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我们在管理决策模拟决策课上做了一个模拟,当时,我们想了很多主题,包括买房是全款还是贷款,要不要考研,该不该养生,后来,因为何以为家这个电影,我们出电影院的时候,我们决定定题:城市女性要不要生孩子。
当我们在选这个题的之后,其实有太多的纠结,因为生不生孩子这个问题,受到情感因素和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如果采用定量分析那肯定要受到很大的质疑,可是定性分析又太宽泛,无从下手。这个经济学课题,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课题,说实话,我们用我们简单的计算根本不敢去台上谈论,但是这个真的很有意思,也很有现实意义,所以我们还是决定就它了。
其中不乏有teamwork的通病,就是搭便车和意见不统一。每次都会是杠精上身,但是终究还是完成了,怼人直戳脊梁骨的老师也觉得这个选题不错,被认可还是很开心的。
当然,这个课题。我们存在着很多很多的不足,比如说人力成本和机会成本的计算,实在是没有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我们没有考虑,情感因素和定性分析也难以衡量,也在考虑之外。在考虑到经济成本和经济收益的前提下衡量这个问题,实在是有些尴尬,但是不得不说,经过计算经济成本和收益,再对比,得出的答案,显而易见,生孩子是不划算的行为。
经济成本但是,生不生孩子真的不是容易的话题。因为生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不生孩子则关乎于家族,道德,责任与爱。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
由于成本远大于收益所以我们组选择不生孩子或者说等有经济基础后再生孩子,生孩子和养宠物不一样,不是有粮吃有地睡就行。没有学过钢琴可以长大以后学习,没有学过游泳可以长大以后学习但是在温暖平等,充满包容信任和爱的环境下成长形成的,与生俱来的自信和强大平和的内心是无法在长大以后弥补的,我不希望我的孩子稀里糊涂的到来,稀里糊涂的长大长成敏感又自私的大人,那种后天矫正的悲观和刻在骨子里的自卑是我负担不起的。
我很害怕不能给孩子一个完美的童年,害怕就算自己倾囊相授,都不能让她健康快乐的成长,害怕幼年经历的痛苦让孩子也尝尝。
前几天去看了何以为家,主人公扎恩的父母不停的生直到负担不起把11岁的女儿嫁人,女儿婚后生产大出血殒命,父母决定再生一个以她的名字命名作为补偿。从小只见过生活丑陋一面的扎恩在法庭上状告父母,法官问他以什么罪名,他说因为他们生了我。最后12岁的扎恩扎恩在监狱里说:希望无力扶养孩子的人不要生了,生活就像一堆狗屎不比我的鞋子值钱,我住在地狱里像一堆腐烂的肉,我以为我们能做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只希望我们做洗碗工。
当然这只是我们基于经济基础来做出的决策,这跟情感因素不相关,生不生孩子是家庭的自由,只是我们如果要培养出一个孩子,的确需要慎重考虑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