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生活旨意:亦诗亦画亦乐乐,亦仕亦隐亦禅修
王维,生逢盛世,才可游戏人生。王维一生都在做官,却拼命想归隐田园;与他齐名的孟浩然则相反,一生归隐田园,却拼命想做官。
15岁,他带着弟弟王缙到帝都闯荡,西漂是成功的,结识了不少达官贵人,尤其合岐王的口味,能出入王府,自然很有面子,被任用只是迟早的事。弟弟也很争气,后来都做到了宰相。王维因文成名,17岁就写出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青少年本来是春风得意之时,但少年的王维就有很重的思乡情结,“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真不像出自一个游刃于官场的青年之口,倒像是一个漂泊多年浪子发出的无奈之声。
王维是个社牛,几乎当时有点名气的人都与他有交往,王维的情商还是很高的,但官商却不咋地。一首《送元二使安西》硬是让元二名垂千古,一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让兴冲冲的赴任演成了惨兮兮的流放。可见王维的官商并不高,史载,王维在别人的唆使下,让属下的伶人舞黄狮子。黄狮子当时是一种“御舞”,非天子不舞。结果,王维好不容易盼来的官就这样搅黄了:在太乐丞任上被贬出京城。
中年之后,王维听使内心的呼唤,做回了自己,既不主动辞官,也不被动隐退,一直就在仕与隐中徊徘,既想仕,又舍不得书气,既想隐,又舍不得䘵䘵,只好身在朝廷,心在田园,过起了时人称为“吏隐”的半官半隐生活。这种生活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既写诗,也画画,亦弹琴,亦交游,亦禅修。
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闲逛时,写写小诗。只是,你这种微博发出去让领导情何以堪,你可是拿着皇家的俸䘵,正儿八经的公务员,却闲得蛋痛。不但已不上进,还整天发一些负能量的东东。
你可以去当你的“诗佛”,可别当“佛官”啊!你这种名人效应影响太大了,尤其是后世作为课本来膜拜,你让小学生树立一个怎样的人生观,价值观?
田园乐七首(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陶渊明在回归田园是自己亲自干活,“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虽然回归农村很自由,但也很艰辛。但王维不是,在王维的辋川别墅里,仅专掌扫地的童仆就有十数人,需要两个童子专门扎扫帚,还时常供不应求。有钱又有闲,这种日子谁不羡慕?
于是,有很多人光羡慕他的生活态度,认为他的选择,提供了一种温润平和的过日子模式。“大部分人无法决绝地脱离社会,隐遁起来,也无法在社会中不计底线,混成人精,因此王维的存在,丰富了中国人人生道路选择的可能性。”
只是忽视了他从容的底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