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
诗歌是一种有节奏、有韵律且富于感情色彩的语言艺术形式,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
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
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歌历史,因此被被称为“诗的国度”。
民歌
起源于或流传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老百姓中间并成为他们独特文化一部分的歌曲,民间文学的一种。
原始的民歌同人们的生存斗争密切相关,或表达征服自然的愿望,或再现猎获野兽的欢快,或祈祷万物神灵的保佑,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经》中的“国风”,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
词
词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别称有长短句、曲子、乐府、乐章、琴趣、诗余。
起于五代与唐,盛于宋。
总的来说,词的形式有以下特点:
1.每首词都有一个词牌。
一般说,词牌并不是词的题目,只是相当于词谱而已。
2.一般词牌的字数和句子的长短都是固定的,有一定的格式。
3.词中声韵的规定特别严格,用字要分平厌,且每个词牌的平仄都有所规定,各不相同。
4.词一般都分上下两阙(或上下两片),极少数只有一阙,或三阙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