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日知 乐儿
请输入图片描述
乾隆皇帝
乾隆晚年自称“十全老人”。
所谓十全者“十全武功”之谓也,即乾隆朝的10次大的战争——两平准噶尔、平定回部、平缅甸、两平大小金川、平台湾、平安南、两平廓尔喀。
而平定廓尔喀是乾隆皇帝“十全武功”中的最后一役。
请输入图片描述
尼泊尔是一个毗邻中国的古老国家,所在地兰毗尼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诞生地。
18世纪前期的尼泊尔分为数10个互不统属的部族。居住在加德满都谷地的阳布(今加德满都)、廓库穆(巴德岗)、叶楞(帕坦)三部落于雍正年间入贡中国,清人依藏语读音称之为巴勒布。
18世纪后期,居于巴勒布西北的廓尔喀部族兴起。廓尔喀人在沙阿王朝的普利特维·纳拉扬·沙阿(清朝译作“博纳喇赤”)统治时期,趁巴勒布内乱,“渐次将巴勒布三部落侵夺,周围2余处部落,全行占据”。
乾隆34年(1769年),廓尔喀迁都至原属巴勒布的阳布,形成了统一的尼泊尔王国(又称廓尔喀王国),建立沙阿王朝。
请输入图片描述
热索桥之战
大清平定廓尔喀,又称廓尔喀之役,这场战争尼泊尔方面称为尼泊尔-中国战争。
战争起因是清乾隆年间由廓尔喀(尼泊尔王国)入侵中国西藏引发的战争。
乾隆53年,公元1788年,廓尔喀以贸易与边界纠纷为由,分两路侵入西藏聂拉木、济咙(在今西藏自治区吉隆县)等地。
一路在后曾任廓尔喀首相的达摩达尔·潘德率领下,突袭今日喀则聂拉木县,一路出兵西北袭击附属西藏的今尼泊尔西北部格尔纳利专区久姆拉县。
6月下旬,廓尔喀军攻占聂拉木宗、济咙宗(今日喀则吉隆县吉隆镇)治所后,北上围攻今吉隆县宗嘎镇和日喀则定日县县治协格尔镇。
7月下旬,正在承德避暑的乾隆得到奏报,当即令正在承德请安的成都将军鄂辉立刻赶回成都率3000川军入藏,四川提督成德率先锋即刻入藏。
请输入图片描述
协布噜之战
9月,乾隆又以通晓藏语的理藩院侍郎巴忠为钦差,入藏接管驻藏大臣关防印信。
然而,在鄂辉、巴忠等人尚未抵达西藏前,9月,仲巴呼图克图以及萨迦呼图克图已秘密派人与廓尔喀军议和。
11月,鄂辉等率军入藏后,廓尔喀军见清军势大,也同意议和。
1789年,驻藏大臣及噶厦官员私自与廓尔喀议和,允诺向廓尔喀偿银赎地,并向朝廷谎报失地收复,奏凯班师。
于是,廓尔喀撤军。
清乾隆《平定廓尔喀得胜图》之《廓尔喀陪臣至京》,描绘了廓尔喀战败后使臣入京觐见乾隆皇帝,朝贡、称臣的场景 钦差大臣巴忠入藏后,见和议已成,为了交差,便向乾隆谎报军情,称已收复失地。
这样,第一次平定廓尔喀结束。
请输入图片描述
随后,清廷对西藏官场进行洗牌,廷不得不撤换一批擅权、失职的西藏官员。
同时,令西藏的摄政活佛济咙呼图克图来京,遣噶勒丹锡哷图呼图克图阿旺楚尔提木入藏主政。
乾隆55年,公元1790年10月,廓尔喀派人入藏讨要赎地钱财,遭到摄政活佛拒绝。
达赖喇嘛也声称,廓尔喀已经成为清朝属国,不应该再向西藏索取赎地银两。
廓尔喀转而要求清朝赏赐廓尔喀国王俸禄及土地,又被驻藏大臣拒绝。
廓尔喀使节空手而归,摄政王巴哈都尔·沙阿异常愤怒,权衡再三,决定出兵惩罚西藏背约。
1791年夏,廓尔喀以藏官爽约,再次入侵后藏。
请输入图片描述
廓尔喀此次兵分三路,一路自济咙进攻宗喀,一路由聂拉木进攻定日,一路绕过定日直指扎什伦布寺所在地日喀则。
廓尔喀军先后攻克聂拉木、济咙、定日、日喀则等城,
8月,扎什伦布寺失陷,洗劫了班禅额尔德尼驻锡地札什伦布寺。
扎什伦布寺失陷前,班禅已前往拉萨避难,命仲巴呼图克图留守。
在求和无果后,仲巴呼图克图于寺院失陷前,携金银等贵重物品233捆出逃。
廓尔喀军将扎什伦布寺洗劫一空,甚至连六世班禅的册封金册都掠走了。
进而围攻日喀则城无果后,廓尔喀军携掠夺的财物退往边境。
请输入图片描述
消息传到北京,乾隆认为,时值冬季藏地行军艰难,廓尔喀难以进攻拉萨等,遂决定,来年大雪消融后,由亲信大臣福康安率大军由青海入藏平乱。
请输入图片描述
收复擦沐之战
乾隆派福康安出征,不仅可见其重视程度,而且将战争由第一次西藏地方与廓尔喀之间的战争升级为清廷与廓尔喀的战争,成为国家与国家间的战争,是一场国家实力的大比拼。
史料记载,第二次廓尔喀战争清朝出兵17000人,廓尔喀全国最大兵力约为8000人,侵略西藏兵力约3000人。
而据尼泊尔史料记载,清朝入藏兵力约为70000人,廓尔喀兵力约为20000至30000人。
由此看,廓尔喀处于绝对下风,这是场毫无悬念的战争。
请输入图片描述
果然,清军势不可挡,一战收复檫木山隘(今吉隆县宗喀镇南)、济咙宗,再战由济咙攻入廓尔喀,经热索桥、协布噜、东觉山诸战役。
