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

作者: 畅享读书 | 来源:发表于2021-05-04 17:54 被阅读0次

    教育是个大课题,包含的问题太多了。

    教育的意义、本质、真谛分别是什么?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恶?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保善还是抑恶?

    如何实现更好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现代教育公平嘛?

    应试教育好还是素质教育好?

    教育是否像蝴蝶效应似的一句话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如果是,那是不是未来只有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算法才能教育出最有出息的孩子?

    教育是否像宿命论似的一个人无论怎样努力怎样学习都逃不出一个相似的结局?如果是,那努力和学习还有用嘛?

    ……

    诸如此类,有太多太多可以讨论的,因为我还没有自己的孩子,没有系统的教育经验,也不是教师,不是教育从业者,只是纸上谈兵,所以只能浅浅的谈一谈我对于教育的见解。


    何为教育?

    很多人把老师教书和教育划了等号,其实不然,教书不全是教育,教育也不仅仅只有教书。

    教书中的“教”读jiāo,意思是把知识教给学生。教书不能完全代表教育,但也不是说无用,为什么有的老先生会自谦为“教书匠”,因为教书可以育人。

    教育中的“教”读jiào,它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可以组词教育、教导、指教、请教、管教、教师、因材施教等,意思自己体会。

    “教”解字,左边是“孝”,右边是“攵”,“攵”是“攴”演化来的,“攴”的意思是轻轻的击打,“攴”的象形文字是以手持杖或持鞭击打之形。怪不得有“棍棒底下出孝子”的说法,原来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育”有生育、养活、教育等意。《说文解字》中说:“育,养子使作善也。”

    这样看来,教育在古时应该有通过敲打鞭策使子女孝顺向善之意。

    教育的现代意思呢?

    1.教育指按一定要求培养人的工作,主要指学校培养人的工作;用道理说服人使照着做(规则、指示或要求等)。

    2.教育狭义上指专门组织的学校教育;广义上指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又是一种思维的传授,而人因为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又有着另样的思维走势,所以,教育当以最客观、最公正的意识思维教化于人,如此,人的思维才不至于过于偏差,并因思维的丰富而逐渐成熟、理性,并由此走向最理性的自我和拥有最正确的思维认知,这就是教育的根本所在。教育也是一种教书育人的过程,可将一种最客观的理解教予他人,而后在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得以自己所认为的价值观。教育,是一种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

    ……

    教育的意思有很多,每个人所理解的教育也不尽相同。


    下面是我这一段时间遇到的思考过的关于教育的一些片面之词。

    一、关于胎教

    没有深入去查证过资料,不知道胎教到底有没有作用,不敢妄言,但是我认同人的情绪和在做的事是会影响身体内分泌从而影响着胎儿发育的,所以如果条件可以的话,妻子怀孕时要尽量减少她的负面情绪,多陪她一起找一些她喜欢的有意义的或者无意义的能维持心态平和或能陶冶情操的事做。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二、关于早教

    我认为最好的早教是来自于父母的身教,父母想着让孩子照着自己说的做,但孩子更有可能的是按照父母说的说,按照父母做的做。如果你只顾说要他遵守的道理,而不去做一些想要他去做的事,你只管你玩你的,结果可能就是,他跟你一样玩,也跟你一样去讲他自己的道理,怕的就是你还讲不过他。如果你不认同我的说法,请再看看问题,我说的是早教,如果早到婴儿时期呢,处于还不会说话辨不清语意,只能通过表情语气动作等来判断一些事情的时候,你觉得他是不是更会按着父母做的做,去模仿父母呢。

    虽然最好的早教来自于父母,但并不妨碍我让孩子去参加早教班,一个是和其他小朋友保持同步,还有就是可以更好的学习合作,更早的去体验家庭以外的一些规则。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三、关于学校教育

    如果条件可以当然是选择最好环境的最好学校,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就不讲了,什么城市什么学校重不重要,很重要,但我会选择让自己尽量轻松的经济许可的学校,因为我觉得环境不是所有,学习也不是所有,不想让自己和孩子承受很大的压力。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四、关于兴趣课

