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随意发了一条朋友圈,顺便感叹最近关注的某公众号,底下立即有同学评论。
“快快乐乐发一条朋友圈的感觉真好。”
——关于朋友圈
不知道其他同龄人怎么样,我和我身边的同学发朋友圈之前都是先屏蔽掉亲戚。
爸妈、七大姑八大姨、老师……
说得好像要瞒着长辈搞什么不好的东西一样。
但其实,我们大多数的朋友圈动态都很正常。一起吃个饭拍个照发圈纪念、小情侣官宣了发个甜甜的文案、今天看了一本什么书、谁做题的时候和哪套卷子八字不合、百词斩第几天了……
展开来看,无非是生活中小小的片段,配上了搞笑的表情包。
但即使是这样的内容,我们都不想让亲戚看到。
——关于父母
说实话,在我第一次屏蔽掉父母的微信时,感觉是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大逆不道般的放松。
记得小时候开始发说说、发朋友圈的时候,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天天发说说干什么?”
其实挺中性的一句话,解释成单纯的问句也不是不可以,但放在母女这样有些尴尬的角色之间,让人莫名有种压迫感。
不能说是代沟,当然也不可能完全没有代沟,就像我们时常嘲笑父母“中老年表情包” 一样,父母对我们的文案、语气,甚至头像都有一些难以解释的误区。
我妈经常难以置信地问我:“怎么又弄了个狗头猫头当头像?”
然后不容置疑地吩咐:“不许老是换头像,这样别人会觉得你在玩。”
最后发来一篇 “惊!头像中的风水运势”吩咐我换个文雅点的头像。
没有贬低哪方或者抱怨的意思,只是单纯阐述两代人之间正常的现象。
总而言之,我妈看我的朋友圈,总是带着“这个语气会被人家笑话” 和“这种文案会招来祸端” 的心态,提心吊胆地叮嘱我。
最后当我终于受不了发个图片还要斟酌三番的清汤挂面般的朋友圈,将我妈屏蔽掉的时候,心里的小火苗,蓬蓬勃勃地烧了起来。
——关于不同
这样的差别其实很简单,无非是两代人,一代人将朋友圈作为社交的工具,另一代人将其作为社交的补充。
一个是接着塑造自己的形象,将自己的枝杈修剪得更加整齐。
另一个是再发展一个自己,主动让自己旁逸斜出一点。
在我们中间,平日里文文静静的小女孩可能在朋友圈里自拍凹造型到深夜;不苟言笑的高冷男神可能在朋友圈里狂刷游戏战绩;明明现实中很内向羞涩的人到了微信里变得沙雕又搞笑;看上去傻乎乎的损友也是朋友圈刷着伤感小段子的文艺青年……
网络固有的虚拟性,让这些现实中束手束脚的人有了打开自己的勇气。
而我们所看到的父母亲戚,依旧保持着他们正能量、知性美丽的一面,在朋友圈里作诗、晒衣服、晒行程……让朋友圈为自己的形象塑造添砖加瓦。
网络的另一个特点就是信息传播广而快,太适合一个人被陌生人认识了。
作为成年人的父母,为了避免社交圈的蝴蝶效应,更偏重于连朋友圈都谨言慎行。
而圈子相对来讲较小的我们,别人看法的改变,往往只能激起一朵小浪花而已。
成年人的“稳” ,与青年人的“玩” ,使二者的生活习惯及社交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差别。
这就像很多同学吐槽的那样,家长认为孩子的朋友圈 “乱”,孩子认为家长的朋友圈 “装”。
究其根本,角度差太多了,这个锅谁都不必要背。
——不要再误解了
一直以来很多同龄人都有疑问。
“为什么我开个玩笑都会被父母认为在树敌?”
“为什么他们会认为我们的日常用语是骂人的词?”
“为什么我们磕得那么开心的小说被父母认为是糟粕?”
“为什么我和父母的对话总有雷区?”
……
我也是。和父母聊天不能 “虎狼之辞”、不能发表情包,随便说几句话,尴尬感都要溢出屏幕了。
这种尴尬的无话可说,反而将双方的误解逐渐加深。
我爸疑惑地问过我,明明你看的电影我也看了,为什么我跟你提笑点你不笑呢?
我心说,你还会提笑点?
这就是误解。
就像父母以为“笑哭” 是哭、 “笑尿”是尿,我们也以为“呵呵” 是不想再聊, “微笑”是讽刺一笑。
总拿自己的习惯和认知去套别人的习惯,还固执地想改对方的习惯,不误解才怪。
这就是为什么“我都是为你好” 成为了紧箍咒, “你怎么不理解我”成为了无解。
没有沟通是一方面,沟通不了是另一方面。逃避也好,力不从心也罢,这道“送命题” 的答案,只能是回避与包容。
想不通对方的言行就不要去想、无法理解对方的思维就转向自己、不想因为父母的质疑改变自己的爱好和习惯,那就不妨点个屏蔽——
等到双方的包容和“佛系” 足够了的时候,再一起玩耍交心也不迟。
“抱歉,今天不给你看我的朋友圈,明天说不定可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