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二月七日(原文为壬子日,根据柏杨考证修改),封永平郡王李成器为皇太子,李成器是睿宗的长子。赦天下,改年号为文明。
二月八日,废皇太孙李重照为庶人,命刘仁轨专知西京留守事。流放韦玄贞于钦州。
太后写信给刘仁轨说:“当年汉朝将关中之事委任给萧何,现在委托您,也是一样。”刘仁轨上疏,推辞说自己衰老,不堪居守重任,并借机陈述吕后祸败之事,以规劝太后。太后派秘书监武承嗣带着玺书,前往安慰晓谕他说:“如今因为皇帝正在居丧期间,不便说话,所以我暂且替代他亲政;劳动您这么远对我进行劝戒,又以老病推辞官职。又说‘吕氏被后代嗤笑,吕禄、吕产给汉朝带来灾祸’,引用的典故和寓意都非常深刻,让我既惭愧,又觉得安慰。您忠贞的节操,终始不渝,劲直的风骨,古今罕比。刚听到您的话,令人罔然若失;静下来思考,这正是匡正我的镜鉴。何况您是先朝旧德,远近的人都瞻望您的举止,希望您能以匡救国家为怀,不要以年老而告退。”
6、
二月九日,太后命左金吾将军丘神勣前往巴州,检校故太子李贤住宅,以防备外忧,其实是暗示丘神勣把李贤杀掉。丘神勣,是丘行恭之子。
7、
二月十二日,太后登临武成殿,皇帝率王公以下上尊号。二月十五日,太后驾临殿堂前檐,派礼部尚书武承嗣册封李旦为嗣皇帝。自此太后经常登临紫宸殿,垂下淡紫色帘幕,太后在帘幕后听视朝政。
华杉曰:
李旦已经是皇帝,又被太后册封为“嗣皇帝”,等于是宣布他不是皇帝了。
8、
二月二十五日,任命太常卿、检校豫王府长史王德真为侍中;中书侍郎、检校豫王府司马刘祎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
9、
三月五日,改封杞王李上金为毕王,鄱阳王李素节为葛王。
10、
丘神勣到了巴州,把故太子李贤幽禁于别室,逼令自杀。太后于是归罪于丘神勣,三月十六日,举哀于显福门,贬丘神勣为叠州刺史。三月十七日,追封李贤为雍王。丘神勣不久被召回,复任左金吾将军。
11、
夏,四月,开府仪同三司、梁州都督、滕王李元婴薨逝。
12、
四月十日,改封毕王李上金为泽王,拜为苏州刺史;葛王李素节为许王,拜为绛州刺史。
13、
四月二十二日,将庐陵王迁到房州;四月二十六日,又迁到均州故濮王(李泰)住宅。
14、
五月十五日,高宗灵柩返回长安。
15、
闰五月,任命礼部尚书武承嗣为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
16、
秋,七月九日,广州都督路元叡被黑人杀死。路元叡愚暗懦弱,僚属横暴,有外国商船来,僚属侵渔不已。胡商向路元叡投诉,路元叡命人去取枷锁来,想要将胡商们逮捕治罪。商人们愤怒,有一个黑人袖里藏着剑直登议事厅,杀路元叡及左右十余人而去,无人敢靠近,登舟入海,追之不及。
17、
温州大水,淹没四千余家。
18、
突厥阿史那骨笃禄等入寇朔州。八月十一日,葬天皇大帝李治于乾陵,庙号高宗。
19、
初,尚书左丞冯元常为高宗所委任,高宗晚年多病,百司奏事,他总是说:“朕身体不适,可与元常平章商议,再把意见报告给我。”冯元常曾经密言:“中宫威权太重,应该稍微抑损。”高宗虽然不能用他的意见,但是深以为然。后来太后称制,四方争相汇报出现符瑞;嵩阳县令樊文献上一块瑞石,太后命于朝堂向百官展示,冯元常上奏说:“这是谄媚欺诈,不可诬罔天下。”太后不悦,外放为陇州刺史。冯元常,是冯子琮的曾孙。
20、
八月二十七日,太常卿、同中书门下三品武承嗣被罢免,复任礼部尚书。
21、
括州大水,淹没二千余家。
22、
九月六日,赦天下,改年号为光宅。旗帜都改为金色。八品以下,以前穿青色的,改穿青绿色。改东都为神都,洛阳宫改成太初宫。又改尚书省为文昌台,左、右仆射为左、右相,六曹为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六官;门下省为鸾台,中书省为凤阁,侍中为纳言,中书令为内史;御史台为左肃政台,增置右肃政台;其余省、寺、监、率的部门名称,全部以类似意义更改。
23、
任命左武卫大将军程务挺为单于道安抚大使,以防备突厥。
24、
武承嗣请太后追封武氏先祖为王,立武氏七庙,太后听从。裴炎进谏说:“太后为天下之母,当示天下以至公无私,不可对自己的亲属太过偏心。难道您没有看见吕氏之败吗!”太后说:“吕后把大权交给活着的人,所以失败。如今我只是追尊死去的人,有什么关系!”回答说:“做事应当防微杜渐,此风不可长啊。”太后不听。
九月二十一日,追尊太后五代祖武克己为鲁靖公,正妻为夫人;高祖武居常为太尉、北平恭肃王,曾祖武俭为太尉、金城义康王,祖父武华为太尉、太原安成王,父亲武士彟为太师、魏定王;他们正妻都为妃。裴炎由是得罪太后。又在文水兴建武氏五代祠堂。