    给未解决温饱的儿童上艺术课和在山村小学里教做豆腐有没有用?分数不代表一切,我们不去否定应试教育,但适应社会的同时去试一试多方向的去探索这个世界,多角度的去观察这个世界,不能完全以“有没有用”去评价课程对孩子有没有用,这些课程可能不会给孩子带来“分数”,确会给孩子们了解社会运行的放式、如何解决问题、充实自己的人生、拓展自己的兴趣等,甚至可以说获得的是知识、是经验、是能力、是道。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五、关于谎言与真相

    从进小区起和一对母女并行,小女孩十分活泼可爱,叽叽喳喳的吸引着我这个从小沉闷的单身狗一路偷听母女对话,很巧我们还是一个楼的,快要进门前小女孩问“妈妈,那个姐姐好好啊,她对我可好了。”妈妈回答“她那是为了挣钱。”一直没停过嘴的小女孩有了短暂的沉默,之后我就开门进到家里来了 。

    关上门的瞬间,我在想:女孩会沉默多久,她沉默着在想些什么,以后会不会带上有色的眼睛看世界,会不会以后所有的对她的爱都被她打上一个金钱的标签或别有居心,甚至父母的爱都被量化思考是否为了要达成什么目的……

    躺在床上后我又想可能是我想多了,以一个从小缺爱的成年内向男的思维去感知一个单纯活泼可爱的少女,想想都觉得怪异。

    但不妨碍我们去思考这个问题,这句话可能不会对现在的女孩有什么明显的影响,但她确实听进去这句话了,这句话会不会化成一颗种子在她心里在她的潜意识里生根发芽从而影响她之后的一些轨迹,她会不会因为这句话在未来失去了对其他人的信任和感知爱的能力,或者她会不会因为这句话提早到接触到了一些社会的真相从而在交际之中更加如鱼得水,或者这句话对她没有任何影响。

    善意的谎言与血淋淋的真相的取舍问题可能并没有标准答案,当然你所认为的真相,也不一定是真的真相,我更倾向于让孩子先接触善。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六、关于启蒙读物

    小五在群内说:我发现了一本好书《增广贤文》,正在抄写,每一句都是精华啊。

    从南走到北:这本正在和孩子读。

    我:让孩子读这本书会不会让孩子过早的失去童真。

    玄音:《增广贤文》,感觉和孩子选择性读比较好,有些理念感觉比较成熟或者和现在社会相去甚远。我家也买了这本书,打算读完声律启蒙就读它呢,个人意见。

    我:《增广贤文》,读的是共鸣。当经历了一些人和事,受到了社会的蹂躏,去读增广贤文自然会觉得很好,因为里面所总结的句子你大多都有过生活中的感受,而且确实很凝练。让一个小孩在本该保持童真去探索这个世界的时候去读增广贤文,要不就是完全无感,要不就是小小年纪脑子里塞满教条和道理,就像是拔苗助长,就像给一个将要孵出小鸡的蛋剥了壳,就像是看一部剧或小说剧透了就没意思了,就像玄幻小说中强行提升一个人的功力就会让他失去在进阶的能力。比喻可能不是很恰当,也是个人观点,不建议小孩读。

    群内的一片和谐被我扫了兴,可我思考再三还是说了,并不是《增广贤文》一定不能给孩子读,当然也可以读。至于会不会因过早的接触到一些教条从而抑制孩子的天性和童真,会不会因失去了自己感悟的过程从而认识不够深刻,会不会因过早的接触到这个社会的一些规律规则使其过于事故,这些都没有答案。也许孩子因为更早的了解一些人情世故从而风生水起,因为更早的知道一些人的本性从而智慧加身,因为更早的了解到一些处世之道从而减少挫折,这些也不确定。提前灌输一些社会的运转方式,是透支了孩子的潜力还是让孩子的后半生更加顺畅避免被现实打击的头破血流,还是没答案。假设因为没有提前接触这些人情世故和待人接物的一些东西从而真的在社会上碰的头破血流,那是不是也正好应了《增广贤文》那句“未曾清贫难成人,不经打击老天真”,头破血流反倒会让未来更好。