廓尔喀国王拉纳·巴哈都尔·沙阿逃往临近英属印度的边境地区,摄政王巴哈都尔·沙阿向英属印度当局求援,但是,英印当局担心影响与中国的贸易而予以拒绝。
巴哈都尔·沙阿走投无路,只好向福康安乞降,声称犯藏境全因十世夏玛巴唆使,保证归还扎什伦布寺财物,赔偿在冲都被袭的官兵命价。
请输入图片描述
廓尔喀归降示意图
1792年8月,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福康安准许廓尔喀归降,启程返回西藏,史称“平定廓尔喀”。
10月19日,清军撤回西藏境内,廓尔喀使臣入京觐见乾隆,朝贡、称臣,成为中国的属国。
10月23日,廓尔喀贡使抵达京师,并谒见和珅。
次日,贡使觐见乾隆皇帝。
10月27日,皇帝准许恢复喇纳巴都尔的王爵、巴都尔萨野的公爵名号。白教活佛夏玛巴钦定不准转世,弟子一律改宗黄教。
福康安为整饬西藏吏制,奏请颁行《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西藏的宗教事务、外事、军事、行政和司法做出了详细的规定,驻藏大臣取得了与达赖、班禅同等的地位,职权不但涉及行政、外交还涉及宗教事务,确立了此后100余年间西藏的政治、军事、赋税等制度,达赖喇嘛与驻藏大臣的职权更加强化。
经过了这场战争,廓尔喀的势力受到削弱。之前被其所灭的锡金也得以复国,不过,其原有领土仍有一部分被廓尔喀占据。
在廓尔喀与清朝议和之后,由克尔帕特里克率领的英国使团才到达廓尔喀,希望同廓尔喀就武器之事进行会谈。
巴哈都尔·沙阿拒绝了英国人的建议,将这个使团礼送出境。
虽然和约已经达成,但西藏地方对廓尔喀依然非常戒备。
八世达赖希望联合廓尔喀的邻国来与之对抗,曾派遣一个代表团去印度的加尔各答,希望与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合作,来牵制廓尔喀。
此后,廓尔喀、锡金等作为中国的蕃属,与英印之间的缓冲地带,中国西藏边境保持50余年的和平。
请输入图片描述
福康安
清廷在西藏布达拉宫前左侧立《御制十全记碑》以纪念,在它的对面是为纪念清军平定准噶尔之乱、控制西藏而立《御制平定西藏碑》。
《御制十全记》 中写道: 迺知守中国者。不可徒言偃武修文、以自示弱也。彼偃武修文之不已。必致弃其故有而不能守。是亦不可不知耳。知进知退。易有明言。予实服膺弗敢忘。
此后,从1792年到1846年期间,尼泊尔与西藏相安无事,双方争议透过驻藏大臣调解或与谈判解决。
咸丰年间,清廷正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英国则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与俄国作战,都无力介入喜马拉雅山地区。
1852年,西藏六世班禅喇嘛圆寂,十一世达赖喇嘛年幼,摄政的哷征呼图克图并不强势,达赖喇嘛的下属与噶厦的关系不协。
亲英的拉纳家族乘中国内部内忧外乱之机,在西藏攫取更多的权利。
咸丰五年(1855年)3月,尼泊尔派兵占据济咙(今西藏吉隆县吉隆镇)、聂拉木、补人宗(今普兰县)、绒辖(今定日县绒辖乡)。
时值内地官兵全力与太平军等作战,清廷无暇调兵入藏,只得依靠西藏本地番兵抵抗。
咸丰五年(1855年)10月,藏兵一度收复聂拉木,尼泊尔派兵增援,再度夺回。
咸丰五年(1855年)年底,清廷令驻藏帮办大臣满庆调集内地官兵两千人入藏增援,尼泊尔遂趁势提出议和。
此时,刚成年的十一世达赖喇嘛凯珠嘉措暴病而亡,清廷亦不愿拖延战事。
咸丰六年(1856年)3月,双方在尼泊尔的塔帕塔利订立和约。
请输入图片描述
尽管在许多学者看来,乾隆十全武功有些好大喜功,花费高达一亿三千万两白银,相当于清廷4年的财政收入,花光了雍正帝攒下的老本,“盛世早成强弩之末”,清朝由此盛极而衰。
但也不得不承认,乾隆一朝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的基础,“中国疆域终于达1453万平方公里”。
而平定廓尔喀之役,清军翻越喜马拉雅山出兵尼泊尔,一战打出了西藏边境50余年和平,将西藏完全纳入中原王朝统治之下,乾隆功不可没。
推荐阅读
大唐使者一人灭了印度,为啥史书不记载卒年都不详?
无情无奈!戏说史上4场令人啼笑皆非的战争
新中国成立以来9次战争!为何而战,结果如何?
颠覆常识!甲午战争其实是中国全胜 ,看完绝对崩溃了
战史上最高科技、最新武器、最烧钱的一场战争!
关注日知录(微信号:dirizi001), 读典,品典,用典; 知人,敬人,做人。喜欢,就关注一下呦。好东西当然要分享呦。合作:8911155596(微信、手机、QQ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