当时诸武用事,唐朝宗室人人自危,众心愤惋。正巧眉州刺史、英公李敬业及他的弟弟、盩厔((zhōu zhì ),现在称周至县)县令李敬猷、给事中唐之奇、长安主簿骆宾王、詹事司直杜求仁等都被控有罪,李敬业贬柳州司马,李敬猷免官,唐之奇贬为括苍县令,骆宾王贬为临海县丞,杜求仁贬为黟县县令。杜求仁,是杜正伦的侄儿。盩厔县尉魏思温曾经任御史,后来被贬黜。他们在扬州会面,各自因为被贬职而心怀怨望,于是密谋作乱,以匡复庐陵王为辞。
魏思温是他们的智囊,派他的党羽、监察御史薛仲璋要求奉使江都,令雍州人韦超找到薛仲璋告变,说“扬州长史陈敬之谋反”。薛仲璋将陈敬之逮捕下狱。过了几天,李敬业乘驿马车抵达,谎称自己是扬州司马,现在来上任,说“奉密旨,因为高州酋长冯子猷谋反,发兵讨伐。”于是打开府库,令士曹参军李宗臣到铸币厂,驱使囚徒、工匠数百人,给他们盔甲。斩陈敬之于监狱;录事参军孙处行拒绝执行,也被斩首示众,其他僚吏无人敢动。于是起一州之兵,复称嗣圣元年。开三府,一是匡复府,二是英公府,三是扬州大都督府。李敬业自称匡复府上将,兼领扬州大都督。以唐之奇、杜求仁为左、右长史,李宗臣、薛仲璋为左、右司马,魏思温为军师,骆宾王为记室,十天之间,就招募得能胜任作战的士兵十余万人。移檄州县,大略说:“伪政权临朝的武氏,并非温顺之人,又出身寒微。之前不过太宗一个低级别的才人,利用太宗更衣入厕的机会,得以入侍先帝,到了后来,秽乱春宫,与太子私通。隐藏当过先帝才人的秘密,图谋高宗的宠爱,终于夺得皇后的宝座,将我们的君王陷于乱伦庶母的境地。”又说:“杀姊屠兄,弑君鸩母(杀姐,指杀死姐姐韩国夫人的女儿贺兰;屠兄,指武元庆、武元爽;弑君鸩母,意思是李治和武则天母亲杨氏都不是善终,而是被武则天毒死),人神之所同嫉,天地之所不容。”又说:“包藏祸心,窃窥神器。君之爱子,幽之于别宫;贼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又曰:“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安在!”又曰:“试观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太后见了檄文,问道:“谁写的?”有人回答说:“骆宾王。”太后说:“这是宰相之过啊。人有如此之才,怎么让他流落而没有得到升迁!”
李敬业找到一个长得像故太子李贤的人,骗大家说:“李贤没有死,逃亡在此城中,令我们举兵。”于是以他为名,发号施令。
楚州司马李崇福率所部三县响应李敬业。盱眙人刘行举控制县城,拒绝叛军,李敬业派部将尉迟昭攻大盱眙,被刘行举击退。皇帝下诏,任命刘行举为游击将军,任命他的弟弟刘行实为楚州刺史。
冬,十月六日(原文为九月,根据柏杨考证修改),任命左玉钤卫大将军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将兵三十万,以将军李知士、马敬臣为副将,以讨伐李敬业。
25、
武承嗣与堂弟、右卫将军武三思认为韩王李元嘉、鲁王李灵夔在皇族中辈分最高,地位尊崇,屡次劝太后找借口诛杀他们。太后与执政大臣们商议,刘祎之、韦思谦都不说话;唯有内史裴炎坚决争执,太后更加不悦。武三思,是武元庆之子。
等到李敬业举兵,薛仲璋是裴炎的外甥也,裴炎为了显示胸有成竹,不慌不忙,没有紧急商议诛讨。太后问计于裴炎,裴炎回答说:“皇帝年长,却不亲政,所以竖子得以为借口造反。如果太后将国政交回给皇帝,这叛军不用征讨,自然就平定了。”监察御史蓝田崔詧听闻,上言说:“裴炎受先帝顾托,大权在握,如果没有二心,为什么要请太后归政?”太后命左肃政大夫、金城骞味道,侍御史、栎阳人鱼承晔调查,逮捕裴炎下狱。裴炎被捕,辞气不屈。有人劝裴炎逊卑辞低下以求免祸,裴炎说:“宰相下狱,岂有还能保全的道理!”
凤阁舍人李景谌作证,说裴炎必反。刘景先及凤阁侍郎、义阳人胡元范都说:“裴炎,是社稷元臣,有功于国,悉心奉上,天下所知,臣敢证明他不反。”太后说:“裴炎谋反,已有端倪,只是你们不知道罢了。”回答说:“如果裴炎是谋反,那我们都是谋反了。”太后说:“朕知道裴炎谋反,也知道你们不反。”文武官员作证说裴炎不反的人很多,太后都不听。不久,将刘景先、胡元范都逮捕下狱。
十月九日,任命骞味道为检校内史同凤阁鸾台三品,李景谌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华杉曰:
要谋反的不是裴炎,是太后。裴炎不急于平叛,他其实是恨不得叛乱再大一点,逼武则天归政于皇帝。武则天呢,她正准备篡夺唐朝,当女皇帝。裴炎是唐朝的忠臣,武则天才是“反贼”,但是反贼现在坐在最高领导人位置上,裴炎心知肚明,又无能为力,他只能有死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