    你奉为圭臬的东西,不一定是这个世界的圭臬。

    跳过上面的讨论,想象一个小孩嘴里背着《增广贤文》的画面是怪异的,我觉得这更适合让郭德纲去背,就像是郭的一些定场诗和贯口,场景请参考郭德纲《寒窑赋》。

    我觉得读什么背什么没有好坏之分,但相对让孩子成为一个小大人,我更喜欢我的孩子在稚童时期背的是鹅鹅鹅。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七、关于未来方向

    一个人在群里发了一大段关于员工在企业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感悟。

    玄音:所以,家庭和学校教育,都应该以培养创业者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培养打工人为归宿。

    我说:假设所有人都具备创业的条件并且都想创业,那么都是创业者就都不是创业者;但现实情况下不是所有人都具备创业的条件,也不是所有人都想创业。创业还是主要决定于家庭背景生活环境和个人性格,至于是否成功,或者需要几次失败才能成功,这个谁也不知道。

    玄音:创业者需要胆量胸襟吃苦耐劳,就连睡眠,可能都是比普通人少很多就能保持精神充沛的。再者人都有惰性,大部分人最终都无法打败惰性和人性的很多弱点,成为普通打工人。学校教育现在就算了,家庭教育,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以培养创业者的思维,教养孩子。

    我:学校是肯定不会以创业者为出发点去教育的,那样社会会变成畸形的,至于家庭这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要知道是你想怎样重要,还是孩子想怎样重要,你觉得重要的未来的孩子不一定觉得重要,时代潮流是在变化的。

    玄音:改变命运的,从来不只是勤奋努力,升职加薪,而是机会来了,有慧眼去识得,有勇气去抓住,有毅力去坚持。

    我:不能因为自己想什么就要一定强加于孩子怎么样,那是恶性循环。是咱们经济发展太快导致的金钱至上、不成功有罪的这种病态的社会现状。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快乐一辈子就不好嘛。法国人的浪漫,德国人的工匠精神,未来不是只有一种生活方式。咱们父母那一代,预见不到现在,咱们也不一定能预见到未来的生活,并不是父母没读书咱们读了书,咱们就更有先见之明,不一定的,咱们读书只是时代在进步。看看欧美先进国家以前早早就读书的人,有几个能预见今天呢,她们对孩子的指引有几个是准确的呢。未来有很多活法,除了创业也有很多可以追求的,不要总是想着让孩子活成你想要的样子,那将陷入恶性循环。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现在直接引用两首诗来帮助我表达(两首诗分别来自玄音日更文和苍耳在梁老师日更下的评论)。

    胡适对子女的家信中这样写到:

    我并不是你的前传,

    你也不是我的续篇。

    你是独立的个体,

    是与我不同的灵魂;

    你并不因我而来,

    你是因对生命的渴望而来。

    你是自由的,

    我是爱你的;

    但我绝不会“以爱之名”,去掌控你的人生。

    纪伯伦说: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籍助你来到这个世界,却非因你而来。

    他们在你身旁,却並不属于你。

    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可以底护的是他们的身体,

    却不是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

    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

    ……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八、关于老师

    如今学校老师,能做到把书教好的不少,可是能搞好教育的又愿意去教育的就不多了。不是每个人都有条件去给孩子选择老师,这得看运气,如果确实碰到了及其不负责任甚至很不好的老师,条件许可的就转校,没有办法的自己就得想办法花更多的时间和心思,去辅导和引导。

    玄音有日更《老师不好做,妈妈不好当,孩子还觉得委屈》

    针对于玄音当时心中的不平和气氛我评论道:莫生气莫生气,并不是说气出病来无人替,而是生气可能也不会有什么作用,他为什么会说自己是个好孩子,有没有可能是因为他觉得你认为他是个坏孩子或者不好的孩子,是啊,他是个好孩子,学习不代表好坏,哪怕学习问题在大最多算个不那么完美的好孩子,但也是好孩子,所以你要像娃爸学习。

