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赏秋,通常会去苏州的天平山,因为那里是国内四大赏红枫地之一。天平山的红枫,凸显出了旷野之气,而同样是在江南的惠山古镇寄畅园赏秋,则更多的是典雅精致,色彩更加丰富,犹如江南那个丁香花一样的女子,自带芳香。
每逢秋天我总是用一种崇敬的心情来欣赏红枫,用依恋的心态来送别红枫,眼望着寒风中屹立的红枫树,脚踩着石径上铺满的红枫叶,心头涌上的是那一句话:唯有红枫最知秋。
虽然栖居在苏州古城,逛遍了拙政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古典园林,但是深秋时第一次去无锡寄畅园,还是被园林的典雅和精致惊艳到了。
这座古典小园林,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呈现出江南古典园林的雅致。在江南园林中,作为中国十大著名的古典园林之一,或许它不是最有名的,但秋天的水中倒影却是令人神往的。
寄畅园地处惠山东麓的坡地上,地形起伏,背风向阳。园的西侧,惠山主峰宛若一座墨绿色的屏障巍然耸立,与位于东南面的锡山遥遥相对。
秦园,是寄畅园的古称。明代御使、湖广巡抚秦燿因朝政失意,罢官回乡,心情郁闷,就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间,借王羲之“寄畅山水荫”诗意,改园名为“寄畅园”。
寄畅园引惠山泉水成为园中水景,巧妙地利用借景手法,在园内可以见到远处锡山上的龙光塔倒影在池塘的景象。园里流淌着的水源,由天下第二泉清冽的泉水,由西、南两个方向注中心的锦汇漪,然后从地下穿过惠山横街,再从一尊石雕螭首口里倾泻而出,流进古运河的支流河塘泾。
寄畅园以古木众多著称,尤以香樟最为突出,百年龄者并不少见,最长的树龄已有千年了。无锡地区共有七棵最美的古树,寄畅园内的香樟树就名列其中。它在满眼的红黄色调中,独树一帜,依旧是苍翠欲滴。
红枫俨然是此中主角,用它生命的色彩在大自然这块特殊的画布上描出了生命的主题,彰显了火一样的情怀。这种色彩缤纷的飘逸和位移才是秋天的主旋律,展现的是万类霜天竞自由,一种豪放不拘、震撼人心的力量。
其实寄畅园在从前,是没有红枫树的,古人喜欢在自家的园林内种植榉树、朴树、糙叶树等色叶树种,春天来得时候,满眼叠翠;秋天到了时,又能呈现出五彩色调。
寄畅园内的数棵红枫树,是上世纪七十年代种植的。红枫,从前为西式园林中的景观树,也被植于荒野,所以能见到茂密红枫林的,都在山区。像寄畅园内的红枫,也仅仅为园林景观内的点睛之笔,然而就是这一笔,却让寄畅园的秋,平添了几分姿色。
锦汇漪是全园的构图中心,为长形池沼,有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建筑环绕池水,周围的景色就像一幅山水长卷徐徐展开,并倒映在一池绿水中。
池里养着许多锦鲤鱼,往来倏忽,飘逸自如。观景长廊中部有一座水榭,三面临水处皆设美人靠,供游人倚坐观鱼赏景,园主题亭名为“知鱼槛”。
观景长廊依岸而筑,粉墙黑瓦,朱漆勾栏,飞檐翘角,规整、精致、古雅。锦汇漪北端,七星石桥静静地横卧在秋波之上,碧水中留下了一道清晰的倒影。这秋水、蓝天、长廊、水榭、绿荫、红叶、曲径、山石、藤蔓、苍苔、石桥、游鱼、远山、倒影······构成了寄畅园幽静苍古的秋景。
漫步池边小路,秋天的阳光给人的感觉是柔和妩媚的,小路两边一片片叶子纷纷飘落,,红的、黄的、绿的..... 各显色彩,婀娜多姿,尽力描绘着似锦的秋光,令我欣喜满怀。
锦汇漪的水面,澄碧如玻璃,秋天的色彩在这里是多层次的,因为水的存在,倒影出双倍的美丽。
园东北角有一座小亭,名曰“涵碧”。此亭三面凌空,架于水上,周围多樟树,浓荫四合,上下映照,天水皆绿。
闲坐在鹤步滩旁的山石上,静静俯视锦汇漪,这是寄畅园观景的最佳处所。锦汇漪碧水似镜,倒映着满园树荫,也倒映着灰蓝色的天穹,一轮秋日在水中闪烁着淡淡的白光,数行锦鲤在池中潇洒自在地穿行。
池塘对岸,古樟苍幽,浓荫如盖。知鱼槛旁长着一棵枫树,那深红色的枫叶,在周围浓绿的衬映下,显得分外娇艳夺目,这是秋的象征。
秋天是含蓄蕴藉的。她饱历了春的繁盛、夏的热情,不再追逐浮华与赞誉,而是静静地融入一片淡淡的秋光之中,牵动着我悠悠的遐思……
不得不说,寄畅园是我所见最富有诗意的园林,一步一景,移步异景,更为巧妙的是,山水相映成趣,倒影清晰映出另一番天地,让人陶醉其中,难以辨别哪一个是真,哪一个是幻?
坐在在亭台观景小憩,鱼儿在水中追逐嬉戏,一时间竟看的我如痴如醉,忘却了时间,忘却了空间,不知归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