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一篇听书稿的思维导图+样稿,写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阅读三份文档后(《今日简书听书稿》、《听书稿模板要求》、《听书稿思维导图书写要求》),文档中的《今日简史》的听书稿,是严格按照样板要的模式来写,从标题、形式、字数要求、书写规范,都是一一按照标准来做,果然是一篇模板的范文。
通读三份文档后,有如下的8个点的感悟:
1.思维导图基本是按照“三”的原则来写,就是一三三的规格,一个标题、三个二级子主题、三个三级子主题。
按照这样的标准来写,文章的主题,容易记住且明确,观点后的论据,用三种来支持,有信服力,又不会让人得累赘。最重要一点就是容易记忆,让读者可以迅速理清作者的思路。
2.书中的二级子主题很多时,是可以根据内容进行整合的,在本质上具有练习的子主题内容,可以整理在一起,作为一个主题来写。
3.三级子主题在编写时,每个主题间,都要用一个句子做承上启下之用,过好过渡。
4.二级子主题的关系,可以是并列可以是递进,关键要看作者的是如何编排听书稿的内容层次,也要更具书中的内容进行调整。
5.以前自己写作时,对于书中的作者,基本都是用作者来称呼,在模板要求中,强烈要求用作者的名字,自己思考之后,的确觉得用做的名字,更为合适,在读的时候,可以让读者读起来,更为亲切。
6.要写好听书稿,记清楚听书稿的模板要求最为重要,我决定把模板要求背下来,做到听书稿的模板就在心中。
7.因为没有看过《今日简史》,所以无法分析听书稿中,支持观点的例子,是否全是文中的例子,我觉得在例子的使用上,可以用文中的例子,也可以用书外的例子。
8.听书稿中,我没有看到个人的例子,基本上都是时事、名人的事例,个人例子很少使用
现在算是知道了听书稿的写作模板了,先背下来,把手中的《像TED一样演讲》来套套模板中的写作公式,写作个模仿写作吧!
想写好听书稿,就是学习-模仿-练习-调整-练习-掌握的过程,理解概念和关键点之后,要做的就是练习。希望下一次写感受的时候,是写好第一篇听书稿的时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