    在这我们思考一下生气有没有用,数落有没有用,会不会起到反作用。好吧,先不说到底有没有用了,换个角度,你认同情绪会传染嘛,你的负面情绪会不会传染给你的老公你的孩子。有些事情我们不知道答案,但有些事情我们可能是知道答案的,比如对学校和老师的抱怨有没有用。

    发生问题了,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更应该是我们给孩子做榜样和传达的。如果解决不了呢,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思考一下问题。

    “家长不知道孩子在学校学了什么,做了什么,不知道学习进度”,不知道可以问孩子,让孩子自己去讲,多好的和孩子交流的机会。

    “接送孩子时提点一下孩子的问题”,这不就是交流嘛,难道一定要找出孩子的一堆问题细细的反应给家长才算负责,也许出现的一些小问题老师已经教育好了呢。

    “不知表现如何,有无问题,没有家长会”,可以问老师啊,不能指着老师一个个的去主动追着家长说,如果老师确实不负责,对你的询问爱答不理,可以考虑私下给老师送送土特产、小礼物拉进一下感情啊,吃人嘴短拿人手软,到时候总会多关注你的孩子一点的,当然不鼓励这种办法。

    “语文从来没有作业,数学偶尔周末有张卷子,平时有那么一两次小测验。家长问老师:为啥不留作业。”我想说:他们才一年级啊,为什么一定要留作业,在学校把该教的都教了不好嘛。而且这是很多家长羡慕的老师和学校啊,我工作所接触的客户多是退休带孩子的老年人,他们总是抱怨老师只会留作业,还要让家长辅导,父母没时间,他们也不会,报班又是一笔钱,相反周围有两所执行新政严格遵守教育局规定不让作业带回家的学校,是众多客户所羡慕而且想把孩子挤进去的学校。

    “老师答曰:严格遵守教育局规定。”我觉得没有任何问题,多好的榜样啊,这完全可以转化为家长教育孩子时的标杆和说词啊。教导孩子向老师学习,遵守相应的法规制度,遵守学校的制度,遵守老师的教导,遵守家里的规矩等等。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于无人处正其心,这才是真正的教育啊。

    当然如果老师确实在学校里面很不负责任,不会教书,教不好书,还不好好教书,那么可以自己给孩子留作业自己给孩子辅导啊,自己不会的,网上搜,不会搜的,辅导班。如果现实条件什么都做不了的,也没事,有那么多孩子都跟你孩子一起,你要做的是让孩子尽可能的积极且快乐,而不是让孩子心里全是“别人家孩子”似的“别人的学校有多好”。

    如果你都没有去努力,就单纯的说学校不好老师不好,会不会给孩子起到一个错误的导向,会不会给孩子留下一个很无力的在背后抱怨的形象,会不会教给孩子一个不好的解决问题或者看待事物的方式,或者会不会给了孩子一个学不好的理由呢。

    当你努力过后又无能为力时,也不要担心。你要相信他们在未来有自我补救的机会,你要相信他们在未来有修正自己人生的能力

    当然这些并不妨碍玄音是一个好妈妈,只是建议这些话可以手机上随便写,可以和老公私下随便说,但最好不要让孩子听见看见。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九、关于分数

    分数不代表所有,没有分数也不代表一无所有。

    还是玄音日更《儿子期中考试后的碎碎念》。文章没有问题,只是想说的没有依托,所以借用一下。

    首先恭喜玄音的小哥哥考双百,应该奖励两个鸡腿!

    我们来看看关于成绩下来之后的描写,爸爸关心,妈妈上心的得知双百成绩后,“没有想到,完全出乎意料,最后成绩出来,竟然是双百。哈哈,双百!我高兴,娃爸也高兴,爷爷奶奶竟然也高兴。”在我想来娃也是十分高兴的,毕竟情绪能传染,而且孩子也会盼望着得到家人的鼓励认同。

    文中玄音问孩子:

    那你原本愿意或者想考几分?100!

    那怎样才能考到100?认真,仔细。

    平时上课不认真能考吗?不能。

    每天课后不复习呢?不能。

    任何学习都要积累,每天坚持学一点再学一点,好吗?好!

