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DISC 13】案例:究竟是要调高C,还是调低C?

【DISC 13】案例:究竟是要调高C,还是调低C?

作者: 狮子部落的王 | 来源:发表于2019-05-05 00:52 被阅读0次

本案例由真实对话改编,剧中人名为化名。

人物:

(1)美资企业CEO

(2)设备采购经理M

(3)本文作者

事件:

(1)第一回合:在设备采购讨论会上,CEO与M在是否采购某设备的问题上发生了意见分歧。M的直觉感到这家供应商的设备可能有问题,但是无法立刻拿出证据。M想立刻说服CEO放弃采购,但是在犹豫之中没有这么做。会后,在正式采购前,M依照程序对供应商进行了更深入审核,发现此供应商无法出示重要相关文件。

(2)第二回合:在另外一台关键设备采购讨论会上,CEO与M在是否采购此设备的问题上再次发生了意见分歧。在这次会议上,M立即依据自己的直觉向CEO陈述自己的担心。CEO也明示了自己也有同样的担心。在会后的调查中,M发现设备有瑕疵。

问题:

在对比了自己两次行动与行动结果之后,M考虑是否要提升自己的C值,从而能以更审慎的态度完成工作并且避免差错?

微信对话过程:

M:我如何才能调高C值?

作者:你想调高C的原因是?

M:我希望自己在工作中能想高C一样审慎。举个例子,在一次设备采购讨论会上,CEO与我在是否采购某设备的问题上有意见分歧。我直觉感到这家供应商的设备可能有问题,但是无法立刻拿出证据。我想立刻说服CEO放弃采购,但是在犹豫之中没有这么做。会后,在正式采购前,我依照程序对供应商进行了更深入审核,发现此供应商无法出示重要相关文件。我希望自己C高一些,能在事前进一步对这个设备采购事宜进行深入调查。因为在会上,我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个设备有问题。所以,我就没有因为这些没有证据的想法去与CEO冲突(注:这里指良性冲突)。

作者:我好奇的是,如果类似的场景重新,对你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是哪一件事?(1)立刻执行“说服”的行动(2)“说服”过程中的逻辑性(3)成功实现说服

M:我习惯等自己预计的情况发生,此后自己就能获得学习经验。就好比,我找人算命算准了,下次还会找这个人算。我现在在想有没有别的办法解决这类事情。

作者:嗯嗯,探索第三个方法。

M:类似的事情再次发生了。在另外一台关键设备采购讨论会上,CEO与我在是否采购此设备的问题上再次有不同看法。在这次会议上,我立即依据自己的直觉向CEO陈述自己的担心。CEO也明示了自己也有同样的担心。在会后的调查中,发现设备有瑕疵。

作者:我好奇的是:在第二次场景重现时,你认为立刻表达自己对这个事的看法(对设备的质疑)重要,还是能说服相关人员重要?

M:我旨在把我关心、担心的事情告之相关利害关系人。

作者:嗯嗯,你在第二次场景重现时立刻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你尽职了。所以,从故事里可以知道,第二次场景重现时,你选择了立刻积极良性冲突,并且取得了正向的结果。在我们选择冲突,减少忍耐与服从时,就是调低了C。

作者:换个角度,如果你是CEO,你同采购经理一起开采购讨论会。你作为CEO已经觉察出设备有些问题。但是,你依然没有任何直接的证据证明设备有问题,此时,你会怎么做?

M:宁缺毋滥。

作者:嗯嗯。在一个人有权力动用D的时候,会减少C的使用。《常人之情绪》里说,人们通常是先C后D。如果C解决不了问题,就会用D。

M:从说服/影响的角度是。我在回想,自己的C和D变化的过程。在想D的使用多少与心理成熟度相关。

作者:管理者面对不同的意见时,可能会先去忍耐(C)不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忍耐的时间长短可能因人因事不同)。管理者希望先保留自己意见,同时激发大家提出更好的意见并形成一致意见。当最终无法达成一致意见时,管理者可能会依据具体情况而独断(D)。哪些事情需要独断(D)、哪些事情需要遵从(C)大家的意见,是与管理者的经验高度相关的。

作者:所以,无论是站在CEO的角度,还是站在采购经理的角度,你的第一选择都是“宁缺毋滥”——如果直觉上怀疑设备有瑕疵,在无法证明瑕疵存在或不存在之前,都不采购这些设备。并且,在第二次会议上,你通过立即良性冲突(调低C)表达了自己的意见。而且,最后的结果也证明了自己是对的。

M:是的。

关键知识点辨析:

当外界有被当事人视作负面刺激的刺激发生时,当事人提升了自己的服从性(忍耐度),当事人的C提升了。但是,当外界的负面刺激持续提升并超过当事人的忍耐限度时,当事人就会转而使用D策略,甚至向对方开战。

课堂中视频里,医生的反应经过了三个阶段

(1)医生在受到病人的“废话”刺激时,医生回应冷漠。这是典型的C的回应。但是,由于仅仅只是受到“废话”侵扰,医生并没有立刻反击,而是忍耐。

(2)病人对医生的(情感等)个人问题进行推测时,病人对医生的负面刺激逼近了医生的忍耐极限。视频里,医生的手握成了拳头,仿佛要立刻出击,这是对病人的“威胁”。

(3)病人继续对医生施加负面刺激,医生最终反击。

因此,视频里医生的行为与《常人的情绪》里的C的特质一致。C通常会去忍受负面刺激。C在忍受负面刺激的过程中,显然不开心。

可以用积极的良性冲突解决视频里C医生的问题:

(1)在病人开始废话时,巧妙转移话题。

(2)在病人开始废话时,向病人明示“上班时间,专注工作,不谈个人问题”。

相关文章

  • 【DISC 13】案例:究竟是要调高C,还是调低C?

    本案例由真实对话改编,剧中人名为化名。 人物: (1)美资企业CEO (2)设备采购经理M (3)本文作者 事件:...

  • 状态模式(摒弃if/else)

    案例:电视遥控器-->开机、关机、下个频道、上个频道、调高音量、调低音量、 条件:开机的状态下才能进行其他操作、关...

  • DISC——C

    今天检查同事翻译的文章,字母,标点符号,又被我看到拼错。抓狂啊,但是内心平静了很多,可以接受这些不完美。默默的改好...

  • DISC笔记

    DISC D,13分, I,13分 S,6分 C,8分 D是老虎,管理,注重结果 I是孔雀,交流能力强,爱交朋友,...

  • 想你

    晴,13°C,东京 阴,21°C,上海 ...

  • Ps中的亮度和对比度

    调高调低之后的效果 接下来看看对比度 有种强烈的对比

  • reloadData与复用

    初始状态,所有cell一屏展示完全0x13c0a40000x13cb82e000x13c48ca000x13c06...

  • 成为牛人的最佳途径是和一群牛人在一起--F53助推申请

    C:一直觊觎DISC助推教练这个位置,却一直不敢尝试。D:为啥?C:因为DISC课程班里的牛人太多了,自惭形秽啊~...

  • DISC复训1基础课1 DISC的三个前提假设

    一、DISC三个前提假设 1、每个人身上都有D、I、S、C,只是比例不同而已。 2、DISC有D、I、S、C四种行...

  • DISC实战应用

    DISC调试应用安利: 1.对象类型:C型 2.目标C负面(对自我和领导挑剔,对现状不满)调试为C正面(认可现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DISC 13】案例:究竟是要调高C,还是调低C?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euqoqtx.html