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梦顷禾
理事会读学营03013学员习作
有感于读写营第三期 | 文学创作浅谈·第一课(主讲:江南铁鹰)
关于文学,我想应该是高中时代,已悄然在我的心中埋下了种子。那时满腔少女痴情文学梦,曾为《撒哈拉的故事》中三毛和荷西的旷世情缘而感动泣下,又为张爱玲笔下凄美的爱情而伤心欲绝,而那时的我更喜欢席慕容的散文诗,向往往美好的爱情。也曾在年少轻狂时,写过许多娇美的表白情诗,为年少时的白马王子写下许多浪漫的文字。
那时,我的第一篇散文诗发表在市报刊上,接踵而至的好运是:我心中的白马王子恰好见过我写的文字,然后骑着白马出现在我的身边,绅士地向我伸手,我毫不犹豫地跟他上了马,驰骋在春天的爱情的田野上。我的文字中总是显露出那时的我正沉醉在美好的爱情中。
而后来,大学期间,我与我的白马王子分隔两地,我开始过着几乎每天写着长达千字书信的思念生活。可能是因为我的文字吓怕了他,他渐渐地从一周的回信,到一个月回信一次,到不再回信,最后到杳无音信。而痴情的我,一连写了整整两年。直到后来我放弃了希望,不再写信,也同时不再写文,同时放弃了我的文学梦。
那个年代,我没有电脑,全部文字都是用手写的。而全部的文字,我没有留下任何的稿底,包括在大学期间,我写下很多诗句,也都随着我的初恋结束而结束。
之后长达数十年,我没再为爱情写过只言片语,甚至没再认真动过笔写文。
只是生活中,我喜欢阅读,我喜欢优美的文字,总会为文章中精彩的对白,渲染的景物,刻画的人物轮廓而陶醉其中。
再次重拾文学梦,是一次偶然的机会,遇上了简书,遇上一帮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而又刚好疫情封控期间,被隔离在家,为年少时的那段情写了一本未写完的匆匆完结的小说,也算是对过去文学梦的告别及对新的文学梦想的重新开启。
一开始写文时,我一直在寻觅一处静心写作的地方,而后来,我已经习惯了每日日更800字以上,习惯了用文字来记录生活与情感。我开始恍然大悟,生活在快节奏的大都市,忙碌的工作 ,忙碌的家庭生活,我压根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寻觅一处幽静的地方专心写作。如今每日的日更,已日更200余天,我已锻炼出独有的写作本领,只要我坐在电脑旁开始敲打着键盘,我总是有太多的文字想继续写下去,因为唯有在写作时,我总会迅速让自己静下心来,全心全意投入在笔下文字之中。
关于文学这条路,我想我算是已经踏上在这条路上了。从去年8月开始,如今我自己笔下输出的公开文字,已达到36万字。只是这些文字,我当时都是匆匆输出,只是记录当时的感悟或者只是为了完成当天的日更,只在当天发表前粗粗审核,从未像江南铁鹰老师一样细细修改,反复修改。修改,这是我接下来在文学之路上的必修课。
好的文章都是靠改出来的。我很感激江南铁鹰老师指点迷津,很喜欢老师的肺腑之言,老师五十年写作之路,一把心酸泪,字字看来皆是血。还有老师讲的文彩是需要多阅读,多学习。我都一一烙印在心中。
踏上文学之路,就像江南铁鹰老师所说的,要忍耐住孤寂。我已经做好的一切心里准备。
再次踏上文学之路,我不再为任何人,而是为自己而来。心中的文学种子已开始发芽,接下来,我要做的是为它浇水、松土、施肥,心满意足地欣赏着它的独特之美,看着它开出最娇艳的花朵,结出最饱满的果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