    我也有一套问题,

    想考100就一定能考好100吗?不一定。

    认真仔细就一定能考100吗?不一定。

    每天课后复习就能考100吗?不一定。

    每天学习每天积累就能考100吗?不一定。

    原谅我做个恶意假设,如果娃没有考双百呢,是不是就不那么高兴了,或者如果考的很差呢,是不是会板着脸生气呢。生活没有如果,但可以去想一想,想要孩子有什么样的情绪。毕竟现在可以考一百分,不代表能一直考一百分,不但分数不能保证,名次也不能保证。随着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不在局限在一个小地方,接触的人也越来越多,名次可能由名列前茅变成中流,可能由优秀变得普通。每一个班级名次总要有第一和倒数第一以及中间的,我不觉得学习成绩不好就不配拥有开心快乐,但现实情况是成绩好的和不好的都可能会不快乐,甚至考第一的都可能不快乐,因为他可能比上次低了几分,而父母不知道他这次试卷难度加大了。

    学生时代的很多不快乐有很大的成分是由父母决定的,包括但不限于考试分数。父母应该学会去试着接受孩子,接受他的优秀,也接受他的普通和平凡。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十、关于次序

    梁老师有日更《自己第一,老公第二,孩子第三,父母第四》,我是十分认同赞同梁老师教育孩子的心态和方式方法的。

    之所以贴出这篇文章的链接是我和这篇文章下的一个评论者展开了激烈的辩论,甚至可以说粗俗的对骂,刚刚去看了一眼,我们主要辩论或者说对骂的那层楼消失了,但也还有一小层楼里留有我们的简单对话。

    他上来只管说说孩子要放在第一位,说我们太自我,而且完全不讲道理,于是我就不跟他讲道理了。其实如果他能听进去,我会像结束后又在群里交流似的和他讲:

    “其实谁第一无所谓,大多数时候谁第一也就是嘴上说说,真实情况是同样重要的。如果你更文一篇,孩子第一,自己倒第一的文章,我一定不会去妄加评论,你这个教育方式不对不好,你一定要把自己放第一。不是的,生活不是只有一个标准,教育也不是只有一个标准,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方式,掌握好度就行了,当然你如果写出具体细节,有些细节就可以判断你的度在哪里,如果你过度了,那我就可以跟你探讨了。请注意我是探讨,探讨问题出在哪,应该怎样会更好,而不是只看一个题目就去抠字眼。

    你一直说我们自我,其实自我的界限不只有孩子媳妇,自我是自己与社会中任何人交往的表现,人家说人家的道理,你只是沉浸在你自己的道理之中,这才是真正的自我。你只是说孩子要放在第一位,但是现实情况你不一定是这样做的,就像你反驳我时说的一句话,生活中的态度决定了行为,你这样完全不去看人家说了什么说的是哪方面,就一头沉浸在自己的道理中的人,要把孩子放在第一位也很难,你只是把自己的观点放在第一位,当有一天你自己的观点和孩子的观点冲突的时候,又讲不过孩子的时候,可能就会来上一句:我们一直把你放在第一位,我们都是为了你好。

    嘴上的次序不是很重要,但你对孩子潜移默化中的影响很重要。

    单纯而绝对的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就像把他举到高处踩在你的头顶上,你们会变的不平等,你有压力的同时他也会压力很大。”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十一、关于教育学生

    有一段时间梁老师突然在群里说:今天,发生了两件事情,让我颇多感慨,不知道乡村教育的曙光在哪里。

    于是群内开启了一场讨论,很遗憾等我看到时,已经错过了这场讨论。

    我在群里@梁老师说:梁老师是一个认真负责的好老师,莫生气,气出病来无人替。

    这场讨论过去了,可我却一直念念不忘,因为我心中有一些和群内主流不一样的观点。我想过在简书日更表达出我的观点,却每次在写之前停下,因为梁老师是一个好老师,我怕我的观点会误导梁老师,我怕我的不同意见会影响梁老师的情绪从而影响教学。

    这次为什么下定决心要写了呢,前两天梁老师再一次在群里和大家讨论一件事,我发现我所关注的点还在那,所以我决定不在沉默,哪怕意见最后没有达到统一,我相信梁老师也会理解我的目的和她相同,为了教育,为了学生。

    事件1.

