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提示:题目就是我瞎掰的,别当真)
2019年的愿望是有更多具象和系统的表达。
曾经一度觉得自己很矛盾,有时明明积压着爆棚的表达欲,却因此更加不愿意表达,一种“渴望被听见,而又恐惧被读懂”的别扭。现在逐渐接受自己是一个成年人的设定,需要肩负起更多,包括接纳自己所有积极与消极的机能,加入这个周更写作群也算是一种复健吧。
因为毫无准备,本期是写不出比较系统的文章了,打算随便记录下最近的心情。以及为下周的更新定下目标,由于我还是渴望有能力完成属于自己的小说,所以打算整理出一篇fundamentals of writing,顺便说一句,一年之中最喜欢的就是2月啦,百废待兴。
常常觉得人格的成长与所接触到的艺术密不可分,包括书籍、电影、画作、音乐等等,但是影响程度不一。
比如我男友,对他童年影响很深的一部电影是《角斗士》。两周前与他一起观看之后,我能从主角的性格里对应到男友的一些特质,比如相当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重视家人胜过其他,比如享受纯粹力量的竞技,以及他很爱挂在嘴边的“正面刚”。如果向更多方面延展,会发现他喜欢的游戏、旅行地的选择、偏好的摄影风格甚至是视频的bgm,都具有比较稳定的倾向,strength and courage。当然影响一个人气质的因素太多了,一定存在更多的作品、经历,选取对方特别喜欢或最信仰的能够看得比较相对直观而已。
为了印证我的想法还特意去问他,结果他说对他影响最深的是《新概念英语》第二册。
读书 | 浅谈成功学与人格缠绕(希望男友能原谅我选取他作为例证,只有足够亲密才能感受稳定的品味或者偏好,以及他真的是个很可爱的人,不会因为了解而觉得无趣,反而在很多方面对我有着指导意义)
阅历塑造人,同时人本身也选择阅历。
就是说,那些经历过的事情、阅读过的书籍、看过的电影等等影响着我们的人格,而我们的人格、三观同时又在选择着所触及的一切,两者的生长彼此缠绕,但我个人更倾向建构主义。
出于女生爱美的天性,以前在车站或者机场等候时,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我会选择去“旅人书屋”一类的地方买点时尚杂志来看。放眼望去占比最多的,一定是各类“成功学”书籍。这里还有一个好玩的梗,虽然中国人普遍不是很爱看书,但是冠绝全球的飞机延误时长却为机场书店带来了可观的销量。
说回“成功学”。书籍本身是没有任何色彩的,只是一类书而已,和爱情小说、历史传记、哲学著作等等并无差别,我想是人的欲望赋予了书籍色彩。
网上很多宣传成功学危害的,认为那是在利用人们的焦虑贩卖一些不可复制的成功故事,“你读再多《乔布斯传》也无法成为亿万富翁”。还有一些文艺青年,他们觉得那包裹着功利的想法、浮躁的欲望,“成功”、“金钱”、“人脉”,书名就充满了铜臭味;
而另一派则认为,社会经济阶层较高的人群更喜欢现实主义,比如传记,历史和非虚构类图书;而那些充满幻想的宗教书籍和爱情小说,则受低收入者的喜欢,因为他们对于超出自己阶层的书籍难以产生共鸣。
我个人的观点,首先书籍没有贵贱之分,任何作品都有定向的受众人群。
其次,仅读者这个身份,人也没有高低差别。或许读《金雀花王朝》并不比读《中国式场面话大全》优越。
人们如果能坦然面对自己的需求,不依靠贬低别人来肯定自身,许多对立的阵营就不会出现。
说的极端一点,渴望成功的人就去专心研读成功之道,成功学书籍只是一个工具,提供例证、方法论等等,缓解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肉眼可见某项付出的未来收益。而只想读小说、哲学等获取快乐或打发时间的人,大可闭门沉浸其中。
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在这两种极端之中平衡。比如我看的时尚杂志,严苛一点讲不也属于“教女生如何变美”的成功学吗?实在没必要党同伐异,人如果永远能坦然接受“你是你,我是我”的设定,该多么快乐啊。
不知不觉碎碎念了这么多,感觉以上划水的发言背离了布迪厄的品味判断理论,但我又很想用他的观念结尾哈哈哈哈,anyway:
“文化偏好是深深地扎根于一个由感知、判断和行动组成的系统中,而这个系统产生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它产生于家庭、教育系统和成年生活的各个社会环境共同形成的社会条件。”
今日小结:希望能顺应自己的天性和特质,独立地融入社会生活。
(感性翻译:“读永恒的书,做纯粹的人”)
晚安
读书 | 浅谈成功学与人格缠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