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于成都草堂,在2010年,尘事繁忙中的周末间隙。
去成都之前,能让我提得起兴致,努力挤出时间去看看的名胜,唯有其西郊的草堂。
对,就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茅屋。上天冥冥之中注定,“文章憎命达”,茅屋之而草堂,草堂之而杜甫。绝代诗圣一大栖息处,和着风雨飘摇的时代,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
成都草堂,位于锦官城西门外的浣花溪畔。浣花溪,充满诗意的清幽去处。想必是细水轻柔,清可见底。溪边繁花似锦落英缤纷,掬几片花瓣在手,与清清细水中浣洗,婉茹浙东浣纱溪边的西施。
我去时,草堂早已是成都一处盛名在外,游人如织的景点,唤做杜甫草堂公园。临到大门口,原本同行的同事止步去了别处。我在其中游荡了许久,流连在浣花溪边,工部祠和柴门前。
累了,寻了一处清幽点的翠竹丛,随意坐在道边。看着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为名,走来又走开。来往中,有喧嚣点水,纪念杜工部过往;也有如我般,孤身而来遐思许久,而后叹了口气,默然离开。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2972/f8569c8c8e91046c.jpg)
是啊,草堂作为诗圣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愁思情绪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读 清人 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
![](https://img.haomeiwen.com/i15062972/c3dae7029cca80f7.jpg)
而今的草堂与杜工部在世时命运的反差太大了。工部在时,凄风苦雨中,茅屋为秋风所破,拄杖门前,那是如何样的心境?
而今在草堂,足供观赏, 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 黄叶铺地!
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