    起因是一个学生欲参加爷爷六十大寿找梁老师请两天假。请看图。

    讨论之前请先看一个故事。

    从前有个小孩,他的妈妈兄弟姐妹七人,她的爸爸兄弟姐妹四人,每家至少的也是两个孩子,表哥表姐堂哥堂姐加上两个亲姐一共有二十余个,可是包括亲姐在内的婚礼他一次都没有参加过,因为学习为重,不能耽误了他的学业,大学阶段村里的同学发小们结婚给送去请帖,只是替他随礼,从没有通知过他,因为学习为重。他没有见过什么热闹的场面,大学之前见的唯一一次大场面就是在刚记事不久参加的奶奶六十六寿宴,当时大办,摆满了整个院子,回忆过往的时候,他很庆幸能参加这次寿宴,他对婚礼的想象都是脱身于这次寿宴的模糊画面。他的性情逐渐变得淡漠起来,因为只有学习是最重要的,虽然他后来变得很不爱学习。是的,这个小孩就是我,一个参加婚礼不知道在哪站的人,一个放假回老家就躲在卧室里的人。如果时间能够倒流,我一定会告诉父母,去参加婚礼去见见世面这也是一种学习,学习不只有书本知识啊。

    所以我想替那个学生问问梁老师,我态度恭敬的向你请假,为什么你不能好好的站在人格平等的基础上咨询我一下,而是直接那么强烈的态度反问,为什么你不参考我的意见就直接替我做好了决定,为什么我都那么卑微的求你了,你却只有一个咒骂的表情和长久的沉默,难道你不知道沉默会杀死一个人嘛,还有为什么要把我个人的事情拿到家长群里去围观。

    好吧,上面可能是带有情绪的话,下面冷静下来,学生请这种假,应该让家长来帮着请的,可是学生都那么卑微了是不是可以考虑主动咨询一下家长的意见在做决定呢,也许这次的寿宴十分隆重呢,也许爷爷只有这一个孙子辈的让他去是仪式需要或有特殊意义呢。跳过学生家里的情况,单纯的说学生犯错,是不是可以先考虑私下里去教育沟通该学生呢,给学生留一个面子,给家长留一个面子,人性就是这样,都不喜欢被批评,就像现在梁老师也肯定不喜欢被我这样鸡蛋里挑骨头一样,我觉得这种直接错误公布在群里的粗暴方式,激起的一定是反抗,哪怕不敢反抗他心里也一定不服,这个处理方式就像以前把年级后十名登黑板报的那种方式。

    事件2.

    一个学生背后说梁老师骚。请看图。

    这个处理很好,要为梁老师愿意管教非本班学生的行为而点赞,同时我也想为那个家长的致歉回复点个赞,写的太好了。

    十分闷骚的我要和梁老师说,大可不必如此生气和为此学生感到可惜,我倒是觉得这个学生没什么大问题。

    可能该学生确实因父母不在身边接触到一些网络垃圾,或者从其他学生那里学来的,但换个角度想一想,她是不是真的知道什么是骚,是不是可以借此机会多问几个问题,为什么涂口红就是骚,“骚”字有很多重意思,她所理解的骚是什么,如果她所理解的骚并不是“妇女举止轻佻”那重意思,是不是她的价值观就不算偏颇,就只能算是用错词,是不是可以给她讲讲“骚”具体的用法,“骚”出现在不同的语境和词语中分别是什么意思。

    网络上不是有一句流行语“你好骚哦,我好喜欢”,也许她是喜欢你呢,想表达你很漂亮呢。说个骚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必太视为洪水猛兽,我记得我们上学时可能说过更过分的一些词,可我现在看同学们价值观也都挺正的啊。

    通过这个家长的回复,可以感觉到这个家长是十分明事理的,如果在孩子身边,大概率能够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导向,哪怕不在身边,梁老师反应了这个问题,我也相信她有能力给孩子矫正这个错误观念。

