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父亲节,原本应是快乐温馨的,但自从父亲离开之后,却成为我的苦难之日。父亲节是个洋节,在如火的六月里,作为对在一年之中劳作近半的父亲的一种感恩与反哺,这个节日从情感和仪式感上来说都显示出很庄重的份量。
在我没有孩子以前,对这个节日没有太多感觉,只觉内心藏着满满的娇气,自己宛若巢穴中嗷嗷待哺的小麻雀。有了孩子后则大不相同,自己不但是父亲的儿子,又是儿子的父亲,看着古稀之年的父亲开心的抱着我的儿子、他的孙子之时,我内心充满幸福。但看到父亲的老态龙钟、两鬓斑白时,却感觉很心痛。
家中兄妹四人,我是最小的一个,自打记事起,父亲就常年在外地工作,一年中难得回几次家。那个时候,父爱对兄弟姐妹来说,是一件很奢侈的东西。印象较深的一件事便是大姐出嫁之日,年幼的我陪着大姐坐在接亲的大卡车上离开家门时,父母和亲戚们站在车旁,母亲泣不成声,父亲则一脸刚毅的挥挥手让车赶紧走,出嫁的姐姐在车上一直哭到几十公里外的农村姐夫家里。
哥哥从军离家之时,父亲因为工作原因没能回家送行。但后来每年哥哥探亲休假回家,父亲总是会赶回来,做一桌子好吃的让大家吃。父亲不善于言表,说的最多的话就是让大家赶紧吃。有时候也会因为一些小事情对哥哥发脾气。
80年代中后期,省内的交通状况已经有所好转,父亲回家的次数也增多了起来,那时二姐在上高中,我读小学。每次父亲回家总能带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像藤条编织的椅子呀、盆景假山、羽毛做的扇子呀之类的。还有好吃的东西,像带鱼、豆鼓、竹笋、青桔子等。有时候父亲会带着我们一起去外地,记得有一次去了汉中,另一次去了银川,虽然两次都带有公务出差的性质,但对于闭塞的我们而言,总算是开了眼界。
二姐出嫁的9年之后,我也踏上了离家从军之路,一如12年前的大哥。那时的父亲,虽然已退休在家,年迈但身体却很结实。现在看来,那段日子的确阳光灿烂,父亲把最大的温柔给了大孙子洋儿和我这个最小的儿子。
我从军后的日子过得很快,只是每年休假回家小住二十天,像个客人似的,与父亲的交流也并不太多,更多的是和母亲交流。
北京奥运会的那一年,我认识了现在的妻子娟,并于第二年的第一天举办了婚礼。老家的亲戚朋友都来祝贺,在浪漫的婚礼进行曲中,我和妻站在台上,看到台下父亲深邃而又慈祥的目光,觉得无比温暖踏实。
婚后那年的夏天,父母过来跟我们一起居住,陪伴和照顾我们的生活,哥哥和我有了更多的时间和父亲在一起。父亲崇尚勤劳,每天总是第一个起床,晨练之后帮大家买菜做早饭,整理家务,与母亲一起照看孙子。父亲喜欢干净,总是把家里的厨房收拾的一尘不染,把衣橱的衣服叠放的整齐有序。看到我每天上班早出晚归,他总会把我的所有的衬衣熨洗的整整齐齐,挂满晾衣袈,嘱咐我每天要换一件,保持良好的心情和形象,干好工作。父亲热爱生活,闲暇之余他总带着母亲,坐着公交车,跑遍西安的名胜古迹和热闹地方。哥姐们和我也常会换着陪父母亲去看秦腔戏和各种节目,每回看完父亲都会说:“好看的很,演得真好”。父亲坚强自立,怕给子女“添麻烦”,能自己干的事情他绝不给子女开口说,有次腰椎不太好,他自己一个人坐公交到医院,排队半天实在排不到的时候才会打电话来说,看能不能找个人,医院人太多了,实在看不上病。父亲心地善良淳朴,每次得知亲戚朋友有困难,他总要想方设法地帮助。就连走路时看到穷人和下苦力的人,他都会嘘寒问暖、伸出援手。有时哥和我总埋怨他太爱管“闲事”。
年少的时候,不理解父亲,感受更多的是父亲的严厉。等到真正理解的时候,剩下的却只有回忆了。父亲一生,虽然话语不多,但却像一座巍峨高山,教给了我们坚毅和刚强、善良和淳朴。他像一棵参天大树,用枝繁叶茂的身躯为我们挡风遮雨,帮助我们一路踏实成长。
除了父亲,没有父亲!
谨此,在父亲走后的第二个父亲节里,思父,心碎!我向着老家,向着父亲所在的方向,祈祷,跪拜,怀念最最亲爱的父亲!祝愿您在天国里节日愉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