的。两块85寸的大屏也并非摆设,仔细研究也会发现即使只播放PPT也会有单屏所不具备的优势,值得老师们细细学、慢慢悟、好好想、多多用。试问,即使是QQ、微信这类一天也不知玩过多少遍的工具,作为教师的您真的了解其能在学习上体现的强大功能吗?
最后,还是不得不吐槽一句,“未来学习”虽好,但如过于关注“未来”而忽视“学习”,无异于本末倒置。如学习需要合作共赢,也需要独自面壁;需要信息快餐,也需要系统建构。“未来”与“学习”有效结合,为“学习”恰当服务,方为正道。
未来教室与未来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