    但你要知道不是每一个家长都像这个家长一样明事理,如果碰到一个不是很明事理,觉得老师就是不应该化妆涂口红的呢,你就不教育孩子了嘛,或者有些不像这位家长看似很能讲道理的,回去了就对孩子一顿胖揍,但是可能并没有给孩子讲清楚骚的标准,那么孩子有没有可能在暴力之下认错,但心里依旧认为你骚呢。是不是可以考虑先不联系家长,先联系该学生的班主任,和其班主任共同教育呢,如果已经把孩子教育的心悦诚服的认错了,是不是就可以考虑不惊动家长了呢,要知道有些孩子的家长对于孩子就是炸弹,他们不会考虑孩子错在那,他们只知道你错了你不对,至于什么是对的可能他们自己都不清楚。

    事件3.

    梁老师在群里说,今天不打一顿是难以泄心头之恨了。

    在这我是相信梁老师并不是真的心头有恨,只是在表达情绪,其实到这我是觉得没有什么问题的,这样的学生打一顿也有必要,回家混合双打也未尝不可。

    可是接下来群内讨论过程中梁老师说了一句“这个事情我先在家长群里讲了,要家长回去教育肯定有成绩的原因,在家长群里首先讲的是恶作剧的事情。”我就不是很理解了。为什么一定要在群里去讲这些事情呢,可不可以私下讲呢,还有这个事情最好把原因说清楚,不要说肯定有成绩的原因,其他成绩也不好的也都群里让回家打了嘛,打就打的清楚明白,让家长知道这次打是为什么,当然同时也要先让学生知道是为什么挨打。不先教育的让他知道错在哪,为什么要挨打,打又有什么意义呢。

    学生的叛逆之心一定不会因老师和家长的强权而减弱,只会更强。

    当然以上这些都不影响梁老师是一个好老师。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十二、关于色情

    这个假期我发现我们县城所有公园所有厕所的便池上方都贴上了一些贴纸。

    不知女厕所贴没贴呢,色情应该是不分男女的啊,跳过女厕所,我觉得这些全是伪科学,手淫一下就十恶不赦了?难道这是向着“存天理灭人欲”看齐?我觉得色情是一个人正常的情欲,对色情性欲的追求是写在基因里面的,物种延续的前提,自然选择的结果,哪能说没就没呢,按照生物进化规律来说,如果人不色情可能都绝种了。这是一个追求自由的时代,让人戒色是反天理反人性反人类。

    贴这个意义何在呢,让下一代到了洞房的时候互相大眼瞪小眼?还是想让下一代都心如老僧?关键是你这个东西也起不到作用啊,烟盒上吸烟有害健康这么多年了,吸烟的少了嘛,亚当夏娃被很严厉的警告过,阻止他们偷吃禁果了嘛,有些东西是挡不住的,我让你此时此刻千万不要想一只老鼠,那么你会不会想老鼠呢,我让你千万不要想一只黄色老鼠,你会不会想黄色老鼠呢,现在你告诉他们你千万不要想色情啊,你千万不要看黄、手淫、意淫啊,你觉得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儿童期或者充满叛逆心的青少年听了你这些千万不要会怎样。

    本来没想老鼠的现在也满脑子老鼠了,加上本来以前想过老鼠的,都会被你诅咒,哪怕你的诅咒不一定成功,但是你说了想老鼠的种种不好,会让他们常怀忧虑自责悔恨担心恐惧之心,这才是摧毁他们的精神和意志的东西。

    常言道,堵不如疏。现在网络信息时代,堵是堵不住的,你去靠吓唬阻止一群充满好奇或叛逆的人,哪怕把他们吓到魂不附体也阻止不了他们内心的骚动。

    我觉得这个事情不应该寄希望于小便池上的一张贴纸,它承受不了如此重任,其根源是学校教育的缺失和家长引导的缺失。

    这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


    以上言论不代表未来孩子惹我生气时不给他屁股两巴掌,但给之前要慎之又慎。

    我所说的这些都很重要,也不是很重要。写着写着竟然字数过万了,不知有几人能看到最后。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inr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