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在手机上听小说,挺方便,当杂音大时就把手机举起,靠近耳朵,要听就得听的真真的。此时,像极了爷爷从前举着收音机听说书的模样。
我的爷爷是1924年生人,青年正赶上战乱时代 ,捡了条命活下来算是命大 。
爷爷不识字,听小说,就是他的精神生活 ,他喜欢听打打杀杀的,像 《水浒传 》、《三国演义》 、《封神榜 》,《薛仁贵 》等等。
在我记忆中,家里最早的收音机是一个比砖头还大的家伙,需上四节5号电池,当电池用到发软后音量就小了,爷爷就会将电池抠出放到屋外窗台上让太阳美美的晒着,经过这么一晒就又可以多听几天了。
后来爷爷的收音机换了一个稍小一点的,也不知是父亲买的还是大哥给买的?因为那时大哥已经在县城上班了。
评书一般是中午12点开播 ,我正好也12点放学,此时如果父亲也在,画面便是祖孙三人围坐听书的样子,爷爷会放下手中的活,坐在椅子上翘着二郎腿 ,倾听收音机里的抑扬顿挫。三个人静悄悄的听着 ,时间凝固的觉得很漫长 ,又觉得很快。爷爷手里的香烟,一次次塞到嘴里用力地吸,又一次次的放下,眼神专注而凝视着不动,像被小说中的人物勾走了魂,白色的烟雾在三人间随意的缠绕着,游离着。
再后来爷爷的收音机又更新成一部巴掌大的了,红色的。听收音机有时候会信号接收不好,说着说着就罢工了 ,爷爷就会使劲的转动收音机上的天线 ,再不就像拍打衣服上的土一样拍打着 。着急听,又着实搞不定,也会逼着“讨债鬼——讨债鬼”地骂。等转悠着信号好了,书可能也就说完了 。
说评书的每天总是给人留下一个悬念 :欲知后事如何 ,且听下回分解 。吊足了听书人的口味 。每天爷爷听完的表情也不同,听了“长坂坡 ”会兴奋的面露喜色,听了“华容道 ”则会沉默不语、 唉声叹气 ……
爷爷是善良的,勤劳的,他喜欢听书,他走了,也是必然,我也终有一天会步他后尘 ,到时候,我们依然在一起听书 ,还给他买香烟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