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终在要躺平与要奋斗中摇摆,有时候充满激情和力量,但是持续不了一个月,我再次回到原点。也曾经豪情万丈地制定计划,但是很多计划都会中途流产,除非一些官方的或者必须做的。今天读了郭力众老师公众号的文章,非常受益。我觉得我就是那个经常把自己想达到的当做是自己能达到的目标的人。实在非常惭愧。
在躺平的这段时间内,我的内心又为自己的堕落与不上进充满了内疚感和懊悔,甚至有点焦虑。你的人生是什么样子,很大程度上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我也觉得自己是该读点书,扎扎实实提升一下自己了。
这篇文章虽然介绍的是如何制定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但是文中提到的方法却适合制定所有的计划。如何制定一个能达到目标的计划呢?
郭老师在文中介绍了一个词:SMART
S(Specific)。具体。目标要具体——计划首先要明确自己的目标是什么?要能准确而具体地说出你想要什么。当你达到目标的时候,你能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感受到什么,甚至尝到什么。你的感觉越具体,你达到目标可能性越大。
比如,你想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环境,你读一本什么样的书,你读的是一本什么样的封皮,什么的内容,甚至你读这本书带给自己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等,越具体、越简单,你达到目标的行动就越能落实。相反,你如果只是说,我想读一本书,这样的可能性就很小。
M(Measurable)可测量。这与“具体”是相关的。确保目标是可测量的。最好是可以得知的数据或数量。
如今天晚上8:30分开始,我要读某本书20分钟;或者,今天晚上7:00我要读某一本书从第……到……之间的10页。这样的目标可以测量,完成没有完成完全可以量化出来。这就比空洞的预设效果要好得多。
A(Achievabie)可实现。可以理解为目标达成性。你必须相信自己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有关研究证明,最激励人的目标就是那些人们认为可以实现的目标。尽管这可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如果你认为这个目标实现不了,你就不可能努力去落实。
在这一点上,可以问自己两个问题:
在同样的情况下,他人会和自己有大概相同的目标吗?(从他人的角度给自己提供例证)
过去,你曾经有过或做过同样的事情吗?(自己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R(Realistic)现实。这与“可实现”略有差异。这里是指你自己的能力和控制力能不能达到。如果你一个周本来就忙得连轴转,你又给自己计划了当晚又要抽出一个小时读书,这样的可能性就不大。也许当你硬撑着看书的时候,周公已经比文字先一步到达。
T(Timed)截止日期。可以理解为为目标设定一个时间点。如什么时间之内完成多少本(页)的阅读量。如从10月1日开始,到11月15日,完成某本书367页的阅读,完成笔记800字等。如果改成一个半月完成,给大脑留下的印痕就不一样。
设定一个明确,可测量、能实现、有时间限定的目标,可以监督、检查自己对任务的完成情况。
从心理学角度讲看,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为人的行动提供清晰的思路。同时,也会让人的大脑专注寻找相关的信息,将自己的精力集中起来完成任务。
今天下午我给自己制定的目标是十点以前必须改完T2作文,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我终于达成了这个目标。牢记目标制定SMART原则,也让自己变得active and smart.
走好脚下的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