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作原文】
为范南伯寿。时南伯为张南轩辟宰泸溪,南伯迟迟未行。因作此词以勉之。
掷地刘郎玉斗,挂帆西子扁舟。
千古风流今在此,万里功名莫放休。
君王三百州。
燕雀岂知鸿鹄,貂蝉元出兜鍪。
却笑泸溪如斗大,肯把牛刀试手不。
寿君双玉瓯。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淳熙五年(1178)。词中作者借为范南伯祝寿的机会,劝说他不要仿效范增和范蠡,遇到挫折便归隐江湖。鼓励他应该去卢溪,一展自己的抱负理想,锻炼自己的能力,准备为收复祖国失地建功立业。
一个真正的爱国者,时时处处都想的是爱国报国,在国家遭受危难的时候更是如此。辛弃疾就是这样的一个爱国者,在为朋友祝寿的时候还心系国事,忱忱爱国情怀尽现于祝寿词的字里行间,别有一种感人力量。
范南伯是辛弃疾的妻兄,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刘宰《故公安范大夫行述》说他“治官如家,抚民若子”,极受百姓拥护。但他也如古往今来的许多文人政客一样,遇到挫折、仕途失意便有归隐之心。
当时,他虽有恢复北土,光复失地的雄心壮志。但感于政治腐败,当局的无所作为,便心生归隐之心。淳熙五年(1178)六月,南宋主战派名相张浚的儿子张栻(自号南轩),任荆湖北路安抚使,颇想干一番事业,便请范南伯担任卢溪县令。
范南伯并不相信朝廷真能有所作为,故“迟迟未行”。辛弃疾当时正任湖北漕运副使,他看到这种情况,便作此词劝勉范南伯,希望他接受委派,竭力报国。
纵观整首词,在短小精悍的篇幅中,融入了众多典故,但丝毫不显生硬和造作,且表意贴切、生动,前后衔接紧密,行文错落有致。音韵和谐,用词铿锵,读之一股洒脱豪迈之气扑面而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